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刀尖上的大唐 > 第18章 新起点(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个道理咱们二哥知道,只是还没明白李大要说什么。“天下之财有恒,不在此,即在彼。如今这世道,我等武夫所得不少了。将家眷接来安顿是一回事,却不可耽于财货。实话说,平州都还没坐稳,万不可懈怠。”

“俺明白。”

李崇武递来一条手巾,李大简单擦擦脚,放下裤腿套上靴子。起身在田垄上深一脚浅一脚走了一段,立上个小土堆,众人跟上。二哥手搭凉棚四下望望,都是忙碌的农人,方才那家人已经自己赶着牛在继续耕地。

“三郎粗粗计算,平州在籍耕地约六万亩,若今岁无灾,当得粟麦七八万石,州里可收粮三四万斛。你知道豹骑军现有多少人吧?”

二哥道:“俺这都现已满员一千六百,其他各部不甚明了。”

“全军在册五千七百人,仅粮赐需近七万石,还不算平日损耗,也不算卢龙镇兵及山北各砦。你知道我在说什么吗?”

毕竟是做了多年买卖的老板,二哥道:“平州所出不足以养兵。”

“不错。”李大道,“再过一月,某要安抚山北。昨日幽州来信,钱粮已装车,半月后陆续到达。此次刘窟头给了五千人六月口粮。粮到起行。你回去准备,有不愿出征者,速速报给三郎另作安排留下,后院也需看护。”二哥闻说,道:“俺晓得了。李头放心,此非马放南山之时。俺那婆娘只是被李贼闹怕了,又好财,做些蠢事。回去俺与她分说,这等大事由不得她胡闹,绝不能乱了军心。”

李大看了二郎良久,道:“你或不知。当初投军时,某与郑兄相约互相扶持。他在匡威处,我在刘帅处,你我两家结亲亦源于此。不想郑兄有此意外,某十分痛惜。二郎,”郑重地拍了拍黑哥的肩膀,道,“且勉之。”

二哥退后一步,郑重躬身一礼。

看气氛有些沉重,李三郎道:“二郎,你有取字么?”

“俺一老粗,哪有字来。”

郑大道:“你大小是个将主,岂能无字。”

二哥眨眨眼道:“请大兄赐字。”

看黑厮顺竿就爬,李大也不戳穿,想想道:“你看义贞如何?”

“好,便是义贞。”

李三郎在旁打趣道:“你也不问问是何意。”

“问也白问,总之是好。”

李大笑骂:“你呀,多读书。你名里有个义字。孔曰成仁,孟曰取义,这个义字甚好,与贞字正配。”

义贞哥道:“俺就说好嘛。哎,一事不烦二主,俺尚无都名,亦请赐下。”

李大想想,道:“唤作毅勇都如何?”

“便作毅勇都罢。”

……

不说义贞将军如何整顿毅勇都,如何与张氏说项,却说幽州城里,刘仁恭正忙得焦头烂额。好不容易做了留后,却感觉一屁股坐在火山口上。河东军的军纪真是烂得天怒人怨,入冬以来,因河东军滋事,城里城外怨声载道。关键这帮家伙本性卑劣,不管发下多少钱粮,还是要闹。

简直就是土匪,不,连土匪都不如。

应陇西郡王安排,在子城给刘仁恭留了一处办公。刘留后背着双手,在屋内走来走去。边上刘守文看了,无奈微微摇头,悄悄退出房去,过了片刻,又转回来,道:“留后,高都使到了。”

“哦。”刘仁恭快走几步来在门前。就见两位银袍将大步走来,刘哥忙降阶相迎,远远就道,“明远何来之迟也。”

来者正是高思继、高思祥兄弟,高家在李匡威时就镇守妫州,二人皆有勇力,尤善使槊。当年公孙瓒有个白马义从,这哥俩同样好穿白袍乘白马,麾下健儿亦尚白,造型风骚。匡筹乱时,刘仁恭过妫州,高家兄弟就闭门不出了一次,这回来老刘打回幽州,两家早已相约,配合默契,一举做掉了不讲规矩的李匡筹。

高思继重重一拱手,道:“勿怪勿怪,俺兄弟在家活动筋骨,一时兴起,误了片刻。留后多多包涵。”语态诚恳恭敬,一点瞧不出来才跟老刘使过绊子。

刘仁恭让出道路。“来,里面说。”

众人落座,高思继道:“未知留后唤某,有何事来?”

刘仁恭笑呵呵道:“某在昌平收了匡筹万余军,之前留在那边,昨日刚刚入城。某想着,将这万余军委于明远整治,未知意下如何啊。”昨天昌平过来万多军士高思继知道,但听了老刘这话却是一怔,道:“这如何使得?”刘仁恭在城里可没有多少人。

刘窟头道:“唉,某有自知之明。匡筹不义,众弟兄抬某做这留后,某也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呐。这两岁某在河东,竟是回来才知北边秃头蛮都敢闹事了,啧啧,难民流进平州一年多过一年。还好李正德去了那边,他豹骑军颇为能打,有他挡一挡,总算能舒一口气。”

高思继道:“某知豹军在河东有些胜绩,传闻李存孝那厮也为其所擒?”

“哈哈,讹传。实是大王困得那厮无粮,王妃亲自入城说降,与李正德何干。不过他在我帐下多年,确实有些能为,否则这平州岂敢教他过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