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科幻 > 太阳系的诸天系统 > 第149章 白衣骑士在哪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正当汪成林踌躇满志的时候,谁能想到,冯家却突然蹦出来对汪成林敲了一记闷棍?

冯家的阴谋一环扣一环。

阴谋的第一步,是M国一家专利公司向汪成林的汪氏公司和客户P公司提起诉讼。这家名为J的公司状告汪氏公司和P公司,侵犯了J公司的专利权。

为保护营销渠道,汪成林的公司只得主动为客户公司承担诉讼费用和侵权担保。

M国专利权官司那是没法形容的。正常的侵权官司当然不少,但很多根本就是碰瓷,有些干脆就是大企业利用先发优势,对有威胁的竞争对手使用盘外招——官司输赢并不在乎,只想把对方拖跨。

专利公司状告汪成林的公司,就是属于无理取闹的那一种。

专利公司的诉讼中,提出了好几条专利被侵权。其中最夸张的,是专利公司认为汪氏公司的VR产品外形,侵犯了专利公司一个关于眼罩的外形专利。

这两者根本就是风马牛不相及好不好?

然而由于M国诉讼法的相关规定,这种诉讼法院也受理了。

打专利官司这种事,对公司来说其实不足为奇。甚至可以这么说:一家公司如果没打过专利官司,简直都不配称为大公司。

可是没等汪成林反应过来,阴谋的第二步就紧接着出现了。

汪成林创办的公司虽然在内地,却是在HK上市。M国那边法院刚受理案件,HK这边关于汪氏公司的负面消息就以不可思议的速度流传开了。

纯粹捕风捉影的谣言暂且不论,但是有三个言论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却很大。

一、M国科技更发达,高科技专利很多,所以汪氏公司侵权多半应该确有其事。

HK深受殖民文化影响,这种毫无逻辑的观点竟然在股民中很有市场。

二、两国近期关系紧张,即便汪氏公司是否侵权很难判断,M国出于正治目的也可能会判汪氏公司败诉。

无论何时何地,阴谋论都会很有市场。所以也有不少股民相信这种分析。

三、一旦汪氏公司败诉,不仅自身要对侵权赔偿,还要承担客户P公司的诉讼费用和侵权赔偿。那么,汪氏公司将承担一笔天文数字的赔偿,会连裤子都赔出去。

随着这些负面言论的传播,汪氏公司的股价便开始出现断崖式下跌。

汪成林私下里判断,冯家必然利用这个机会做空了汪氏公司的股票,趁机大赚一笔。

严格来说,股价的涨跌对公司的本质不会产生任何影响。因为上市公司不是通过倒买股票来赚取利润的。

但实际上,股价下跌会影响公司运营状况,严重的导致恶性循环。而且股价下跌还不利于公司融资,甚至有被其他公司收购的风险。

所以当股价大跌的时候,公司如果有能力,应该趁机回购股票。

在股价较低时回购股票,对公司的经营有利。而且公司一旦回购股票,还能制止股价继续下跌,甚至令股价回升。

但遗憾的是,汪氏公司研发VR产品时投入了大笔资金。后来为了获得订单,还贷款购买了一批昂贵的先进设备。所以,汪氏公司的现金流不算健康。

最近汪氏公司的经营形势恶劣,还背负着打官司之类的沉重负担,所以公司的现金池几近枯竭。无论汪成林多么想回购股票,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越是害怕什么事,就越会发生什么事。

当汪氏公司的股价跌成了垃圾股后,接着,冯家就图穷匕首见,亮出了阴谋的第三步。

冯家集团里的一家子公司,先是在股票跌到谷底时在市场上悄悄吸纳股票筹码。待触发了申报和公告义务后,便直接向汪氏公司的全体股东发出要约收购。

这个时候,汪氏公司自身毫无抵抗之力。

恶意收购方一般被称作“黑衣骑士”。而恶意收购发生时,假如目标公司因为某些原因而无力抵抗,往往需要“白衣骑士”的帮助,也就是寻求友好的帮助。

怎么操作呢?就是以优惠的价格出让股权给友好公司,双方承诺不更换管理层。

然而这时候,汪氏公司却找不到“白衣骑士”。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汪氏公司遭受恶意收购的前因后果,不知道的人永远也不会知道,而该知道的人也明白其中的内情。

冯家收购汪氏公司能够获得很大利益。因为明眼人都能猜到,M国那家提起专利侵权案的专利公司,必然是被冯家所操控的。

一旦冯家收购汪氏公司成功,那么专利公司自然会很快就与汪氏公司达成和解,于是汪氏公司又可以正常发展了。

这种情况下,充当“白衣骑士”解救汪氏公司的危机,也就等同于和冯家作对。

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

冯家是顶级富豪,为了一家股价未下跌前市值约五十亿的上市公司与顶级富豪结下如此仇怨,那就不是交情能够解决的问题了——必须有足够的利益。

然而,这件事里面并没有足够的利益空间。

汪氏公司目前情况糟糕,能否逃过一劫很难说。

“白衣骑士”入股汪氏公司,说不定专利官司败诉。那时,汪氏公司就需要支付巨额赔偿金。即便汪氏公司能够挺过破产的难关,接下来也将面临极为艰难的局面。

如此一来,“白衣骑士”就会竹篮打水一场空。既狠狠地得罪冯家,又可能亏损一大笔钱,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谁会去做呢?

专利起诉、散布谣言、恶意收购,一连串凶狠的组合拳下来,打得措不及防的汪成林毫无招架之力。

事实上,直到冯家集团旗下的公司提出收购要约之后,汪成林才确定幕后黑手的身份。

当然,认定一系列事情都是冯家捣的鬼,汪成林并无证据,纯粹是自由心证。但根据“谁获得最大利益,谁就是幕后凶手”的铁律,汪成林确信自己不会弄错。

只可惜知道谁是幕后黑手并没什么用。因为汪成林自己已经无力反抗,也找不到能够帮他的人。

这世上,愿意锦上添花的人常有,肯雪中送炭的人却罕见。

汪氏公司如今这种情况,汪成林也想不出怎样才能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