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崇祯十五年 > 第1164章 辽东消息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因此,自从多尔衮退兵的消息传来,被他压制的那些人,从豪格的亲信到对两白旗不满的一些大臣,就开始蠢蠢欲动,暗中商议,准备“倒衮”---多尔衮既然败了,就不适合再担任辅政王了,如果多尔衮倒了,大清辅政王独留郑亲王济尔哈郎一位,那就等于他们出头的日子到了。

于是准备妥当,等多尔衮回到沈阳后,立刻就纷纷上疏弹劾多尔衮。

从兵败、擅权、跋扈、治国无能,各种各样的罪名,一股脑全部都灌到了多尔衮的脑袋上。

多尔衮自己却丝毫也不辩解,只是请罪。

多尔衮虽然不辩解,但他的党羽却不能任凭主子被欺凌,于是纷纷上疏为他鸣冤。

除了明面上的奏疏战,私下里双方也是小动作不断。

不过最终,在大玉儿(孝庄)和礼亲王代善的支持下,多尔衮还是有惊无险的度过了危机,而睿亲王的爵位被降为睿郡王,但却依然保留辅政王的职位,而因为兵败,豪格的肃亲王也被降为了肃郡王,只有豫亲王多铎因为击败吴三桂之功,而被清廷重赏。

一番折腾下来,倒衮不但没有成功,豪格一党还落了一身的不是。

当然了,前前后后一共历经三个月,双方在崇政殿唇枪舌剑,整个事情方才完全平息下来,这也是大明此时才得到确定消息的原因。

对于多尔衮安然无恙,继续掌握建虏的最高权力,朱慈烺一点都不意外----除非是多尔衮死了,或者是自愿放弃权力,只要他活着,建虏就没有人能斗过他。

多尔衮继续掌权,意味着建虏这个政体,依然处于稳定和蓄力之中,而以多尔衮的聪明,面对建虏此时的危局,一定不会坐以待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