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仙侠 > 修仙,从长生不死开始 > 第443章 三次北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可要是晋国撤军了,只留下一个郑国,那破绽,就直接暴露在所有人眼中了。

只要唐国能先一步击败郑国,然后再回过头去和许国决战,以唐国比许国更胜一筹的国力,大概率还是能够赢的。

不过唐国就算赢,接连击败两个强敌,它自身也肯定是元气大伤了。

这就算是两败俱伤。

正是楚国最想看到的局面。

若真能如此,哪怕不要仙云郡,楚国也是赚大了。

只是各国之中,也不是没有聪明人,他们肯定也能看到这点,最后能不能如楚国所愿,就有些难说了。

但就算他们能看到,依照现有局势,只要楚国一动,那么这个威胁,可是直接摆在明面上的。

最后便会发展成,要么三国联盟和唐国打的两败俱伤,最后等楚国跳出来摘桃子。

要么就是晋国忍受一时的割肉,付出一个仙云郡的代价,然后换取一个楚国坐观不理的条件。

三国没有判断错,唐国这个搅屎棍,哪怕不自己主动跳出来,此也成了楚国拿来威胁三国的最大筹码。

现在楚国就拿着唐国,来威胁三国,逼着它们交出仙云郡。

“具体策略大致就这样了,现在就通知青云子,让他看着办吧。”

陆渊将计划完善了一遍,然后就将大致思路,通过神念通知了青云子。

豫州行营麾下,自然配备了大量的幕僚官佐,有这些人出谋划策,相信能很好的辅佐青云子,为楚国完成这个计划的。

因此,相信分身,和楚国的那些谋士就行了。

陆渊这些年来,处理国事一直都是如此,已经很少亲自抓细节了。

不然楚国那么多事,就算他是修为高深的修仙者,也处理不完啊。

分工合作,层层架构,放权下级,这才是统御一国的王道。

……

豫州这场大战的事情,暂时便就这么处理了。

牵制威胁为主,其它手段为辅。

陆渊确认了这个方针后,便没太多关注了。

不过,这个事情也提醒了他,那就是楚国该动一动了。

因此,在交代完青云子之后,他便立刻召集众臣,宣布要发起第三次北伐。

而这北伐第一战,便就是由南路行营的黄玄发动。

黄玄将以扶持正统,溯本清源为名,打着梁国安王,哦不,现在是梁帝梁明章的旗号,带着这位新帝,杀向东莱郡咸安城,打响北伐第一战。

是的,经过皇城外司去年一冬天的运作,那位梁国的四皇子安王梁明章,为了活命,正式倒向了楚国。

然后就在楚国拉拢的营陵郡本地大族的支持下,于该郡郡城林秋城,正式登基称帝,紧随着梁明玉之后,成为了梁国的第二位皇帝。

然后两个梁帝,就开始围绕着谁是正统,开始在整个冬天打起了嘴炮。

今天你斥责我,明天我污蔑你,反正就是谁也不服谁。

又因为大雪漫天的缘故,两边也只能互相嘴炮,也没法真的动手,将对手打死。

因此在整个冬季,梁国境内因为这场论战,掀起了极大的舆论风波。

原先时候,因为皇位的竞争者,只剩下了梁明玉一人。

而对方又控制了帝都和大量兵马,甚至连燕云庆都投向了对方,所以梁国境内其它势力没得选择。

哪怕对方扶持那些周国余孽,侵占了大量梁国本土势力的利益,众多梁国旧党,也只能向梁明玉进行效忠,喊上一声皇上,承认了对方这个皇帝。

可到了现在,众多强国旧党势力一看,咦,原来我梁国境内,并不只有一个咸安皇帝,还有一个林秋皇帝。

这天子,也并不只有一个啊。

看到这第二个选择,众多梁国旧党,心思顿时就活络了起来。

是的,虽然梁明章称帝了,但所有人都看得出来,这位林秋皇帝,就只是个傀儡而已。

但这并不妨碍众多因为利益受到损害,甚至因为本身家族就因为梁明玉的兵变,受到了大量的波及清洗,与对方有着血海深仇的梁国旧党。

选择为了复仇和保存自己利益,向这位林秋皇帝效忠。

甚至因为梁国这艘破船快沉了,此时一个楚国扶植的傀儡皇帝,反倒成了众多梁国势力及时跳船,搭上大楚这么一艘乘风破浪的巨舰的机会。

两相这么一结合,众多和梁明玉有着仇怨,并且想要跳船的人,便开始蜂拥而至林秋城,开始向着梁明章,或者说向着对方背后的楚国,表达忠心了。

这些事情发酵开来,短短两月时间,除了营陵郡全都投向了梁明章外。

在那些梁国旧党的运营下,梁明玉一系,控制不算严密的胶东郡,顿时有大量梁国旧党士人任职的府县,宣布不承认这位咸安皇帝,转而向林秋皇帝效忠。

至于被大量旧党人才控制的胶东大军,更是有大量的人宣布倒戈,直接发动兵变,或杀、或驱逐那些周国外来人。

梁明玉的派系,虽然有着五个周国先天支持,顶层战力上,在如今的梁国占据着不小优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