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 > 第225章 爷孙加起来,鄙视全天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25章 爷孙加起来,鄙视全天下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学童的朗朗读书声,让老皇帝目瞪口呆,作为一代文坛大家,他一听这首儿歌就感觉心神巨震。

杨一笑很不要脸,他把本该五十年后出现的童学名作剽窃了。

三字经,华夏极其出名的启蒙巨作,虽然以儿歌的形式书写,却饱含着教诲学童的大知识。

这间书院的课堂上,学童们的声音稚嫩,然而皇帝却听的极为用心,全程没有打断孩子们背诵。

足足良久之后……

孩子们背完诗篇!

皇帝才深吸一口气,目光直勾勾盯着杨一笑。

他眼神明亮,不像个老人,更不像个有病老人,仿佛这一刻焕发青春。

猛然,他伸出手,颤抖着,轻抚杨一笑额头。

然后,声音喃喃的,饱含感慨的,轻轻道:“昔年,南朝诗人谢灵运曾言,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世人皆不服,称其追捧过高矣,然则自古文人相轻,其实他们心里明白,曹子建之才,确实才高八斗……”

皇帝说到这里一停,再次轻轻感慨一声,忽然大笑道:“今日爷爷想说,我云朝亦有才高之辈,若这天下之才真的共有一石,那么爷爷我自认可以占据三斗,而你杨一笑,独占其七也。”

“哈哈哈哈,痛快来哉。”

“咱们爷孙两个,占了这天下十斗才气,一丝一毫都不分给世人,咱们爷俩胜过历史上的曹子建。”

皇帝这番话,让杨一笑一阵无语。

他心里哭笑不得,心想不愧是当皇帝的人,听听,这话说的多狂,多牛逼,多高傲。

天下才气共一石,一石在古代是十斗,皇帝自己认领了三斗,剩下七斗给了他这个孙女婿。

爷俩个,包圆了!

真是一点也不谦虚啊!

皇帝这话的意思等于是说,天下所有才气都在他们爷俩身上,至于现今整个云朝的所有文人,在皇帝眼中竟然连一丝一毫的才气都不具备。

这让杨一笑不由想起穿越之前的一个典故。

他穿越已经三年多,时间算是较久了,原本上一世的记忆,随着时间流逝渐渐不再去想,然而这一刻被皇帝的牛逼话语刺激,脑海中赫然浮现出一个古怪画面。

而脑海中这幅画面的样子,正是类似于前世电影里的那个典故,只不过电影主角要换成皇帝,其他配角则是云朝文人,那么,画面应该是如下模样:

皇帝傲然而坐,他杨一笑侍候一旁,面对整个天下的文人,皇帝满脸不屑的开口,十分鄙夷道:“不是朕看不起在场诸位,你们有一个算一个都是垃圾。天下才气共一石,朕三斗,朕之孙女婿七斗,而你们这群文人,毛都不剩一根……”

脑海中这个画面,让杨一笑感觉很有趣,以至于他下意识微笑拂面,甚至忍不住轻轻的笑出声来。

皇帝的眼神带着狐疑,目光盯着他看了半晌,突然问道:“你这小子笑的古怪,脸色有种坏坏之意,莫非,你心里在腹诽爷爷?”

嘿!

真不愧是皇帝!

单凭这一手看人心思的本事,杨一笑心里就得说一个‘服’字。

但他哪敢直接说出来,连忙收敛脑中的胡思乱想,假装赧然道:“爷爷别乱想,孙儿可不敢腹诽您,之所以忍不住笑出声来,是因为被您夸的有些不好意思。”

皇帝顿时一瞪眼,郑重道:“有何不好意思?爷爷所言乃是实情。听起来可能夸张,但事实就是如此。这天下的文人,屁的才气也没有。”

杨一笑不好接茬,只能假装讪讪道:“就算真是如此,爷爷您对我的称赞也太高了,曹子建那种人物才能才高八斗,您竟然说我才气达到了七斗。”

皇帝又是一瞪眼,呵斥道:“谦虚是好事,过分谦虚就是虚伪。就凭你的那些绝世诗文,再加上这一篇教化之道的启蒙巨着,这天下哪个文人敢不服,哪个敢说你没有七斗的才气……”

“至于爷爷我,自领三斗吧,这也不是自吹,而是天下共知,不信你问问那些文人墨客,是不是认为爷爷我乃文坛大家。”

杨一笑听的连连点头,心里却悄然生出一个古怪念头,暗暗道:“文人又不傻,哪个敢不承认皇帝有才气。整个天下都知道,您这位老爷子最在意的就是文雅,如果有人说您没有才气,那不是上杆子找死么?”

“您老爷子虽然是文人,但您首要的身份是皇帝,哪怕再没脑子的二货,也不敢拿脑袋去戳您的心窝子。”

“您别说自领三斗,就是自领十斗,如果去问问文人对不对,保证所有人都会拼命点头。”

这些古怪念头,在杨一笑心里飞速闪现,当然他只敢在心里想,嘴上是万万不能说出的,否则把这老头气倒了,说不定连半年都活不成。

不但不能气,还得哄骗着。

所以他假装满脸肃然,郑重其事的点点头,极为认真的道:“爷爷说的对,您的才气有三斗。”

果然,老皇帝被哄的很开心。

但是,仍旧瞪了杨一笑一眼,补充道:“别忘了,你有才气七斗。”

“是是是,您说的都对,我有七斗,孙儿我有才气七斗。”

皇帝这才满意,大剌剌的点头。

此时学堂之上,二十来个小娃娃好奇的眨着眼,至于皇帝和杨一笑身边,则是恭敬侍立着一位先生。

这位先生的年纪不大,顶多也就二十岁出头,出身乃是泾县的一个童生,两年前被杨一笑邀为私塾蒙师。

由于杨一笑曾是多年的蒙童,和这个青年有着同窗之谊,再加上青年的家境贫寒,受杨一笑雇佣后十分感激,同窗之谊加上感激之情,忠心方面绝对没有问题,故而渐渐跻身于杨氏核心圈,获得在山中新城里教导学子的资格。

凡是能被杨一笑认可的,学识方面肯定有所擅长,除此之外,聪慧也不会低。

所以这青年听着皇帝和杨一笑对话,隐隐约约就猜到了皇帝的身份不凡,故而才恭敬侍立一侧,静静倾听老皇帝吹牛。

但是,学堂里的娃娃们却没有这份聪慧。

都是六七岁的小孩,尚且天真烂漫的年纪,心里想什么,就会问什么,恰恰刚才皇帝吹牛太猛,引起了小孩子莫大好奇。

于是,二十多只小手高高举起的场面出现了。

于是,叽叽喳喳问个不停的场面也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