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穿越 > 买宋 > 第404章 望子与幌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而说到城隍庙的缘起,其实最早见于《礼记~郊特牲》中:“天子大腊八”。

什么意思呢?很简单,也就是天子在腊月时要祭奠8位神灵,其中第7位是“水庸”,传说就是后来的城隍神。

再加上古代的城市外面四周都有护城河,即城堑。

有水的称其为“池”,无水的称为“隍”。

因此,“城隍”可以解释为护城河,后人之所以将其尊为神灵,很大原因是把它当成保卫城市的神威。

到了宋代时,祭拜城隍的习俗就已经非常兴盛了。

而到了明朝,朱元璋在大封群臣的同时,也对各城市的城隍庙加以册封。

封京师的城隍为帝,开封、临濠、东平、滁等城的城隍为王,各府城的城隍为公,县城的城隍为侯。

到洪武三年,朱元璋又下令将原先所封的各城城隍的封号全部去掉,只称“XX府(或XX县)城隍之神。”

慢慢的,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社会功能的完善,城隍庙逐渐具备了市场功能即小商品的最佳集散地,店铺、货摊走出了原先的束缚,诸如各种杂货摊、小吃饮食店、日用百货、书画古玩等商贩都看中这个人流集中的市场。

人们到城隍庙去祭拜之余,也可在附近的各种店铺、小摊上购买所需之物。

这个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比如在今天的上海,只要提起“城隍庙”三字,出现在人们脑海中的并不是香火兴旺的殿堂,而是各式百货店铺和南北特色饮食店。

同时,由于进香购物、游玩闲逛的各色人等聚集,城隍庙又是一个游乐场所。

比如各种杂耍汇聚到这里,而且各种重大活动也常常选中在这里举行。

正如前文所述,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缔造了发达的市民社会,具体表现为一些商业明清时期的广告性市镇的飞速增长、脱离农业的人口迅速增加,出现了更多文化消费的需求,民间的报纸与舆论传播成为国民生活的主要媒介和内容,广告等市场营销手段便变得重要起来。

因此在这样的商业大背景下,中国明清时期的广告业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局面。

又由于各地自然条件及地理环境的不同,风俗习惯及人文环境的差异,以及商品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地的广告活动及广告事物形式多样,各具特色,从而形成了各地特殊的商业广告文化。

而且明清时代的知识分子已逐步摆脱自命儒雅脱俗的传统思想,他们题写招牌文字,撰写广告对联,推销新书新作,垂青木刻年画,以自己的文字专长直接为商业广告服务。

所以明清时代的广告形式具有浓郁的知识性、趣味性,并形成了中国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

而本时期最能代表中国古代商业广告这一特质的是文字广告中的招牌广告和商业对联广告。

像是明清时走街串巷的小商小贩,为了扩大商品的影响,所采用的广告形式更是花样繁多,其中最常见的仍是市声广告。

在当时明清的都城北京一带悠扬动听的叫卖广告,现已近乎绝迹。

但从清人的笔记及有关研究民俗学的着作中,仍可找到一些记载的片断。

怎么说呢,据资料记载,清代北京地区的小商小贩(及手艺人共有近500种之多,他们几乎都各有自己的叫卖方式。

例如清代《燕京杂记》上说:“京师荷担卖物者,每曼声婉转动人听闻,有发数十字而不知其卖何物者。”

该书又记载:“呼卖物者,高唱入云,旁观唤买,殊不听闻,惟以掌虚复其耳无不闻者。”

《京华百二竹枝词》中谈到卖杂货小贩的叫卖广告活动时说,有一个提着包卖胡梳零件的人“叫卖出奇声彻霄,街头客店任逍遥。”

可见,这些小商贩叫卖时声音洪亮,很有穿透力,有很好的宣传效果。

另据清光绪年间的《燕京岁时记》记载:“京师伏暑以后,则寒贱之子担冰叫卖曰:‘冰核(音胡)儿’?,?七月中旬则菱芡(菱角和芡实,芡实又叫?鸡头?)已登,沿街叫卖曰:‘老鸡头,才下河!”有的小商贩的叫卖声长篇大套。

北平俗曲《杂银嵌换钱》中描述,清代北京一个收杂货的小商贩,能把所要收买的一百多种旧货名称串成诗,一口气吆喝出来。

吆喝广告一般都简短高亢,直截了当地把所卖物品喊出来。

唱卖广告却不一样,要将吆喝声艺术化,抑扬顿挫、节奏鲜明,有的还合辙押韵、悠扬动听。

凡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事物、民俗掌故、神化传说、历史轶闻,都能被随性配上曲调唱出来。

例如,明代江苏吴江人史玄的《旧京遗事》记载当时北京小商小贩的唱卖活动时说:“京城五月,辐凑佳蔬名果,随声唱卖,听唱一声而辨其何物品者、何人担市也。唱卖麸,旧有四句,比叶成诗,巡城者加之以杖。于今惟卖麸者一声,而他物重叠,其词不止一句。盖此以曼声为招,彼以感耳而引。岂市之变端亦随俗为迁徙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