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穿越 > 我在亮剑战场上捡漏 > 第92章 热火朝天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天不亮,地头上已经挤满了附近几个村子的老百姓,初春的严寒依然不能阻挡他们对于土地的获得,现场乌泱泱的一群人,东一头,西一堆的。

他们或蹲或站着,眼中全是期盼,身上把家里能穿的都穿上了,看起来五花八门,但这是他们唯一御寒的衣服了。

也许此刻的等待,是他们人生中最为漫长的等待,寒风凛冽,冷了,用热气呼一下自己的双手,努力搓了搓手,时不时用力跺一下自己的脚。

突然不知道是谁眼尖,率先看到了工作队的到来,立马喊了出来,现场立马一片沸腾,一个个的全都站了起来,眼巴巴的看着路口,率先看到的是最引人注目的红旗,鲜红的旗帜就像战士们用生命和鲜血渲染出来的旗帜,神圣不可侵犯。

红旗下方是身穿军服的独立师战士,身后跟着不少的战士,还有一些地方上的同志组成的工作队下乡,每个人身上带的都是用来测量的工具,为了这一次分田,工作队也是做足了准备。

在他们看来,这是开天辟地头一回,数遍历史,历史浩海如烟,却也没有发生过这种事情,如今却要在自己等人的手上完成,怎么能不让人震撼。

很快,老乡们蜂拥而至,将这些工作队的同志们围成了一团,大家嘘寒问暖,每一个人眼中都含有一种希望的光芒,一些德高望重的长辈率先站了出来,握住工作队同志的双手,久久不愿放下。

“你们可来了,你们可来了。”

于是,轰轰烈烈的土改在这白山黑水中悄然展开,没有喧洪的鞭炮声,更没有敲锣打鼓,有的只是老乡们对未来生活的向往与期盼。

工作队们在来之前,独立师的各个部队已经了解到了一些情况,一边剿匪,一边整理出了每一个村庄每一个屯的具体情况,有多少户人家,有多少人口,家里情况怎么样,通通都有记录。

部队出发前,每一名战士身上都发有一本笔记本,还有一支笔,一边学文化,一边剿匪,把能记录的都记录下来,不知道的字就询问部队里的干部,实在不知道的就只能画图做记号。

就是这些战士们汇总上来的情报,确实工作队们最主要的情报来源,在来之前,工作队的同志们已经做好了所有的计划,同时进行了摸排工作,以战士们为主的干部们甚至走访了村子里每一户人家,战士们对这些已经是了熟于心。

于是,在工作队的同志们带领下,一群人乌泱泱的走出了村子,向着地头上望去,此时的积雪还没有完全融化,一眼望去,全是积雪,这无疑给工作增加了难度。

但是人多力量大,为了不影响春耕,以最快的速度将土地分给老百姓们管理,也只能在这种情况下展开工作了,毕竟时间不等人,前线战争的形势不容乐观。

必须尽快发展根据地,巩固成大后方才行,必须依托根据地,才能在接下来的战斗中立于不败之地,别看现在东北人民自治军人多势众,占据了不少城市,但是部队的情况不容乐观,面对的国军也是美械王牌部队。

这些部队久经沙场,在前线的时候打得小鬼子丢盔卸甲,让他们也体会到了什么叫做落后就得挨打,什么叫做火力覆盖,毕竟背靠盟友,火力支援那是熟的不能再熟了。

丈量土地面积的工具比较原始,但这是几千年来一直沿用的工具,老百姓也比较认可这些东西,就着已经开始融化了的积雪,直接开干起来。

每分到一户人家,户主老人身后跟着自家的儿子们兴奋的跟在后面,心里盘算着自己家应该分得多少地,要种些什么东西才能养活一家人。

每一个人脸上洋溢着笑容,纯朴的笑容让工作队的同志心里忍不住一暖,同时加快了自己手头上的工作,尽量别耽误工夫,又不能出错。

可随着工作量的增加,工作队的同志们体力也在不断的消耗,这时候就有老百姓自发的站了出来,接过了丈量工具,主动承担起了工作。

这时候的石磊再指挥部里已经坐不住了,主要是突然闲下来没事干,作为一师之长,他得留守指挥部,赵蒙生与李勇已经出去参与工作了,只有他一个人还有一些干部留守指挥部。

还要处理一下部队偶尔发过来的电报,但是事情确实不多,平时的时候恨不得将人分成两半来用,现在倒好,彻底闲下来了,人就待不住了,主要是大家都有事情做,就他自己一个人没事干。

原本土改是石磊率先提出来了的,并且自己可是先做了赵蒙生与李勇他们的思想工作,劳心劳力的安排着行动方案,一切都准备就绪了,关键时刻,没他什么是事了,这上哪说理去啊。

作为指挥部,需要统协各部,但是今天才第一天,各种情况还得到了晚上各部队才能汇报上来,而且,大部分都会汇总到候补委员同志那里,劳心劳力的事情都有人做了,感觉他自己成了吉祥物,高高挂起来的那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