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回到明朝当暴君 > 第二百七十八章 孤儿幼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隔了半晌,才有孩子大着胆子喊道:“启……启奏陛下,我等不累!”

有了带头的,其他的孩子才稀稀拉拉的跟着喊道:“不累。”

崇祯皇帝笑了笑,接着道:“朕知道你们累,说不累也是为了让朕开心。不过,朕开心不起来。

你们的父辈为国征战,都是一等一的大英雄,大豪杰,朕让你们进这个幼军,想的就是让你们能继承你们父亲的荣光,将来也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教你们读书识字的先生,朕给你们了。教你们弓马武艺的教官,朕也给你们了。

这些,是你们的父辈所不曾得到的机会。

好生操练,更要好生学习,等你们长大了,从了军,一定会有封候拜相的那一天。”

崇祯皇帝说完之后,便从点将台上走了下来,向着那些孤儿走去,摸摸这个,又摸摸那个。

这些孩子受到的教育,都是向着全方向型人才方面培养的。

不管是孙子兵法还是三十六计,或者是其他的管子一类的书籍,这支幼军之中都有教授。

就连大明历次对外征战的经验教训,也会掰开了揉碎了之后讲给这些孩子们听。

至于治国之道,也是按着六部尚书的模板来教授的。

大明朝的各种典型案件,政治大事,治国方针,基本上也都有所讲述。

可以说,只要这些孩子长大之后,只要不是太跑偏,基本上每个人都会是全面型的将相之才。

最关键的是,每天都会有宫中特意挑选出来的太监来给这些孩子上晚课。

洗脑。

从这些孩子刚进入孤儿营的第一天起,这些太监们就在不停的给这些孩子们洗脑,灌输崇祯皇帝的伟大之处,大明的伟大之处。

不管是朱元璋当年长驱大军定京师,北逐蒙元入朔漠,或者朱棣当年派郑和七下西洋,亦或是如今崇祯皇帝东却建奴北征草原,都是要拿来大讲特讲的。

至于其他的皇帝干过些什么事儿,在崇祯皇帝的暗示下,被这些过来洗脑的太监给选择性的遗忘了。

总之,大明朝是伟大的,崇祯皇帝是伟大的,崇祯皇帝是继太祖高皇帝和成祖永乐皇帝之后最伟大最爱民的皇帝。

除此之外,这些太监的任务就是监视这些孩子的心理动向,以确保一旦在未来有人心中有其他想法时,能提前发现,及早处置。

这里的每一个孩子都是种子,一旦有人心怀不轨,所造成的影响都足以让崇祯皇帝为之蛋疼。

也只有这些孩子,才是自己最大的底牌。虽然他们还很小。

三百余个孩子,崇祯皇帝挨个从他们身前走过,不是摸摸脑袋,就是拍拍肩膀,再道一声好,直将这三百余个孩子感动的无以复加。

此时的天色已经黑了下来,校场外也已经燃起了火把。

崇祯皇帝却是不紧不慢的等来到最后一个孩子身前,摸了摸他的小脑袋之后,才回到了点将台上。

崇祯皇帝又突发奇想地吩咐道:“准备一下礼堂,朕要给这些孩子讲一些东西。”

孤儿营中有一座礼堂,是之前崇祯皇帝特意命人建造起来的。不管是自己哪天抽疯了跑来给这些孩子上课,或者是这些孩子长大后自己给他们颁发毕业证书的那天,这礼堂都能用得上。

礼堂中的几十枝儿臂粗的牛油蜡烛已经点了起来,将整个礼堂之中照得恍如白昼。

由于孩子们是跑步前进,所以等到崇祯皇帝进入到礼堂的时候,这些孩子都已经站在座位前面等着崇祯皇帝了。

崇祯皇帝登上了礼堂上的台子之后,按了按手,笑着吩咐道:“坐下罢。”

等到温体仁等与这些孩子都一同坐下了之后,崇祯皇帝也在礼台上的桌子后面坐了下来。

沉吟了一番后,崇祯皇帝才开口道:“你们呢,还太小,朕说的这些呢,也不要求你们一定都能懂,只要能记在心里就好了。以后有不懂的,随时找你们的先生求教。

天下之大,非是只有我大明。大明之外,尚有万国之地。

我大明虽然居中央而制万国,却也不是所有人的都愿意听从我大明的教化。

比如建奴,比如蒙古鞑子,比如极西之地,又比如东边儿的倭国。

这些人,都是不服从我大明教化的。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

子曰,以德服人。所以我们要用我们的德行去感化,去教化他们。

而我们的德,他们又不愿意接受。

所以,我们要用我们手中的刀剑,去让他们接受我们的德,来感化他们,教化他们,直到他们从蛮夷,变成和我们一样的天朝上国之民为止。”

这些孩子们虽然懵懵懂懂的,但是温体仁和张惟贤却是听懂了崇祯皇帝话中的意思,两人对视一眼,心中皆是蛋疼无比。

所谓的给这些孩子们上课,根本就是搂草打兔子,捎带手的事儿。

崇祯皇帝真正的目的,只怕还是借自己两人的口,把他的理念给传出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