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晋颜血 > 第七一六章 虚与委蛇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慕容皝与拓跋仡那施了一礼,双双离去。

两人的身影刚一消失,荀灌就按奈不住道:“此事就这么算了?那八千女子难道白白枉死?”

“呵呵~~”

杨彦呵呵一笑:“不将拓跋氏与慕容氏灭族,我岂能睡得安稳,但女郎有所不知,东木干山距长安两千五百里,沿途多弋壁,出兵耗费巨大不说,其地形也易守难攻。

战国后期,秦、赵两国相继向北扩张,赵国自北沿阴山黄河向西推进,于阴山下设云中郡(今呼和浩特市西南托克托县),并数次从北面渡河进攻河套中部楼烦与林胡两族,而秦国在灭掉义渠后由南向北拓展,在云中郡西南设立上郡与北地郡。

但楼烦人,也包括一些林胡人并未离开,而是被压缩至三郡以西,故秦昭襄王,将秦国北部长城向东北延伸,沿当时上郡奢延县(今陕西靖边)修至上郡最北端十二连城,形成了一条斜贯三郡的防御线。

始皇帝在灭六国之后,开始对匈奴用兵,于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蒙恬北击匈奴,占据黄河南地,将整个三郡以西纳入秦国版图,也由此发现了东木干山的特殊地形。

该处山势复杂,利于隐匿,沿山西麓及山中沟谷有一南北通道,马队可经此往来奔突,山谷北端出口外隔黄河,向北可经狼山各山口退向阴山以北的广袤草原,向南可西渡黄河至河套,或沿河南下避走河西,至冬季黄河封冻后,更是往来无阻,因此由秦及汉均把这十二连城视为国之北门,蒙恬更于山谷北端设置了两座类似于当路塞的烽燧。

故东木干山作为军事上退守避难之地,或是作为咽喉要道,对于拓跋氏极为重要,我军既便劳师远征,他也可躲入茫茫草原,令我追无可追,这便是汉武帝耗尽国力而不能尽灭匈奴的原因。

有鉴于此,我暂且与之虚与委蛇,他日择机把拓跋氏主力诱入中原,一举歼之,其留守诸大人必内乱,日后慢慢收拾也不为迟。”

“那慕容部呢?当初领军的是慕容廆,他自然不会来洛阳向你请罪,多半随便找个人出来。”

荀灌又问道。

杨彦哈哈一笑:“他若来洛阳见我,我还真不能拿他如何,不怕他不来,就怕他来,日后定他个欺君之罪,也算师出有名。”

“嗯~~”

荀灌满意的点了点头。

石虎就绑在不远处,听得杨彦与荀灌的对话,脸面竟现出了快意之色,什么叫狡兔死,走狗烹?这就是!

在自己临死之前,听得了杨彦必灭慕容部与拓跋部之心,还有什么比这更痛快呢?

要说恨,石虎其实不恨杨彦,两军交锋,兵败被擒,没什么好说,他最恨的是反复无常的慕容部与拓跋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