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穿越 >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内 > 第五百一十一章 矿业、前景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五百一十一章 矿业、前景

因此,目前我手下的各项事业,都是在不停的花钱花钱再花钱,采购采购再采购。

而有时候,买下一个设备齐全功能完备的工坊,甚至还没有将它大致完好的搬运过来的费用更多。

因为买下一个已经破产或是濒临破产的工坊,只要能压下价格,所费价值不过是原来造价的几分之一。

但是想要将其中大多数设备物件,分解装船运送到北地来重新开工,那相应的费用就要随着距离的拉远而迅往上翻上数番了。

据说往来搬迁一次的价值,就足以在广府当地,地价不那么昂贵的郊外地区,再全新建造一个规模更大的厂区了。

而这番估价还是在,我本家海船顺路携带的情况下,也未计算到港之后的当地人工运力所费。

但是这个代价,却是不得不付出的,从不至于受制于人和缩短后勤补给线的长远看,也有着十分的必要性和理由。

又比如,新进建立在沂水下游,黄河改道区内大片土盐洼地上,的第一家硝化场。以及配套使用水力的硫磺研磨、细筛、晾晒的制璜场;用柳枝,麻杆等原料烧制火药用木炭的烧炭场;以及火药配比添装,湿化制粒的做药工坊等等。

因为,我一直在致力于硝石和硫磺等火药成分的本地化自产,作为黑火药的主要成分之一,硫磺和木炭的来源无疑是最广泛,几乎不要费什么心思。

相比之下,占据最大配比的硝石来源,就有些麻烦和紧缺了。在明朝以前的古代中国历史上,普遍缺乏成规模的硝石矿产。

因此,除了从厕所和畜栏等地方收集天然生成积淀的硝土外,就只能靠从外海岛洲进口了。

而日常对于硝石需求量甚大的南朝,也早已经淘汰了这种蚂蚁搬家式的收集方式,而是直接从南天竺、骠国等地,整船整船的输入。

在那里直接有现成的露天硝矿,也有极为廉价的土人或是藩奴劳力,只要修好道路直接开挖就行了。

但是我的治下就没有这种便利和条件了。而光靠后方的转运,因为海路的风险等缘故,充满了太多的不确定因素,也容易让本军最大的战斗力,长期受制于人。

不过,我的地盘既然在淮东地区,也就是后世的鲁东一代,那就不完全是无法可想了。

作为黄河和淮河出海的泛滥区之一,这里最不缺乏的,就是因为历代河流改道或是决堤,而造成的大片盐碱地和咸水沼泽。在这类土地上的的作物产量极低,甚至无法种植。

因此,为了生计着想也是日常的需要,当地民间很早就有了,在这些盐碱洼子里收集和熬土盐的传统,作为无法获得正常海盐供应的权宜替代物。甚至一度因此形成一个相对庞大的生产、销售和消费体系。

虽然杂质多味道泛苦,且含有长期食用对人体有害的成分,但在大多数时代,却是下层人民,所能唯一消费得起的选择,因为来源广泛而获取容易。

在另一个时空中,这种社会状况甚至一直延续到解放前,在被白区反动派封锁的根据地里,依旧大行其道。

而作为土盐经济的附带产物,就是碱盐里伴生的硝酸盐等硝化结晶。

按照天工开物里的说法,到了火药应用已经初具规模的有明一代,中国传统产硝已经可以分为三大地域,出蜀中者曰川硝,生山西者俗呼盐硝,生山东者俗呼土硝。

因此,山东淮北当地产出的土硝,同样是一种重要的原料和催化剂,多用于皮革、造纸的添加物。

这种硝因为多伴生于盐土盐碱地而得名,是低洼地褐黑色土质,自然透析结晶出上层产物。其色多黄,其味多苦,其质多轻而松散。

青、密、淄、潍各州的沿海,都有面积不小的低洼盐碱地和海水倒灌盐泽,其中应该可以作为土硝的来源。

据夏盐滤硝的原理,盐土地春季扫硝土是最好的时节,经过一冬时间,盐土上层出现一层黄色土质浮于地面。春雨来临前,可很快进行刮扫。收集起来也很简便。

按照天工开物里的制取法,硝土先用筛去除土块砖石等杂质,用大铁锅装入清水加硝土,边加边搅,使硝土充分溶化、静置,捞去水面浮沫杂质。

再把溶化液倒入大缸中,加入白矾少许,使溶液快澄清,滤出土质。将滤液移入铁锅中,文火加热充分搅拌,再移入大缸中,保温3o-4oc,静置半小时,待沉淀观察有无沉淀。

若没有,待冷却结晶为毛硝;若有沉淀,等沉淀下去,吸净液,冷却结晶得毛硝。将结晶出的毛硝倒锅内然后加火进行熬制。

当水分减少到4o左右即可停火。把浓缩液倒入缸中进行粒状结晶,为之水硝。

将水硝再次入锅,用文火使水分继续蒸,最后倒入锅中进行冷却结晶,制成块状,装入袋中,置于干燥通风处贮存。要用的时候,才用木制器具研磨成方便加工的粉末。

有了相对纯净的硝粉,那就意味着重要的化工基础三酸两碱之中的硝酸,也有了相对稳定的保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