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刀尖上的大唐 > 第5章 征北(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可是,杀戮会侵蚀人心,会蒙蔽心智双眼。我怕久了,有一日我会忘了初心,也如中原藩镇一般堕落。因此,读诗,是想提醒自己勿忘本心。”

李三郎讲得慷慨激昂,二哥却后悔不该起这个头。这厮刚才唱了个啥?又是匈奴又是轮台,乱七八糟地。

“莫说那许多,且看眼前吧。”郑守义做了总结。

李三郎也不恼,一摊手道:“你是主帅,我是行军司马,怎么打你说了算。”

郑守义于是翻身上马,带着一行人向前跑去了。

……

大辽泽主要在辽水西侧,此次行军是沿辽水东岸。粮船泡在水里,西边是大辽泽的泥巴地,东边是主力精锐,也不怕有敌突袭。

作为前军,张德引六千余骑先行五十里,已快走到延津州。

延津州即后世铁岭县城,曾为新城州都督府治,安东都护府亦在此停驻二十二年。如今当然早已荒弃。

李承嗣占领辽东城后并未继续北进,而是将此作为与扶余之间的缓冲,只是常遣斥候查探情况,目的就是不想过分刺激契丹人。当然,如今来看,显然意义不大。契丹远比他们以为的敏感。

这一路张德在心里反复复盘,得出结论,自己最大的错误就是没听李三郎的意见,在大会盟时做了阿保机。

冬日里胡儿本就羸弱,而且当时秃头蛮兵力有限,哪怕拼着受些损失,只要阿保机一死,契丹群龙无首,光他们内乱就够折腾一阵,哪里还有精力南下。换帅,不论是中原,还是草原,都是件危险事。

胡儿其实大多愚蠢无知,似阿保机这等人才,少之又少。就好比汉末,鲜卑一度勃发,有雄主柯比能,魏国遣刺客杀之,鲜卑遂堕落数十年不为边患。

至于后来与契丹交战则无甚错漏。

他拼了全力,确实兵力不占优势,难得破敌。

实力不允许,非战之罪。

此次北征,张德最怕郑老二头脑发热,搞什么狂飙突进,长途奔袭。蚁多咬死象,如今的秃头蛮确实远比从前难搞。还好这厮没有昏头,定下这个步步为营的方略。嘿,大唐赳赳武夫,万人谁敢当,倒要看看秃头蛮怎么个死法。

他妈地,辽王将山北精锐交给自己,结果家里都给打烂了。如此局面,张德实在是心里有愧。

既有愧于辽王,亦有愧于自己。

正想着心事,前面斥候来报,东北方三十里遇有契丹游骑三千,且还在靠近。

这是哪个狗才如此大胆?三千骑还不走?这是吃了虎胆么。张德立刻遣人向中军报讯,同时则尽起六千余骑迎上。

二打一我还怕你不成。

咳。说来惭愧,后面有个郑老二、李老三坐镇,张德操居然觉着自己胆壮了不少。甩甩头将这个丢人的念头丢远,张将军要报仇雪耻了!

来者是耶律剌葛。

唐军稳步向北,阿保机逮不着机会下嘴,只好躲在外围百余里处游荡,观望。

这次是山北唐军主力对他契丹全部家当,唐军败了或者还能跑回塞内舔伤,他若败了,不堪设想,不可不慎之又慎。为了时刻掌握唐军动向,契丹总要派遣游骑在唐军周围侦察,只因唐骑亦甚犀利,无法靠近,只能躲在远处寻找机会。

今天耶律剌葛自告奋勇,领了一千主力和二千牧骑出来。

前面发现唐军斥候区区数十,耶律剌葛决定靠近点再看。

昨日有游骑冒死侦知,唐军前军数千骑与中军隔着五十里地。耶律剌葛自恃武勇,前面在西线只抢了些部落,很不痛快,这就想去碰碰运气。左右自己带着马匹不少,耶律剌葛自信万一惹不起也躲得起。

将近午时,张德终于见到了敌骑身影。

全军已披甲换马,张德叫来众将,连同李崇德一道,但话主要是对手下几个杀才吩咐:“我豹军能否找回颜面,且看今朝。敌若不遁,须死战。”

此次营州损失很大,众将皆知,别人就算嘴里不说心里也得怪罪他们豹军太软。当然,那是不可能地。山北早就把他豹军骂上了天。豹军的武夫们当然不忿。因为严格说来,人家骂得也没错,所以尤其使人感觉羞耻。

为何来做前军?不就是不想在中军看人脸色么。

他妈地豹军是辽王李圣人的亲军啊,竟要看人脸色还得忍着,岂有此理!

两军遂战。

要说放开了怀抱,张德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他在辽东时日不短,周边地形地貌心里有数。既然兵力占优,身后还有主力压阵,当然要将优势用到极致。

张德遣一千甲骑绕后,断敌北逃之路,以千骑绕阵骚扰,又以千骑在外策应,以李崇德千骑为驻队,致命一击,则由张将军亲领二千甲骑直突敌阵之中。六千唐骑左右横集,兵气锋锐,马逸不止,弓矢三注而连发,长剑四按而无前。

幸亏耶律剌葛前后左右游骑放出不近,察觉了唐军用意歹毒。他是想来捡个便宜,不是上来送肉,一看风色不对,立刻脚底抹油调头就跑,赶在唐军合围前逃了。另二千牧骑则福祸各异,有跟着耶律剌葛近的早早逃脱,作为前军的、反应慢的或腿脚慢的,则被唐军包了粽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