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玄幻 > 高武大师 > 第825章 全新的宣传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众人集思广益,方案越来越多,奇思妙想也越来越多,可执行的方案也越来越多。

最后,众人群策群力,挑选出了几个效率极高的方案,然后就分配任务,开始执行。

从次日开始,有关陆晚的话题,就又引来了一波热度。

《修行人日报》通过互联网官方账号,承认第一股东陆晚,就是炼器师陆晚。

这样的官宣,顿时就引发了剧烈的关注。

然后,报社趁势而起,开始宣传这事,读者的胃口和热情都一下子被调动起来。

既然有了官宣,那么,大家就会更加关注后续的问题。

比如:陆晚究竟什么身份?

比如:陆晚是怎么投资《修行人日报》的?

再比如:陆晚什么时候开始炼器,跟谁学的炼器?

报社的官宣,就像是洪水决堤,一下子将众人的好奇和问题都抛了出来。

而报社则破天荒的召开了新闻发布会。

报社嘛,往往是举着话筒去参加新闻发布会,但《修行人日报》这次玩的溜,他们居然成了主办方,居然召开了新闻发布会。

新闻发布会,当然就需要别的媒体来参加。

参加发布会,就相当于提《修行人日报》做宣传。

本来就是竞争对手,但我偏偏还要宣传你,这事让很多同行恶心都不行。

说实话,他们是真的不希望参加这个同行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但没办法呀,读者太关心这些话题。如果不参加新闻发布会,就拿不到第一手资料,会影响报刊的销售的。

所以,明明恶心得不行,结果,他们还只能捏着鼻子认了——纷纷派遣记者,前去新闻发布会。

而这些记者当然早有准备。

他们准备了一堆尖锐的问题,到时候要在新闻发布会上好好为难《修行人日报》。

然而,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小周记者哪能不知道同行的想法呀?

这个新闻发布会的主旨只有一个,你们问的问题,都会在周日专访中给出答案。

这个发布会是小周亲自坐镇。

他是现场的采访人,所以,完全知道采访的内容。

参会记者提出的问题虽然尖锐,但他却能游刃有余的应对和周旋,将同行的尖锐攻击化于无形。

而参加发布会的同行,最终还不得不捏着鼻子进行“客观”的报道。

当然,在报道中,他们也会酸溜溜的质疑《修行人日报》炒作啦,质疑这事会不会有阴谋啦。

然而,读者却并不在乎这些。

读者牢牢的记住了一点——周日,答案即将揭晓。

《修行人日报》利用同行,好好的给自己做了一番宣传。

这样的宣传,可谓是开天辟地,也是创下了媒体界的先河。

在以前,从来没有媒体这么操作过,但《修行人日报》却完成了这样的壮举。

而这样的壮举,也彻底改变了修行媒体的液态。

随着媒体的发展,炒作化、泡沫化,其实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因为媒体需要流量,需要怀胎。

而修行界的传媒,也带着这些印记,因而,大家都在想办法在规则范围内,尽可能的博眼球,尽可能的赚流量。

而《修行人日报》则找到了新玩法。

当媒体握有独家资源的时候,就能成为“呼风唤雨”的存在。

这样的玩法,推动着媒体去寻找群众想要的答案。

获得了答案,便获得了一切。

流量、话题、利益,随之而来。

可以说,这是一件大事情,对修行媒体有深刻印象的大事情。

当然,这是站在后世的角度来看。

而当世,即便是创造这种新玩法的《修行人日报》,本身也没想到自己的新方案会带来历史级别的影响。

作为开创先河的《修行人日报》,在这次的操作中获得了极大的利益。

整个同行都在免费的帮他们宣传。

三大域和古池界,基本都被覆盖。

除此以外,《修行人日报》也在地球社会进行了广告。

因为地球社会也有市场。

印刷报刊,纸制报刊,已经很难在地球社会出现突破,毕竟,地球早已经进入信息化社会,但传统报纸式微,并不意味着媒体式微。

《修行人日报》也知道地球社会是个大市场,所以,准备接着这个机会,攻克地球内部的大市场。

建宇屋的事情,让地球社会的普通人也慢慢的关注起修行圈的事情,各家媒体也都想做这部分市场。

《修行人日报》主动出击,也是积极进取。

在报社奇思妙想和雇员努力奋战之下,关于陆晚的热度已经渗透到方方面面,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而这个东风,就是内容。

倘若《修行人日报》玩标题党,倘若明天周日的报刊拿不出大家满意的内容。

那么,前期的宣传有多成功,明天的反噬就有多严重。

有无数同行都等待着,想要看笑话。

大家都清楚,如果《修行人日报》拿不出干货,那这次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有些奚落、嘲讽、酸言酸雨,也从同行嘴里,渐渐的蔓延到报社里面,导致报社内部的人也很担忧。

他们也怕,小周领导夸大其词,也怕小周领导拿不出干货。

周六下午,稿件研讨会。

小周走进会议室,将机密的采访原始稿件拿了出来。

这次的会议,来的都是主编和最厉害的笔杆子。

他们要将原始稿件加工润色,然后形成高质量的报道。

这个研讨会,就是群策群力的会议,如何找切入点,怎么写,重点写什么等等,这些都是学问。

然而,这一切的根基,还是在于原始稿。

如果专访有干货,那就如虎添翼。

如果专访没有干货,那就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当原始稿拿出来的时候,很多人还很忐忑,生怕失望。

但是细看下去,整个会议室的氛围就越来越轻松,最后还有人禁不住的哈哈大笑。

“大新闻啊!”

“没想到这么曲折!”

“这内容简直是超乎想象!”

“牵扯出来的东西,确实比预想的还要多。”

“这干货太多了。”

笔杆子们全都激动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