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悬疑 > 皇陵守墓人 > 第102章 吃人肉的蘑菇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当把那朵荷花放到油锅里煎炒时,一股沁人心脾的肉香,让人垂涎欲滴。等那种荷花炒好后,我用筷子夹了一块放进嘴里,果然,满口鲜美的肉香味,但不知为什么,我却感到一阵阵恶心,因为那种肉味,让我忽然联想到人肉——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何会有那种联想,可能是出于直觉吧。

当时我就一阵狂吐,而我那个向导则吃的津津有味。

第二天走时,我又给了道士五十块钱,向他买了一朵那种荷花带上,因为我想好好研究一下那种荷花的成分,后来,我在省城的医院里找了熟人,帮我化验那种荷花。

化验后的结果让我很震惊——那根本不是什么荷花,而是一种特殊的动物。

因为它有完整的肌肉和神经组织,并且令人惊奇的是,它的肌肉组织和人的很像,这倒是和我的直觉相吻合,本来,我们准备把这种特殊的荷花,提交给相关机构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但怪异的是,在第二天的时候,那朵荷花竟然神秘的失踪了!化验室的任何东西都没丢,只是我带去的那朵荷花不见了踪影。

更加怪异的是,不久后我就听说,山上发生了大规模泥石流,那个道观还有道士,全部被埋在了里面,从那以后,那种奇异的荷花就永远的消失了。”

这件事王教授之前说过,现在他又复述了一遍,显然是说给张大军听的,但我们不明白的是,王教授为何又忽然提到这件事呢?张大军则听的非常认真,脸上也不由得流『露』出惊讶的表情。

王教授接着说:“大家注意没有,我遇到的那种莲花状的生物,和张教授这个又很不同——虽然它们的形状都很像是莲花;但我遇到的那个是动物,而张教授这个则属于一种菌类,而菌类既不属于动物,也不属于植物,它没有根茎叶,不需要进行光合作用,最常见的菌类就是各种蘑菇,在生物学分类中,张教授这个也算是种蘑菇。

可事情并非如此简单。史书上记载,有种蘑菇在吸收完人的骨肉后,可以变成 ‘活物’,这种蘑菇被称为 ‘人菇’,经常出现在腐烂的、人的尸体旁,在没吸收人的骨肉之前,它的特『性』和一般的蘑菇差不多,可一旦吸收腐尸的养分后,它却能 ‘活’起来——可以发出细微的声音,并且当人、或者动物靠近时,它还会微微扭动。

更加诡异的是,只有人的腐尸能让这种 ‘人菇’变 ‘活’,其他动物的尸体则不行。

但史书上却没记载这种 ‘人菇’的具体形状,而今天见到张教授的这个荷花状的菌类时,我忽然想到那种’人菇’,因为两者都是菌类,并且还都有了某种动物的特『性』——比如可以发出微小的声音,可以和周围的环境、做某种程度上的互动,这些都是动物的一些特征。

最早发现这种’人菇’的,是春秋战国时,诸子百家的中的一个学派,叫做 ‘草木家’,这个学派是通过加工、服用各种植物,来达到长生不老的目的,所以,在这个学派的典籍中,记载了很多怪异的 ‘草木’——也就是咱们现在所说的植物,当然,古人也把蘑菇归入植物的类别,这种’人菇’便是其中一种。

关于这种’人菇’,我也请教过一些生物学家,他们告诉我,对于这种菌类研究,仍然还很初步,只知道当这种菌类的生长,确实需要硅的化合物,但除了硅之外,还需要吸收人类尸体上一种特殊的无机盐后,才能产生一种微弱的电流,而所有动物的神经传导,也都是一种生物电现象,所以,当这种菌类从人的尸体上吸收了某种特殊的无机盐后,就具备了某种类似神经传导的功能。

不过那位生物学家强调,如果只吸收硅,那种’人菇’是不会产生电流的,因此也就不能 ‘活’起来,它只是一种普通的蘑菇而已。

因此,即使那个夹道的石壁上富含硅,那些荷花状的菌类能够生长,但如果没有人的尸体为它们提供 ‘营养’,它们也只能是普通的菌类,而不会彼此产生交流和共鸣,也就不会发出那种细微的嗡嗡声了,所以,我才推测那个夹道里可能死过人。”

直到现在,我们才知道王教授为什么说夹道里死过人,我更加感到了那个夹道的阴森和恐怖。张大军听王教授听这些时,眼睛大睁,一脸的震惊,好像还从未听说过这种稀奇古怪的事情。

“如果那个夹道里真死过人的话,那肯定不是自然死亡,相关部门怎么会没记录?而当地人也从没听说过?这有点不符合常识吧”,王同在旁边嘟哝着说。王教授听完他的这句话后,也点点头、很坦率地说:“嗯,说实话,这点我也想不通,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我忍不住看了看郑旭,在我们的交谈中,她几乎没说什么,只是在静静地思考着,在杂『乱』如麻、互相矛盾的线索中,也许只有她能理出个头绪来。

而当我看她时,郑旭也正好抬头和我的目光相对,不知为什么,当和她目光相对时,我竟然有点心跳加速的感觉,她秀美的脸上,依旧安静而冷静,好像有一种特别的力量,让人有种特别的安全感和安定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