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 > 第346章 被推下海的鬼子(2)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46章 被推下海的鬼子(2)

在坦克、高射机炮、步兵炮的火力支援下,西面街区内的鬼子防御工事被炸成渣渣,失去防御工事的鬼子完全不是大明军队的对手,他们开一枪的时间,国防军的士兵至少能开4枪,半自动的步枪和全自动的机枪、冲锋枪可不是闹着玩的,完全就是碾压。

.........

釜山港的沿海沙滩上,已经冲上岸的LCVP登陆艇的螺旋桨还在低速的转动,登陆艇外已经有叮叮当当的声响,那是子弹打到防弹板上的声音。

登陆的442军团

“陶光你来操控这M2重机枪,掩护这些扶桑人冲出去,我们的速度要快点,还有一船的法兰西人等着登陆呢!”

“操!你踏马的帮我送弹链!”

“咔嚓——”

一串有300发子弹的供弹链被放入了M2重机枪的弹匣处,在这名叫陶光的陆战队员的操控下,M2重机枪开始嘶吼,一发发12.7mm的子弹被发射出去,不断的扫射着海滩上的鬼子。

“你们该下船了,为了神皇,为了你们早日成为大明人,冲锋!”

在船上的另一名大明士兵大声的喊道,随后便拿出了怀里的铜哨,对着扶桑外籍士兵吹了起来。

“蛐——”

清脆的铜哨声响起,在哨声响起的一瞬间,LCVP登陆艇前方的挡板被释放,船上24名扶桑士兵嘶吼着冲了出去,踩着松软的泥沙,迈过40cm的海水向自己的同胞杀去。

“为了神皇,杀死给给!”

一名扶桑扶桑少尉抽出了军官佩刀——唐刀,鼓舞着他的士兵勇敢无畏的冲了上去。

“妈的,这些蠢货怎么不按照我们教的三三队形向前进攻,怎么发起了密集冲锋!”

“别管这些蠢蛋,陶光掩护他们!”

84艘LCVP登陆艇和44艘LZ冲锋舟运送着2400名扶桑士兵冲上了海滩,8艘2000吨级的LCT坦克登陆艇也紧随其后的冲上的海滩,将24辆陆战队专用的猎狗坦克送到了沙滩上,连带着1万名法兰西士兵也跟着冲了上去。

激战的442扶桑军团

在短短的3个小时内,大明的登陆舰队便将1万名法兰西士兵和8千名扶桑士兵送到了海滩上,和鬼子进行拼杀,在釜山的西面——洛东江,跟随陆战队作战的SWCC快速舟艇部队的14艘SOC-R武装快艇在河面上高速的行驶,他们也在掩护着登陆部队占领港口码头。

一艘武装快艇上5挺重机枪和2具榴弹发射器可谓是武装到牙齿,只要在河边的鬼子被他们发现,准会被打成马蜂窝。

“中本孝一君,这些人好像是我们的同胞啊!”

“兄弟不要开火,我们是同胞啊!你们该把枪口调转打大明人啊!”

躲藏在掩体内的鬼子在看到熟悉的面孔后,大声的喊着日语,想要唤醒同胞的爱国心。

不过他们的叫喊瞬间引来442土拨鼠军团士兵的光顾,无数的子弹打的更加密集,似乎他们的日语说的更多,土拨鼠军团的士兵打的越猛。

“我的天蝗啊!他们是着了魔吗?”

一名扶桑士兵吃惊的看着对面的同胞用刺刀把守军给杀死,然后把那名士兵的铭牌和徽标给摘了下来,那名同胞没有任何的怜悯,反而高声的呼喊着他要成为什么大明三等公民了。

“乒乒乒!”

半自动步枪和冲锋枪已经逼近了他们的防线,这些掩体内的鬼子早已经弹尽粮绝,在大尉的带领下,600名鬼子上了刺刀和冲来的442军团打了起来,双方的厮杀让大明士兵和法兰西士兵瞠目结舌。

“卧槽!这些大阪士兵还是我认识的只会种地和挖土的土拨鼠吗?”

“fuck,这些小矬子吃了大烟吗?怎么跟疯了一样!”

这些只会打打游击队的大阪士兵竟然爆发出了如此战斗力,打起自己人来如此凶狠,与之前只会挖战壕的模样相差甚大。

在釜山总督府外的唐明街道上,宫代次郎正在阻击着国防军的进攻,不过令他震惊的是打头阵的不仅是高丽人,还有法兰西人、斯拉夫人(西伯利亚的)、哥萨克人、哈萨克人,更他妈杀人诛心的还是扶桑人。

经过两年半发展的外籍军团早已经今非昔比,大明国防部从各地收罗的奴隶和战俘中选拔士兵,扩建了14个外籍师,这些外籍师已经成了国防军的辅助军,每场大战必定有他们充当炮灰的身影。

“元帅,那些是之前到安南打仗的扶桑人,他们竟然背叛了天蝗陛下,当起了走狗,简直就是日奸!”

一名少佐拿着毛瑟手枪掩护着宫代次郎向后撤退。

“叛徒,简直是我们扶桑帝国的耻辱,帝国没有他们这些军人!”

宫代次郎看着越打越勇的大明籍扶桑人气不打一处来,不停的臭骂着。

“对面的扶桑士兵听着!我们曾经也是扶桑人,作为曾经的同胞,我们奉劝你们早点投降,天蝗能给的,大明神皇也能给,给的还比天蝗老儿更多。”

“看看我们的军装和武器吧!放下武器早日投诚,积极改造才是第一选择!”

“如果继续抵抗,大明太君们就不会手下留情了,出来吧!”

一名大明籍的扶桑少校(三等公民)走了出来,对着守军大声的喊道,对着曾经的同胞进行劝降。

“八嘎牙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