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仙侠 > 救赎黛玉我必娶,宝钗洗白不放过 > 第96章 灶户贱籍吃不饱,煎盐爱用笨铁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96章 灶户贱籍吃不饱,煎盐爱用笨铁盘

日头偏西,船队已经可以看到江心的巨大岛屿,众人都来到船头观看这自然形成的伟力。

“大江之水几千年来浩浩荡荡,这水中含有很多泥沙,越是接近下游水流越是变慢,泥沙淤积形成这一路上我们看到的大大小小沙洲。

东海瀛州是太祖赐名,并且在这里设置崇明县,东海瀛州之名不显,知道的人甚少,广为人知的名字谓之崇明岛。

崇明岛之名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唐武德年间,崇明岛露出江面。

当时有两个巨大的沙洲相距不远,时称东沙和西沙。唐神龙年间在西沙设镇,取名“崇明”,“崇”为高,“明”为海阔天空,“崇明”意为高出水面又平坦宽阔的明净平地。

江水浩荡,一面冲击塌陷岛屿的西面,一面在岛屿的东面淤积,这一片岛屿就缓慢的向着江口移动。

旧去新来,西沙岛屿逐渐塌下,在其下侧逐渐形成诸多新的沙洲,历经千年不断分合成为了如今眼前的光景。

这其中跟盐政关系最密切的当属三沙,早在宋代即在此设置三沙镇。到南宋年间,这座沙洲淤积土壤肥沃且有渔盐之利,大户纷纷来此设置庄园。

南宋十五年,设置天赐盐场,因附近的天赐港而得名,隶属淮东制置使。时设督盐官、额灶、煎丁、征盐课等,地方志记载共有盐田九万两千四百二十亩,年盐课银子六百一十五两。

咱们今天就停泊在这三沙镇,今日且看看风景、民风、人情,明日正式查看盐场。”

船舶在三沙港口,两淮盐道御史林的大旗迎风招展,早有赵吉派遣的兵丁前来通知崇明县、三沙镇和三沙盐场。

码头上人头攒动,锣鼓喧天,各衙门都打出了旗号,旗帜密密麻麻。

水军兵丁上岸列队维持秩序后,林如海当先下了座船,气度威仪尽显。

林如海谢绝了所有的宴请、接待,这次视察就住在船上,不打扰地方。

码头上林如海当众讲了一番官话,冠冕堂皇又毫无具体内容,主打一个激励人心和撑场面。接着林如海又当众回答了一些问题,场面不错。

接着林如海以家眷随行不便被人打扰为由,让大家散去,明日正式履行公务,视察盐场。赵吉适时上前,劝离人群,各衙门口、盐场、商户、灶户都渐渐散去了。

“大人,我手下探子从三沙镇本地人那里问得,就这两天生面孔多了不少。

咱们大船队行动缓慢,从时间上估算,这些眼线已经分布在各大盐区,恐怕两淮盐区各大势力都撒开了眼线盯着大人的一举一动。”

等人群都散去后,赵吉很狗腿的赶紧来汇报。

“这些无妨,你做得不错,继续盯紧这些人的一举一动。”

这都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林如海并不惊讶。这次视察,林如海并没有打算搞什么大动作,但也不会什么都不做。

先抓一抓明面上的规矩,打草惊蛇一番,看看有什么动静再说。

林如海回到船上换上便服,贾钰和贾珠陪同,带上几个随从出去走走看。这地方没什么好逛的,女眷就都呆在船上,有黛玉和颜浅在,安全不成问题。

赵吉见状也是带人换上便服,散落在林如海周围。

码头附近的地方是这三沙镇的核心区域,尚且算是热闹。往来过客、米商、盐商络绎不绝,

出了这片核心区域,很快就不见了绫罗绸缎的富商大户,往来人丁稀少,多是运送一些粮盐菜到镇子上去。

这些人衣着破烂,脚上绑着草鞋,骨瘦如柴面黄肌瘦,脸上没有一丝的希望和光彩。

继续往沙洲里面走,更是渐趋荒静,野路难行,总是生满荒草,有些地方还很泥泞。

走了里许,农田丰茂,让人心情开朗起来,抬头看前方不远有一村落,日头偏西、炊烟袅袅,正是生火做晚饭的时间。

农田中的秧苗长得正壮,不是播种也不是收割时间,农人在此时节多是早晚看管水渠灌溉,趁着晨间清爽清除杂草,现在这个时刻田里几乎是没有人在的。

“看样子这一季应该是丰收啊。”林如海手捻胡须点头赞叹。

接近村口附近人就渐渐多了起来,抱柴的、乘凉的、遛狗的,更有光着身子的顽童在嬉戏玩闹。

走到村口,一个老者从石头上站起身打量林如海一行,浓重的乡音开口问道:“各位贵客来我们这刘家村干什么来了?”

林如海倒是听得明白,他在苏州长大,跟这里的口音倒是相差不远。

“老丈,我们是往来的客商,今日刚到这三沙岛,临时起意就出来逛逛。”

“那你们是做什么生意的?”

“我们是粮盐商,专做粮盐生意,咱们村上是灶户还是农户?”

“咱们这三沙镇都是灶户,村口的田地是糊口用的,靠着煮盐谁家能活下去?祖上没德入了灶户,哎,造孽啊!”

林如海随口一问没成想就听到这样一番话,赶紧接着问道。

“老人家,灶户怎会活不下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