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大宋超级恶霸 > 第二百四十章 战争阴云(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百四十章 战争阴云(上)

这点,王即不否认,不过心里还是有点不服气。

刘正龙接着说道:“守城,就预示着失去了主动权,被动挨打,最多自保谈不上胜利。而运动战,失败了,就会损兵折将,战胜了,就是歼灭战,去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金军战无不胜的神话已经致使很多大宋的地方官闻风丧胆,望风而逃。广灵县,灵丘县都是地方官兵逃走之后,留给了金国空城。如果我们选择坚守太原,而放弃运动战的话,可以说整个河东路都会沦陷,那时候,金军围困太原城,结果就不用孤在言表了吧。”

王巍这个时候才反应过来,他说道:“是呀,被动挨打,不如主动出击。金军并非战无不胜,因山之战,两万金国骑兵几乎全军覆没,兔耳山之战,金军也是被击败。想要掌握主动,出击是很有必要的。”

刘正龙慢慢地喝了一口茶之后说道:“金军有再多的有点,都不能掩盖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兵源太少,可以说死一个少一个。歼灭金军的有生力量,对金军是致命的打击。况且,占领的城镇越多,金军就越分散。地存人亡,最终地人皆失,地失人存,最终地人皆存。我们大宋最大的优势不是守城,而是兵源充足,我国有数千万人口,按照十抽一的标准可以组建几百万军队。而金军最大的劣势是人口太少,人口不足百万,按照十抽三,也不过是三十万而已。要知道十抽三,是很危险的,长久下去国力会被拖垮的。以我军之长攻击金军之短,焉有不胜的道理。况且我们是在自己的地盘上作战,熟悉地形,又能够得到当地百姓的拥护,可以说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胜利必定属于我们。况且,我们大宋国强民富,打消耗战,可以拖死金军的。”

在这个时候,王即也算是明白过来了,阴山之战,不就是主公麾下的军队获取的胜利么?老头子听到了太师那个字眼,顿时也就明白了许多,他没有说话,因为现在还不是谢主隆恩的时候。

王巍这个文官听得热血沸腾,他说道:“主公,您就下任务吧,我们王家一定全力去做。”

“对,我们王家就是拼尽最后一人,也会和金军死磕到底。”王即带着王巍,王宿两兄弟跪倒在地上表忠心。

刘正龙把王即掺扶起来之后说道:“他日,我若称帝,您必为太师。王家不擅长兵事,不用在战场上消耗太多。应该在最擅长的领域做事,这点就不用赘述,相信老太师知道怎么做。好了,今天就聊到这这里吧。”

王家在太原府乃至于整个河东路都是神一样的存在,收复王家,对于刘正龙来说至关重要。可是他知道想要在河东路和金军纠缠,收复王家还远远不够,下一步就是要用雷霆手段剿灭田虎了。要知道一旦田虎投靠金国,那自己就是腹背受敌,到时候,后果不堪设想。

之前,四大寇之中,刘正龙压根就没有把盘踞在威胜府的田虎当回事,在他看来官军杀到,就一定可以让贼寇望风而逃。可是,童贯排兵剿灭多次田虎不仅没有被消灭,相反还势力越来越大,现在已经控制了五州五十六县,兵马也超过了二十万。当然了这二十万兵马,在刘正龙看来只不过是乌合之众而已。压根谈不上什么威胁,但是现在金军入侵,如果这二十万兵马从后面掩杀过来的话,那杀伤力是巨大的。

历史上,金军第一次入侵围困太原府长达八个多月,攻占河东路大部分州县,攻陷河北路,围困京城。可最终并没有活去最终的胜利,一直到第二次侵宋,才灭掉了貌似强大的北宋。虽然刘正龙知道这段历史,可是他知道蝴蝶效应已经产生,不知道历史最终的走向是什么,现在从字面意义上分析,金国的确有灭掉宋朝的实力,这种情况下他不敢冒险。

历史上金国并没有招募到太多的契丹勇士,附庸军之中以辽地汉人,渤海人,高丽人为主,加上女真勇士,第一次侵宋的时候总兵力也不超过三十万。可是,现在的金国招募大量的契丹勇士,奚族勇士,还有草原一些部落,总兵力逼近五十万。这就是不稳定的因素,战争的天平究竟朝那边倾斜,刘正龙也把握不住。

最要命的是,如果金军不是东西两线齐头并进,而是牵制一边,全力攻打另一边的话,那大宋还真的抵抗不住,亡国也不是没有可能。

不愿意冒险的刘正龙不愿意待在太原城等着金军围城,他怕自己被困太原城期间,金军以雷霆万钧之势攻克汴梁城,那样的话可就真的是欲哭无泪了。

刘正龙决定让王禀坚守太原城,以王家为首的八大家族协助,来确保太原城不会沦陷,然后集中全部兵力,先歼灭田虎,稳住后方,然后再对军金军。

两线作战的阴云还是笼罩在刘正龙的头顶上,十万西辽军队逼近云州,还有十万西辽军队在西夏边境,一旦和西辽交战,那么金国就会坐收渔翁之利,这显然是愚蠢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