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事情越来越多,但宋玉安并没有手忙脚『乱』,他习惯找可靠的人,把手上的事情分出去,自己定期去查看。这中间也不是没有出现过谋划私利,欺上瞒下的。但是宋玉安的手段太狠,不仅开除,还要在业内通报,以后凡是和明珠集团有关的产业永远不录用,五代以内的子孙明珠中学都不招收。最后还要把证据交给公安,花大价钱请律师,将人送到牢房里去才算完。这样杀鸡儆猴过一次,就是有小心思的,也连忙收起来。本来宋玉安工资就开得很高,可以说是国内最高了,他们也不愿意铤而走险丢了现在的好生活。而且他发展的都是实业,除了赵刚那里,原材料上都是自给自足,销售这边有宁嘉嘉和王发财他们,半点儿不用『操』心,不需要像其他大老板,今天这里谈生意,明天那里搞接待。所以别看宋玉那摊子铺的这么大,其实除了偶尔出差捞钱以外,他大部分时间还没有宝珠忙呢。毕竟宝珠一到毕业季是整个人都忘记时间的泡在校园里。经常宋玉安去接她了,她才反应过来时间已经晚了。办厂置业再多,宋玉安还是坚持自己的研究,这才是他最感兴趣的事情。转眼就到了清明,破四旧成了过去式,家家户户又开始上坟祭拜祖先。从湖东村出来的路上,桃花,梨花,杏花,李花石榴花,开得争奇斗艳,一阵清风吹过,红的,白的,粉的花瓣随风飞舞,月亮湖清凌凌的水和这白粉粉的花交织在一起,美得像人间仙境。乡亲们给祖先烧纸的时候都不忘念叨一句,咱们湖东村现在可美可好看了。第二天,宋玉安又传一个消息出来,他这里收花瓣,价钱还不低。不过只能捡风吹落下来的,不能上树摘,也不能摇晃果树。清明假期的最后一天,大宝二宝聪聪灵灵就带着一群孩子提着小篮子去拾花瓣,宝珠还通知了留校的同学一起去。一个孩子一早上就能拾满一小篮子,宋玉安给十块钱。这相当于一个大人两天的苦力钱还多,对于孩子们来说,绝对是一笔巨款。不仅孩子,大人们也加入了进来,宋玉安家里很快就花瓣成堆了。“安子,你收这些花干啥?吃又不能吃。”“酿酒!”宋玉安可是有古法桃花酒方子的人啊,去年没顾上,而且花也不多,所以宋玉安没想着这事儿,今年说什么也得试试。桃花酒的方法并不难,宋玉安从灵秀酒厂那边直接拉了一批清酒回来,按着配方浸泡,泡好以后放进坛子里用黄泥封口,埋在桃树下,待明年这个时节再开坛。忙了几天桃花酒,宋玉安就把精力放到了石榴树上。在夏市,石榴也是一个好东西,容易成活,果实甜美,石榴花也是一道美味的菜肴。三婶就拾了不少落地的石榴花回来,掐去屁,股,抹掉花蕊,在热水里焯一焯,再放进凉水里泡两天,每天换几次水。吃的时候捞出来,冷锅热油,抓一把干椒爆香,和着韭菜大火爆炒,那香味一散开来,隔着十几米都能听到邻居问。“她三婶,你家今天又吃石榴花呢?这么香,怕是放了不少油!”宋玉安也爱吃这道菜,但他现在关心的却不是石榴花,而是他新研究的石榴。研究方案是一早就定好的,宋玉安特意跑了好几个地方,把他关于石榴树改良的设想里父本的花粉都给采集回来,给开花的石榴进行授粉,登记。这几年,杨教授一直待在湖东村不愿意回去。宋元安出钱盖了一个农业研究所在这里,花钱买了一大批设备回来,又弄起了大棚,两人有空的时候就泡在研究院里搞东搞西。而且现在,研究院还不止他们两个人呢。杨教授一生教过的学生不少,他和蔼可亲,对学生教导尽心尽力,很受学生们的尊重。玉安1号出名以后,有不少人感兴趣,包括杨教授的许多学生。只是那时候杨教授也没叫他们来,只叫几个快要毕业的实习生,还是因为嫌弃乡亲们笨手笨脚拉过来打下手的,大家也就忍着没来。后来这几个实习生毕业后居然没有进入农科院,而是接受了宋玉安的私人聘请,留在了湖东村,听说只要你的研究设想报告做得靠谱,通过了宋玉安的审核,他就能出钱支持你做研究。宋玉安工资开得不少,还是跟着自己的老师,其他学生可羡慕了。所以他们手头上的项目完成以后,就又有不少人跳槽跟过来,现在这个小团队已经有近二十个人了。越是接触,他们越是被宋玉安的个人魅力所折服。宋玉安经常会给他们讲课,他前世活了近四十年,做了十几年研究,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一点都不比杨教授弱。最重要的是,他没有一点儿私心,他研究出来的东西,怎么研究的,思路是什么,他都会清清楚楚的去教你。他想把后世那些大家走了无数弯路才总结出来的常识告诉大家,这样大家都可以少走一些弯路。来了湖东村的研究院,只要跟过宋玉安的,就没有想走的。现在宋玉安培植石榴,每一步他们都跟着,看着,做了详细的记录。今年是第一次培育,宋玉安全部亲力亲为,一边授粉一边和其它研究员讲思路。授粉结束,剩下的事情就是观察,授粉成功的,在几天之内就会长成一个小烟锅。授粉失败的则过了花期就会掉落。宋玉安把观察的事情都交给学生们去做,他则抽空把自己以前的研究成果整理出来,打算全部去申请专利,这也是一笔进项。宋家院子里的母树移栽到果园里以后,渐渐的又种上了各种稀奇古怪的植物。好在家里的孩子教的很好,不论是聪聪灵灵还是大宝二宝都不会『乱』动这些植物,不仅如此,在宋玉安再次利用院子以后,他们把小伙伴聚会的地点又改成了叶家,平时都不带人回来,就怕哪个手闲的搞破坏。宋家院子也成了这个小型农科所团队成员最爱来的地方,他们一边惊叹于宋玉安的成就,一边如饥似渴的学习着。然后活学活用,融会贯通,把这些知识运用到了自己的研究里。研究这一行,必须忍耐得了寂寞和失败,只有不断去失败,才能在失败中把正确的路找出来。遗憾的是再过一二十年,像这样专心搞科研淡薄名利的人太少。大家见面商讨的话题渐渐从“我最近研究了什么样的植物,有什么新思路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变成了“我最近发表了什么论文,获得了什么什么奖”。重理论而超过了重实际。文人墨客,发明创造,最要不得的就是太重名利心,当你不能静下一颗心来专心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早晚都会遇到跨不过去的瓶颈。研究院的疯狂暂且不提,明珠镇的居民现在是人人有存款,家家万元户了,现在湖东村发展成镇子,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盖房子。不盖怎么行,要是以后大家来赶集,看见你这里还是茅草房破瓦屋,那不是丢人吗!就算为了这张老脸,也得把房子盖起来啊!宋玉安是有人来借车拉砖才知道,原来村里的乡亲们已经这么着急了,他连忙叫叶保国去把人召集起来开会。“我知道大家都想盖房子,但是这盖房子也不是小事,咱们要怎么盖,盖成什么样的,大家想过没有?”村民们七嘴八舌的议论,有的想盖砖房,有的想盖瓦房,还有的觉得吊脚楼不错,还是想盖吊脚楼。宋玉安见大家讨论了半天没个结果,这才示意大家安静下来接着说。“以后咱们这里就是镇子了,发展会越来越好,来的人会越来越多,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思路去盖房子,那有的高有的矮,有的白有的黑,挨挨挤挤的垒在一起,好看吗?”当然不好看。“再一个,变成了城镇,那就和以前的村子不同了,要有『政府』大楼,要有公安局,别的镇子有的,咱们镇都得有。但咱们现在的公共地就这个广场外加村委会一片,肯定是不够的,上头要计划征收土地,万一你现在盖了房子,到时候新房子正好在征收的地界上,那你不是白费功夫了吗?”“征收土地?怎么要征收土地?这土地不是都分给我们了吗?”农民最关心的还是自己的切身利益,一听说征收土地,大家都着急起来。“不用担心,这是有补偿的,虽然赶不上石茬子地,但是也不会太少,这是国家政策,必须服从的,要是没有这些设施,那咱们就只是一个小村子。”相比做一个小村庄,他们还是更想要村子升级。村民们对宋玉安比较信服,听他这么说也就安静下来,宋玉安说的也对,官家的事情,哪里是你愿意不愿意就能决定的。宋玉安这才和大家说了找设计师来设计房子的事情。“我的计划是,咱们每家每户都盖五层的小楼,占地面积少,房间多,到时候一排排的过去,粉刷得漂漂亮亮的,又干净又整洁。”宋玉安只说了初步的计划,村民们商量以后,又进行举手表决,大部分都同意了,他们选择相信宋玉安,因为宋玉安没有骗过他们一次,他们之所以能有现在的好日子,都是因为村里出了一个宋玉安。而且那是五层小楼啊,湖东村搬进城的那些人买到一间筒子楼就高兴的不得了,他们可是拥有一整栋楼呢,想想就舒爽。等赵刚的导师徐达教授来了,宋玉安才跟他说了自己的全部计划。摊开在他们前面的,是一副整个夏市的地图。“如果在这里修一条路,要建一个对明珠镇最有利的车站,什么位置最合适?”这是宋玉安问徐教授的第一个问题。徐教授原本以为只是设计一个小镇的房屋建造图,但是宋玉安的第一个问题,就让他知道,这个年轻人所谋甚大。徐老先生没有说话,先把夏市的地图看了一遍,然后再把全省,全国地图拿出来看,过了半晌,他有些不确定的问道。“听说以前『政府』曾经给西南片区规划了一条路线,可以把整个东西连接起来,莫非就是这条?”他学的是建筑设计,主攻房屋建造,但有不少学习桥梁建造的同学,关于这条路线的传言,他曾经听过,但因为时间久远,一直没有动静,所以他以为是瞎传的。现在宋玉安把这条路线指出来给他看,徐老先生觉得,那个传言可能是真的。宋玉安没有回答,徐老先生也没有再问,而是拿着地图资料认真研究起来,第二天就亲自出去实地考察。宋玉安让赵刚给他配了一台车,派了几个人跟着,就没有再去管。在这方面,他真的是一点儿都不懂。半个月过去了,老先生才把结果给宋玉安,宋玉安一看,徐老先生圈出来的地方是离月亮湖不到两公里处的一块农田。“这里是个三岔路口,不管去哪个村都要经过这里,所处的位置完美的避开了风口,离两边的山有些距离,最合适不过,就是面基有些小。”宋玉回忆里了一下那地方的地形,也觉得合适,虽然地方不大,但他要的只是一个小站,能上下人就行,这个地方确实很合适。接下来才是讨论镇上的设计,这一次,不仅宋玉安在,叶保国和他手下新上任的领导班子,宝珠,还有杨教授几人都被宋玉安叫到办公室里来。宋玉安先说了他的看法。“我的设想是,前半部分,就是现在湖东村所在的地址,还有周围的农田,全部规划进集市建造,村民们的房屋也建造在这边,到时候全部建造成五层小楼,楼上住人,一楼的商铺可以做生意或是出租。后半部分,月亮湖,明珠中学湖和湖西村原址这一片,要建大量的围栏,与集市隔绝开,这一片是教学场地,湖西村的居民,全部搬迁到前半部分的集市上,我用我名下的土地来和他们交换。”紧接着,宋玉安说了他的设想。夏市以后会发展旅游业,宋玉安打算亲自投资。时间不会太久远,最多十年,这个行业就会热门起来,到时候几个历史遗迹,还有瀑布,温泉都可以发展成一条线的风景区。而月亮湖的抗浪鱼,金线鲃到那个时候可以培育得很好,和明珠中学,千亩果园一样,成为明珠镇的三大特『色』,吸引游人过来消费。游客们可以进入果园赏花,采果,而村民们现在盖得小楼就可以开设客栈,酒楼,做游客的生意。到时候村民们再发展点家乡特产,比如说果脯,火腿,香肠,熏兔什么的。女孩子也可以像后世景点学习,做做绣花鞋垫啊,小布鞋啊,都是个进项。毕竟湖东村这边许多姑娘女红还是很好的。这就是宋玉安对于明珠镇的规划,类似于一个以采集为主的农家乐形式。要是真的发展起来,还可以种些西瓜草莓这样的一年生水果。但明珠中学是孩子上学的地方,明珠镇一旦繁荣起来,到时候人来人往的,孩子不安全。所以宋玉安打算把把这一片区与集市区隔开来。校园区拒绝游人进入,也能给孩子们一个保障。至于湖西村的那一片土地,宋玉安有一个大胆的想法,但是没有和任何人说。说好是换地,那就是宋玉安的私人地盘,所以村民们也不关注,他们更感兴趣的是五层小楼要多少钱建造,万一钱不够的要怎么办。还有就是大家都想开店,可是具体开什么店呢?人人都开杂货店肯定是不行的,你见谁家镇上是清一『色』杂货店的。这边房子还只是一个设想呢,那边村民们已经计划着下一个集去别的镇上看看,人家都有些什么铺子,挣钱不挣钱。图纸还在计划中,但是材料可以先准备起来。今年整个夏市都要扩建,建筑材料紧张。就拿砖来说,农村使用的是普通砖瓦厂烧制的青砖。这种砖头制作十分复杂,首先要踩泥,就是蒙着牛的眼睛拉着它在泥潭里一直转圈圈。踩完之后压丕,要用力的拍打几次,才能压出光滑的泥丕,接下来还要阴干,不能淋雨,半干的时候入窑,猛火烧制几天,才能得到一炉青砖。宋玉安当初盖房子用的就是这种砖,它比城里用的红砖贵,也比红砖耐用。但是制作太慢了,眼下这种大批量的建筑,几十个窑也跟不上。夏市里倒是有一家红砖厂,前几年才开的,用的是机械化设备,产量很高,现在整个市区建设都是去那里拉砖,价格也不贵。但宋玉安知道,在过几十年,国家就会限制使用红砖,因为太高的楼层红砖承重力不行。最后宋玉安把目光对准了灰砂砖,这是六十年代的工艺。灰砂砖是一种技术成熟、『性』能优良、节能的新型建筑材料,承重力高过红砖,造价却比红砖低。宋玉安让赵刚派了个师弟去北京采购量了几套灰砂砖的机械化设备回来,在离湖东村几公里的山脚处开了一个大型的砖厂。之所以选择这里,是因为以后国家修高铁,要移的两座山,就在这里。宋玉安现在挖山烧砖,也算是移山的先头部队了。砖厂这边,宋玉安交给了何宝贵的大儿子何大来管理,当初何宝贵抛妻弃子走了,何大为了养家,去青砖厂当过学徒,他做青砖的手艺不错。后来何耀宗和宋玉安组织扫盲,何大积极响应,不仅按时去上课,专心听讲,下了课还经常和他弟弟学习巩固,听说已经自学完成了初中课本上的知识。一开始他在养殖场工作,后来赵刚发现这个小伙子不错,就把人要了过去。他居然很快就学会了挖掘机,铲车的使用,赵刚曾经和宋玉安感叹,以这个小伙子对机械的敏感,如果当初能好好上学,能有什么样的成就还说不定呢。但小伙子已经娶妻生子,他也不想再进学校了。宋玉安当时就留了一个心,现在砖厂开了,又全部是新设备,宋玉安觉得,交给何大管理,再适合不过。他当初对何家,算是雪中送炭,虽然承包了他们的土地,但是半点没让他们吃亏。去年何宝贵被当初勾搭的那个小姐卷完了钱跑了,穷困潦倒的回来纠缠他们,还是宋玉安帮忙把人弄走的。这几年何大的娘不论做什么好吃的,都会惦记着给宋家宋一些。是知恩图报的人家。把砖厂交给何大管理,宋玉安放心。果然何大也没叫他们失望,跟着北京宋机器过来的师傅学了一个多星期,就牢牢记住了机械的使用方法,泥土的硬度,湿度各项数据也背得清清楚楚。这边回砖厂开工,那一天的生产量完全不是普通小窑能比的,更别谈它的价格只要青砖的一半。别说小的那些青砖厂了,少了宋玉安这个大客户,红砖厂的生意都没有以前火爆了。宋玉安不愿意把人『逼』到绝路,所以就和十里八乡的小窑厂说了,愿意接收他们的工人。这种小窑厂挣得也就是个苦力钱,经常是一家老小的上,宋玉安开的工资算下来和他们烧砖也差不了多少,最重要的是没那些辛苦。他们考虑了之后也就同意了。其中还有人是打着来偷师的打算的,但是真的上手了以后才知道,这设备不是一般的贵,至少现在他们买不起,只能静下心来乖乖做起了工人。图纸交给徐师傅负责,砖厂交给了何大,宋玉安又一头扎进了研究所,他今年培育的石榴成果不错,十四种父本,有八种授粉成功,现在十石榴已经长得核桃那么大了。杨教授的几个学生每天做记录,施肥浇水抓虫都不假于人手,就怕请来的人弄坏了他们的宝贝石榴。这么多科研人员,今年的成果也不少,杨教授带着两个学生研究了几年的糯玉米,采用了玉安1号的一部分基因,现在已经成功背包,且70%的背了双包,只等成熟以后看口感如何。还有另外一个研究人员,他研究的是黄豆,今年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宋玉安的这个研究院,越来越有前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