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辽阳城外的一场虎头蛇尾的大战戛然而止的时候,辽河平原的最北端,草原的东部边缘,这个草原和辽东大地交汇之处的某个山谷隘口。

一支庞大的马队正沐浴着晨光,自西向东从山谷中驶出。

整个队伍有着整整两百名精壮的草原武士,骑着草原上最好的马匹,背着上好的牛角弓,腰间是寻常牧民可以当做传家宝的钢刀。

毫无疑问,装备如此精良,这是草原某个大部族的精锐。

整整两百草原精锐武士,护卫着一架精美奢华的马车,马车被遮盖的严严实实,不知道里面坐着草原上哪位大人物。

“海珠姐姐,叶赫城还有多远呀?”,一声少女音从马车内传出,声音清亮但略显稚嫩,听起来似乎年纪很小,还有些没有完全褪去的稚童奶音。

“不远了,出了山口,到了傍晚就能看到叶赫城的城墙。”,一个声音稍显成熟,但也成熟不了多少的女孩用着哄小孩的宠溺声音回答着。

“唔~还要一整天才到啊。”,年幼的女孩有些颓丧,抱怨着,“屁股都要被颠肿了。这个破马车,一点都不好,还不如骑马。”

车厢内名为海珠的少女轻笑,“小玉儿,你平日在部族里骑的都是父亲给你专门找来的温顺小母马,你当真觉得自己能控的住那些成年骏马?”

看起来只有十二三岁的小女孩拧着腰,不服气的争辩,“我能的!”

海珠拉住了小女孩的手,“小玉儿,以后可不许骑马了。”

“为什么呀?”,小女孩看着姐姐有些严肃的神色,不禁有些疑惑起来。

“你还小,若是常常骑马,长大之后便得来一对罗圈腿,到时做了大金的可墩,岂不是让北蛮人笑话?”,海珠脸上又带了几分笑意。

小女孩此时还不懂太多,只是觉得奇怪,”海珠姐姐,大金的可墩不是哲姑姑么?“

已经十七岁的海珠并没有回答妹妹的问题,撇过头去,沉思不语。

作为距离大金国最近的草原部族,克庆部十年前便臣服在了大金国的刀剑之下。

海珠的父亲,克庆部的首领博尔基布赫与金太吉在白牛山盟誓,金太吉封博尔基布赫为大金克庆亲王,并迎娶了博尔基布赫的妹妹,也就是海珠的姑姑,博尔基哲哲为妃。

十年过去,哲哲人老珠黄,日渐失宠,更要命的是,哲哲生下了三个孩子,都是女孩。

身为妃子,博尔基哲哲却常住在叶赫城,金太吉常年待在赫赫图拉,用汉人的说法,这不就是已经打入冷宫?

眼看大金国日益强盛,金太吉的权力日益稳固,海珠的父亲想要抱紧北蛮这条大腿,便又打算让海珠和最小的女儿小玉儿一起嫁给金太吉,最好能生下来几个有着克庆部血脉的儿子,那就更好了。

所谓看望姑姑,只不过是一个把女儿送过去的借口。

先到叶赫城与哲哲姑姑见面,逗留几日再去赫赫图拉觐见金太吉,海珠相信凭借自己的容貌,金太吉绝对不会无动于衷。

至于小玉儿,虽然还是十三岁的小孩子,但只要金太吉不是瞎子就能看出来绝对是个美人胚子。

想到此处,海珠不禁露出一丝苦笑,自己的父亲作为克庆部的首领,不论弓马骑射还是治理牧民都是稀松平常,唯独生女儿的本事是一等一的厉害,自己和小玉儿都是草原上难得一见的美人。听偶尔从大明过来走私的商贾吹捧,便是到了江南也是一等一的国色天香。听说大明的男子,尤其是读书人,生的白白净净,不像草原和大金一样都是满身膻味,也不知是不是真的。

马车忽然停下,打断了海珠乱七八糟的遐想。

撩起车厢的帘子,海珠好奇的向外张望,只见道路远处十几个衣着破破烂烂的汉子骑着马悠哉哉的相向而来。

“什么人?!”,克庆部的草原护卫眼神不屑的看着这些看起来像是北蛮底层的汉子,“让开道!这里是要去叶赫城的克庆部的贵人。还不闪开!?”

对面为首的汉子一张黄脸,看似营养不良的样子,听到草原人的呼喝略一停顿,脸上竟是露出惊喜的笑容。

在草原人惊异的眼神里,黄脸汉子打了一个呼哨,道路两边的沟壑中便站起来上百人,道路两边的树林里也冲出来不知道多少汉子,打眼一望就不下三四百人。

“被埋伏了?”,草原人护卫的首领心中一惊,“你们不要命了么?这是你们大金哲哲可墩的亲人!”

他把这群人当做成了拦路抢劫的北蛮人土匪,希望用大金国可墩的名号来震慑住这帮人。虽说随行的两百草原护卫都是精锐,但对方一是人多,二是自己队伍里还有必须要保护的两位主子,万一有个闪失,自己就算杀了这帮土匪也不用活了。

所以能让对方知难而退才是最好的选择。

可让这名草原勇士诧异的是,自己喊话之后,那些土匪非但没有惊惧迟疑,反而好像更加亢奋了起来。

为首的黄脸汉子已经把马速提到了最快,犹如一把利剑率先插进了草原人的马队中。

凡是挡在那汉子面前的草原人,全都不是一招之敌,黄脸汉子手起刀落之间,已经有五六个草原护卫身首异处。

“是明人,不对!是明军!”,马队后方的草原人也与这群突然冒出来的土匪交上了手,几个有些见识的草原护卫很快就发现这些穿着北蛮人衣服的土匪头顶并不是金钱鼠尾的发型,使用的武器也是只有明军才能大规模装备精钢武器,内里也是明军才有的铆钉棉甲。

“明军!?”,护卫首领除了惊恐更多的是疑惑,这里距离大明边镇已经接近千里,为何会有成百上千的明军忽然出现在道边?

可一杆长枪袭来让他没有时间再去考虑这些问题。

眼前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人,骑在马上,眼神如炬,枪出如龙,直奔他的前胸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