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8月25日下午3点钟,在汉诺威西边的一处豪华田庄内,兴登堡满怀激动的心情看着手中的任命书,这一封书在上午被传达到汉诺威,汉诺威当地的守军快马加鞭的送了过来。

对于已经67岁的老兴登堡来说,他就如同东方的廉颇一样,虽然早在三年前他已经退役了,但是仍然想要老将出山,建功立业。

在8月份各国正式开战时,他就向总参部申请带领一路大军进攻法兰西,好好的教训一下法兰西人的傲慢。

可是由于8个集团军的最高指挥官都已经有了人选,老兴登堡的任命就被搁置,在往后的十多天时间里,西线捷报频传也让兴登堡高兴不已,特别是对于那个在报纸上宣传的列日英雄——鲁登道夫很有好感。

不过让他有些焦虑的是东线的战况却没有一点消息,对于没有一点消息的东线他有两个推测,第一,毛子的动员速度拉跨,还没完成西部总动员,无法向东线的普鲁士第八集团军和奥匈帝国发起攻击。

第二,东线战况堪忧,或许已经打了败仗,被总参部强行压了下来进行消息管制,倘若东线也是打了胜仗,那必定会极力的宣传。

就在他为东线的战况焦虑时,总参部的任命书也证实了他的猜测,东线战局非常糟糕,第八集团军的20万人被围困了,现在总参部急需救火队长,便让他这个老上将出任第八集团军总司令,挽救濒临崩溃的东线。

夜晚8点钟,从柏林开来的一列军列缓缓的停靠在汉诺威火车站内,走进军列车厢内的老兴登堡一眼就看见了坐在军官C位当中的鲁登道夫少将,这两个并不熟络的两人至此成为了四年的密友。

不过让老兴登堡有些意外的是在这些军官身影中还有一些东方人的面孔,看着那些东方人军装上的军衔还都是上校,这也让老兴登堡更加吃惊,什么时候他们普鲁士的军队中混进来一些东方军官?

“你好,兴登堡上将,欢迎你重新入伍!”

鲁登道夫率先站起身来向老兴登堡敬礼,表示对这名老将的尊重。

出于礼貌和感激,老兴登堡也立刻的予以回礼。

在车站等候军列的时候,老兴登堡便从汉诺威守军最高指挥官冯卡鲁尔口中得知了他之所以会被任命为第八集团军司令,很大一方面原因都是鲁登道夫的功劳。

由于普鲁士也讲究论资排辈,相对年轻的鲁登道夫没有资格统帅一个集团军。

因此小毛奇就让鲁登道夫选一个合适的搭档,在众多上将当中他选择了这个相对好处的老兴登堡。

未来的帝国双璧就如此阴差阳错的被组合在一起,成为沙皇心中的梦魇。

“哦,老兄!这些东方人是谁?什么时候我军的指挥官由东方人担任了?”

老兴登堡打量着正在查看坦能堡周围地形图的大明军官们,小声的询问着鲁登道夫。

“他们是第44明械师的中上层指挥官,那一名上校旅长叫顾秋拾,是指挥步兵突破的一把好手。”

鲁登道夫给后者解释道,8个明械师在开战之前的调整本就是秘密进行的,知道大明军官援助的也是少数。

东线普里特维茨的拼命求援也让总参部不得不重视起沙俄大军,并且派遣了侦察机前往东线马祖里湖附近勘察沙俄到底出动了多少军队。

“哦!他们是大明的军官,怪不得呢!”

“自从我退役后,那些家伙们再也没有给我送过军事情报了,所以东线的战况到底如何,报纸上没有任何消息,我需要一份详细的地图和计划草案。”

老兴登堡在进行了简单的寒暄之后,便伸手要问鲁登道夫要情报和前线部署图。

“这是最新的战况,我们的情况非常糟糕,北部的三个师被围困,南部的5个师在拼命防守,敌人最少有50万人。”

“为了确保东线不被击溃,总参部决定从西线调两个军7万人过去支援,但大明顾问团们并不认同,他们建议继续加强西线兵力,把战线推到巴黎。”

“他们的最高军官蒋百里先生让陛下派出作为后备军的第44明械师到东线,说一个明械师顶一个军。”

“所以说我们并没有多少援军,西线的兵一丝一毫也没有给我们,我们只有一个明械师和第51轻步兵师作为援军。”

鲁登道夫简单的介绍了一下战况和他们手里的筹码,如果算上援军他们手里可用的人数也就23万人,远不如沙俄的50万人。

“嗯!我们的任务是给西线争取时间,只要拖沙俄一个月时间,西线大军赶来支援再揍他们。”

老兴登堡在看完情报和命令后,还是颇为轻松的说道,总参部给他们的任务就是守住东普鲁士,等待大军回防支援。

虽说他们手里只有23万人,但是根据老兴登堡对于沙俄的了解,他非常清楚普鲁士帝国的军械装备和人员组织度远超毛子,因此老兴登堡对于坚守防线还是非常乐观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