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其他 > 重生之美食大亨 > 第六十九章 盐水桂花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金陵菜又称“京苏大菜”,是指以南京为中心,一直延伸到江西九江的菜系,是苏菜的四大代表菜之一。金陵菜起源于先秦,战国末期屈原在《楚辞》记载有当时的金陵菜肴,隋唐已负盛名,至明清成流派,民国时期发展至顶峰,民国时期的金陵菜享有极高的声誉,有“京苏大菜”之称,受到上层名流显贵的喜爱,名门望族设宴无不以“京苏盛宴”为傲。

原料多以水产为主,注重刀功,善用炖、焖、烤、煨等烹调方法,制作出富于变化的技法以及南北皆宜的口味,同时兼取四方特色,适应八方之味。

金陵菜讲究七滋七味,鲜、烂、酥、嫩、脆、浓、肥,酸、甜、苦、辣、咸、香、臭。以咸为主,咸甜适宜、酸而不涩、苦而清香、辣而不烈、脆而不生、浓而香醇、肥而不腻、淡而不薄,代表了千年的古都风范。

主持人一提到金陵菜,周琛就明白自己要做什么了。

盐水桂花鸭。

为了保证比赛公平,《六膳八珍》统一由主办方提供食材,所有的主厨都可以出入囤放材料的后厨室。

食材方面应有尽有,决不亏待在场的每一位选手。

当然对于一些特殊菜馆需要制作独门酱料或者底料,主办方也合理地允许,每一位选手只能带一种独门秘制的食料进入比赛现场。

而周琛则带了他公寓楼下的桂花。

大件的桂花酒,柿子雪饼和黄梨膏,周琛都不想带,嫌弃麻烦累赘。于是就从消毒柜里带了一包他消毒好的桂花。

周琛迫不及待,甚至可以说是饥渴地摸到了菜刀,准备宰杀一只活鸭。他去到出家禽笼子,左看看,右看看,不仅看,还伸手摸。

周琛先是翻了一众鸭的羽毛,又揉了揉鸭脖子和鸭爪子,还捏了几把鸭胸骨和鸭屁股,简直把鸭吃干抹净了。

在他人眼里,简直是猥琐。

亏他长得干净,穿得不错。

一些选食材的选手皱着眉头:这人在猥亵鸭子吗?还有没有天理,连鸭都不放过?

最后,周琛锁定了一只羽毛灰暗,干瘦干瘦的鸭子,他喜滋滋地提着鸭,左手拿着刀,别提多高兴了。

就是被他提着爪子,倒挂着的老鸭,一脸生无可恋地闭上了眼睛。

老鸭:要杀便杀,何必摸人家胸和屁股……

周琛刚才其实是在挑选肉香醇正的老鸭。

老鸭挑的好不好,主要在于四看。

一看身形,与越长越肥的老母鸡不同,老鸭是越长越干,全身的精华浓缩,肉质越柴,二看毛色,选羽毛厚实,灰暗;三看鸭爪,由于老鸭存活时间长,常走动,脚皮自然厚而粗糙,长有老茧。这类老鸭为典型的田园散养鸭,肉质醇香有嚼劲。

四看,也就是猥琐的一看。主要看鸭胸骨和鸭屁股,嫩鸭胸骨柔软,吃起来劲道就少,而越长越老的鸭子,胸骨坚硬,肉质醇香。

周琛手上这只老鸭便可以说是百里挑一。

他三下五除二,双手做了个合十的动作,对这位鸭兄鞠了一躬:“对不起了,兄弟。”

周琛便在一洗槽处理完老鸭,开膛破肚,洗净,放入姜片于腔内去腥。

盐水鸭是南京名菜,从起源至今,已有两千五百年的历史。远在春秋战国时期,南京即有“筑地养鸭”的记载,到了六朝时期,盐水鸭已成为建康城(金陵)最具风味的食品,当时建康城内产的盐水鸭,更有白门佳品,无鸭不成席的说法。

而历朝历代过去,随着人们对吃食的总结,盐水鸭中,以盐水桂花鸭尤甚。比如随园菜的老祖,清代美食家袁枚就在失传的《随园食单》里介绍桂花盐水鸭的挂炉烤法。

桂花鸭并非利用桂花烹饪,而是取养在中秋前后,桂花盛开,稻谷飘香时节的老鸭,盐水鸭中自带一股桂花香气,因此被称为桂花鸭。

当然这只是个传说,吃食这个时节的鸭肉并不会有桂花香气,而是古人为了映衬时节的说法。但今日,周琛便要做真正的盐水桂花鸭。

鸭肉比鸡更加腥味,因此,做鸭的第一道工序肯定是去腥。传统去腥无非是料酒,葱姜蒜,焯水,腌制,但周琛多了一道工序,便是给老鸭进行柠檬浴。

盐水鸭分为四步:熟盐搓、老卤复、吹得干、煮得足。熟盐便是用混合花椒,姜蒜,干炒之后的熟盐进行腌渍,再用老卤水反复多次,低温慢煮七个小时最佳,最后挂炉焗干的工序。

好在主办方规定的时长是八个小时,周琛还能在这八小时内压缩制作的时间。但某些人在比赛时间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已经完成菜品,只等大众评委来点评。

比如,周琛旁边这两位。

祝念念制作的是600年历史的名菜清蒸鲥鱼,她带了老家苗族山村自制的黑猪油,裹上网油,形成一张渔网抹遍鲥鱼的全身,火腿蘑菇切片,铺在鲥鱼身上,进行清蒸。

祝念念作为美食主播,便是以自家制作的原生态农家材料出名,所以她的美食很大程度取决于保留原汁原味的食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