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悬疑 > 天生通窍,我是出马好苗子 > 第244章 出马不过山海关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44章 出马不过山海关

没有考上高中这种事可急坏了吴婉琳的妈妈,毕竟她一心想要吴婉琳考个好大学,之后找个像样的工作。

她妈也算是通情达理的,明白这事儿不能全怪孩子,谁让她摊上了这么个不要命却无比要一直遭罪的毛病呢?

但打那之后,吴婉琳的妈妈好像着了魔,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到处找奇人异士算命,就寻思着碰到一个高人能救吴婉琳脱离苦海。

结果也可想而知,像之前的大师和道长这种差不多已经是顶尖的存在,混迹在社会上的那些个‘奇人异士’又能厉害到哪儿去?

她妈找的那些,绝大部分都是在胡说八道,连吴婉琳为啥能听到鬼说话都算不出来。有几个能说出七八分,但一问解决办法,那说的是一个比一个离谱,甚至连结阴都整出来了。

就在她妈准备放弃的时候,一位多年的好姐妹跟她说,要不去找个出马仙儿看看。

虽说她们也不了解出马仙到底是什么,但却听说过出马仙儿在北方尤其是东北很是盛行。而且出马仙儿占了一个‘仙’字,听上去就感觉很厉害。

所谓病急乱投医,庙里的大师看过了,观里的道长看过了,江湖上的先生也看过了,再去看个出马仙也无所谓。

经过多番打听,她们还真的就找到了一个出马的大姐,于是就带着吴婉琳去看了。

“嗝~”杨叔打了个嗝,看着我问道:“出马的不是有个什么不过山海关的规矩吗?咋还有出马的跑到金陵去了?”

“以前确实有,但随着清政府的倒台,这条规矩早就没了。”我耐心的解释道。

出马不过山海关这条规矩,相传是胡三太爷跟乾隆皇帝讨封时,由乾隆皇帝定下的。

有些人觉得这条规矩是为了约束仙家才有的,也有人仙家不能过山海关是因为满清发源于东北,所以乾隆皇帝要留下仙家保佑祖宗福地。

其实这些都不对,‘出马不过山海关’这条规矩的存在是为了保护仙家。

山海关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刀剑相向的地方,并不是啥风水宝地,仙家如果想要过关必定会被千百年来积蓄的杀气影响。

这时候有人就会问,你们出马的不是说仙家很厉害吗?咋还会被那看不见的杀气影响?

这里面有两点原因,首先就是咱们所说的兵家杀气。

两军对敌,代表的各自的国家,是秉承着国运进行的争斗。这样的战争别说是仙家,就是天上的神佛下来也遭不住。

而且战死沙场的将士,很多都算是客死异乡。他们惦记着家中的妻儿父母,眷恋着故土河山,那一腔怨气岂是那么容易消散的?这冲天怨气和杀气纠缠在一起,最伤灵体。

再一个就是咱也不得不承认的原因,那就是仙家的道行。

在仙家之中,绝大部分都是未舍动物身的仙家,他们虽然也有灵体,但肉身就成了他们的弱点,容易被损毁不说,也不适合长途跋涉。

至于已经修成仙灵的仙家,行走自然不是难事,但是他们要面临的是另一个难题。

无论是佛家还是道家,在南方的发展都尤为昌盛。尽管仙家是向着正道修行的,可再咋地也是动物修炼,在绝大部分的两教弟子眼中,他们和‘妖’并无差别。

你不越界还好,可一旦你越界了,再做出啥滋扰凡人的事儿,人家可不管你是不是向善修行的,只把其镇压都算轻的。

除此以外,南方还有许多独立的法教,这些法教有正有邪,都有自己的传承和法门。对绝大部分靠自己修行的仙家来说,这也是相当大的威胁。

如今只是‘不过山海关’的规矩不在了,却并不意味着仙家可以随意走动。你啥前儿看过仙家跑到南方去抓弟马了?(其实也有,但不多,能去南方抓弟马的仙家都是相当有道行的。)

基本上都是在北方出了马,然后堂上的仙家跟随弟马去往外地,从此便扎根在那里。

经过我的一番解释,杨叔依旧听的一知半解,连连催促吴婉琳接着讲她事儿,最起码他能听明白。

“那个大仙儿也很厉害,她说的和栖霞寺的师傅说的差不多,连初二那次的事情都看出来了,只不过她解决不了根本上的问题。”吴婉琳应杨叔的要求,接着往下讲,“但她却提到了另一个事。”

那个大仙儿告诉吴婉琳她妈,说这孩子有一个缘分,或许是化解她能听到鬼的声音的关键,只不过这个缘分得很多年以后才能遇到。

而且这个缘分在的地方非常远,按照仙家的提示,或许是在东北三省这一块儿。

听到这我有些惊讶,或者说是半信半疑。

如果这个大仙儿说的是真的,那她家堂上的老仙儿属实有点厉害。连大师和道长都没看出来的契机,她家的仙家居然能看出来,甚至于连地区都能推演一二。

失望久了的人遇到希望,很容易深深的陷入其中。

吴婉琳她妈一听这个,就想追问更多的细节。

可大仙却说,既然是缘分,只能碰不能强求,具体怎么做,只能由他们一家自己做决定。但去外地生活,总好过在金陵。

毕竟这里发生过那样惨烈的事件,徘徊在人间不能超脱的冤魂太多,去到相对‘平和’的地方生活,从侧面可以减轻吴婉琳的困扰。

原本还举棋不定的婉琳妈,听到这点就彻底沦陷了,她觉得大仙儿说的这点特别有道理。

先天条件改变不了,那就改变外因呗!

回到家中,吴婉琳她妈把事情和她爸说了,结果她爸不同意,举家搬走可不是小事,且不提家中还有老人,就是这家业也不是说舍能舍的。

但归根结底,她爸妈一心都想让孩子好过一点,在超过无数次架之后,俩人琢磨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在外省找一个可以寄读的学校,把吴婉琳送过去读书。

按照大仙儿的说法,她爸妈最终在春城给她找了一所可以住校的私立中学,也不管吴婉琳舍不舍得家人和朋友,就把她送到这里读书。

开始一个人的生活之后,吴婉琳变得更加敏感和脆弱。

而且,世上哪里有绝对的净土呢?

鬼魂到处都有,惨死在倭寇军人手下的冤魂也到处都有。

所以,来到春城读书的吴婉琳最后也没有考上大学,她也因此觉得辜负了爸妈的希望,高中毕业之后,就只身去了江城,靠着打小偷学的手艺,也勉强能够在陌生的城市里生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