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仙侠 > 救赎黛玉我必娶,宝钗洗白不放过 > 第62章 太上皇瞎凑热闹,赐异端《永乐大典》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2章 太上皇瞎凑热闹,赐异端《永乐大典》

可惜这本书后来惨遭重重浩劫,大多毁于莫名其妙的火灾,到了现代存世仅仅800余册,不足十一。

贾钰作为史学爱好者,考古专业学生,在听到太上的圣旨之时,心中感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是儒教的核心宗旨,这书还不给你烧了,儒教还是儒教吗?

儒教的教众、徒子徒孙各个都以维护儒教的至高地位为教条,尤其是《论语》为政篇这句“攻乎异端斯害也已”,更是明确要求儒生出仕当官务必要优先消灭儒教经典以外的所有文字、知识、文化等诸多“异端”。

太上皇自当时的燕京如今的神京被迫起兵被罚时候,就跟儒教狠狠干了一仗。

那时候的皇太孙周允炆即位,竟然疯狂到了立刻开启削藩这种皇家自残皇族的蠢事,完全把太祖爷爷的教诲和遗命扔在一边。

太祖周元璋登基之后,最大的忧心就是前朝大宋的腐烂崩溃,太祖爷认为最关键的就是大宋中期开始过于让渡天下给了儒教这个腐朽黑暗的宗教,致使国弱民贫、豪绅横行无忌,更是打着读书人的旗号鱼肉乡里、横征暴敛、无所不为。

太祖认为以皇族骨干分封天下,才是皇族能够长久维护统治存在的根基,于是将儿子们分封为九大边塞王,世代拱卫边疆。

然而周允炆正式登基之后,却立刻开启了削藩这种愚蠢透顶的政策。这个不知天下为何物,不知战争为何物的深宫长大的小皇帝哪里知道,这是多么愚蠢的事情。

且看汉武帝多么雄才大略、文治武功,削藩之后,整个汉室皇族陷入无人之境,武帝死后,西汉皇室已经孱弱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汉武帝之子汉昭帝刘弗陵,只是个摆设,靠着外戚霍光的雄才大略,用了十三年才堪堪稳住摇摇欲坠的西汉皇朝。

所谓的击败匈奴、不再和亲不过十余年光景,到了刘弗陵这里,匈奴卷土重来、和亲重新成为方略。

纵观历史,任何朝代听信邪说而皇家自残手足都是愚蠢透顶、后果惨重,只是肥硕了天下儒教豪绅,壮大了硕鼠、国家疲弱,百姓更是吃土,惨烈无比。

汉武帝在位期间,汉代人口据估算缩减了大约一半,这是多么恐怖的事情!短短几十年几千万人死于非命,这种惨烈和恐怖,是人类能够想象的吗?

这番话是记载在当朝史册上面的话,是当今太上周棣在平复了建文帝之乱之后,朝政归穏之时所说的话。

更是定性谗言进谏的为首两人黄子澄、齐泰为妖人,斩杀而株连九族,贾钰觉得古代的刑法非常残忍,动辄杀全家,女性还都充入官妓,太残忍了。

可是站在周棣的立场上,这两人是要杀光皇族,都是周棣的亲兄弟,这俩人不是首先开始株连九族的吗?孔圣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果真如此!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八月,周王周橚有罪,被废为庶人,流放云南;十一月,命工部侍郎张昺为北平布政使,谢贵、张信掌北平都指挥使司,暗中监察燕王府中事;建文元年(1399年)二月,下诏诸王不能节制王府的文武官吏;三月,为了防备封在北平的燕王周棣,削弱其兵力,周允炆令都督宋忠、徐凯、耿瓛率兵驻扎在北平周围的开平、临清、山海关,又将北平、永清二卫的军马调至彰德和顺德;夏四月,湘王周柏无以自明,自焚而死,齐王周榑、代王周桂因罪废为庶人;六月,岷王周楩有罪,废为庶人,流放漳州。”

这就是史书上记载黄子澄、齐泰两人所做下的罪行,这不是在屠戮周棣的所有亲兄弟吗?孔圣又有言,“是可忍孰不可忍?”是的,皇族子孙都不应该忍受这种屠杀!举起义旗,诛杀灭自己满门的妖人有什么罪过吗?

最终周棣才算是明白父亲、太祖爷周元璋为何要给自己兄弟们每人安排一位和尚作为自己的谋士侍从,不仅仅因为父亲曾经受过佛门的大恩,更多是要防备儒教产出的这些妖人来屠戮周姓子孙。

最终周棣决定,冒天下之大不韪,编纂《永乐大典》,撕开统治着读书识字所有文化的儒教的真面目,让真正的文明能够承载在书籍文字之上流芳百世。

“终究您老还是白忙一场,兄弟我即使能够在这虚构的红楼世界做些什么,也改变不了真正的历史,您老就认了吧,过去两千年儒教无敌,未来两千年还是无敌,这是人性。

什么是儒教?将人性中极其恶毒的贪婪自私、套上儒教礼法的外壳,结党营私、党同伐异、众口铄金、指鹿为马、颠倒是非、混淆黑白,以各种没有下限、没有底线的手段谋夺私利,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这样凝聚起来的一伙儿人就是儒教。

深深植根于人性贪婪恶毒一面的儒教,并非人力能够驱逐铲除的,他将永远永远的统治这片土地!您老放弃吧,安息得了!”

虽然此时的周棣还没有死,贾钰却是给他念诵了一段自己瞎编的悼词!算是发泄一些穷学生的愤青一般的愚蠢的愤怒吧。贾钰还不忘了给自己定性评价一番。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