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楚毅本纪之猛将无双 > 第二十一章 大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北疆发生了变化。

主帅穆显依然驻守平郡,拥兵十余万对阵周廷,哈坤二十余万兵马;

左翼为南疆军偏将军楚毅,拥本部兵马万人并北疆军三万余,镇守威南,敌郭明哈达拥兵七万余人;

右翼为南疆军威南将军卢卫,拥兵三万五千,镇守北朔郡。

卢卫为南疆宿将,名声在外,周廷不敢小觑,令原来北疆副帅郭星拥兵五万前往相抗。

值得让人津津乐道的是,北疆战场,北疆统率皆为南疆军大将。

消息传到南疆,元帅王凌哈哈大笑,将正在重修荒南郡的军师刘池,副帅刘秋,大将刘坤等都聚起。

道:“穆显老家伙仗着资格老,常常看不起我南疆军将校,如今我南疆军人才济济,他却也得仰我等鼻息。

北疆周廷与郭明郭星兄弟乱起,朝中有些能耐的也就穆氏兄弟,但穆明自大急躁,无法独挡一面,这不,穆明中箭受伤,也只能用我南疆军的大将了。

余下原来的禁军统领,那什么刘才,李江等人,皆不过庸庸碌碌之辈。”

军师刘池也附和道:“禁军虽然勇悍,但近年后一直被五大家族分掌,挑选的统领大将也不如当初那般厉害了。蛮族之乱紧随北疆,而今南蛮屡败,退归南岭,穆显却是屡战不能胜,如今不知可还敢再放狂言。”

刘秋与王凌与穆显都是老相识了,也知道穆显并无恶意,但对他的傲气也耿耿于怀:“希望君遥能一战成名,扬我南疆之威名,让这老家伙收敛下脾性。”

刘坤咧着嘴:“君遥如今独挡一面,必能大胜!”

话说楚毅换了布防,当了左翼统领,穆明属下将军心中不服,却也在高顺,胡车儿的高下武艺下压得不敢言语。

楚毅令高顺等嫡系兵马主守北门,其余将军谨守各门。

哈达见楚毅一军谨慎勇悍,守卫之间自有章法,多日间除了试探性的攻了一次,便没了动静。

临阵换帅,兵家大忌。

机会就在眼前,哈坤对哈达的决定很是不满,连发三令,令哈达迅速攻夺下威南郡。

哈达无奈,只得统率兵马前来攻城,被楚毅以逸待劳,折了不少兵马,悻悻而退。

一日,楚毅忽有所感,留下高顺曹纯等将守城,带了胡车儿,山鹰等百余骑,往观哈达营寨。

山鹰见哈达营寨紧密,井然有序,不由赞道:“哈达却是贤能人才,所使营寨,甚是严密。”

楚毅观察良久,左右看遍,直至天暗,方才哈哈大笑:“哈达目光短浅之辈!。”

问向导官道:“此为何地?”

向导官答道:“禀将军,此地为旧川地也。”

楚毅自信满满:“哈达必为我擒也。”

胡车儿等人都是未敢相信。

时值秋月,骤雨数日。

楚毅见哈达久久不来攻城,即开始令人预备船筏,收拾水具。

高顺知后,前来相问道:“陆地交锋,何用水具?!”

楚毅解释道:“哈达之军不屯于广易之地,而聚于旧川口险隘之处,方今秋雨连绵,江河之水必然泛涨。恭正可知,威南地势崎岖,无法对威南郡城使水淹之计,不过,可以对低下之处,如旧川口一带进行水淹。”

高顺恍然大悟:“哈达自恃熟读兵法,将兵马屯于旧川口,便是两面为山,后方为寨,如此时使营寨不被突然袭击,只能从正方进攻,但是地势却低了威南郡城甚多,若以北水淹之,必建大功!”

“我已差廖化堰住北水水口,待水发之时,乘高就船,放水一淹,必擒哈达!”

高顺拜服。

数日后。

却说哈达屯于旧川口,心中暗思:“大军顿于旧川口,地势甚低,虽有土山,离营稍远。即今秋雨连绵,军士艰辛,近有人报城中准备战筏,不知有何用意,如今宜早为计。”

当日哈达便也回过神来,暗道自己糊涂,险些酿成大祸。

哈达传令军士整顿,明日便移于高阜处。

计议方定,是夜风雨大作。

哈达坐于帐中,难以入眠,心中焦虑不已。

只听得万马争奔,征鼙震天。

哈达惊慌失措,忙出帐看时,四面八方,大水骤至。

将士乱窜,随着波浪而去者不计其数。

平地水深近丈,哈达忙与诸将登土山暂避。

比及天明,楚毅带着高顺,胡车儿等将皆摇旗鼓噪,乘船而来。

路过高阜处,郭明所属北疆叛军见四下无路,为免一死,口称愿降。

楚毅令尽去甲器,拘收入船,然后便去土山擒哈达。

时哈达与北疆叛军大将郭明等人与步卒近千,挤于土山上,重重叠叠,站得满满当当。

见楚毅来,哈达毫无惧色,奋然接战。

楚毅见哈达郭明等千人皆英勇之士,不敢冒险,便令四面围定,一齐放箭,射死叛军大半。

哈达见了厉声呼道:“若想生还,可并力死战,方有一线生机!”

郭明依令而行,亲自带兵冲锋,击杀楚毅军十数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