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明末不求生 > 第一章 后来的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大约同时,围攻太原的济尔哈朗、叶臣两军,获悉多尔衮全军覆没的消息以后,即撤围退回大同。刘体纯、刘汝魁遂督河防兵大举北进,收复真定、保定二府后,在七月间自倒马关进入山西,与陈永福、姜镶二军会师大同城下,经过三个月的围城战后,顺军在冬天来临前攻破大同,济尔哈朗自焚死、叶臣被俘后械送开封;

留守北京的代善,早在去年四月获悉多尔衮被俘的消息以后,就预感到清军在关内的统治命不久矣了。从四月下旬起,代善便开始有组织地毁坏宣府、北京、永平等地的城市,清军花费了几个月时间焚烧屠掠,又强行将大批百姓迁往关外,沿途死者十余万人;

到去年十月时,随着大同被顺军强行攻破,代善用最后一把火烧毁了紫禁城。清军在系统性地毁灭京师以后,携带不可计数的金银财货出关撤回辽东。顺军水师则以登州府为基地,浮海运送一部分精兵至天津登陆,同准备撤到关外的残清余部展开了极为激烈的交锋,由于顺军浮海兵力有限,虽然重创清军,夺回百姓、财物以百万计算,但代善还是成功携带昭和、同治二帝返抵盛京;

留在陕西的多铎、吴三桂二部,同西明军、顺军的战事最为激烈。由于顺军兵力有限,主要以防守潼关为主,消灭清军西路军主力的任务落到了张献忠的肩上。西明军北出汉中后,在大散关、和尚原、陈苍山接连与吴三桂交手,两军胜负相参、杀伤相当,后吴三桂引军退往五丈原,西明军主力由张献忠亲督追至,不幸中伏,张献忠为清军冷箭射死;

孙可望闻张献忠死后,即立即率军从陈仓赶至五丈原增援。在潘独鳌、徐以显、李定国等人的压力下,孙可望于军中拥立张献忠未满一岁的幼子为幼天王,全军士气得以振作。当天夜晚,李定国便亲自带领精兵二千人劫营,趁清军白天大胜无备之机,连破吴三桂营盘三十余座;

翌日,由于吴三桂听闻高一功已经出潼关向西安逼近,自觉在大顺军那边讨不了好的吴三桂,便在无可奈何之下发动兵变,囚禁多铎以后向孙可望投降。孙可望为了同顺军争夺关中,便收吴三桂为义子,更其姓名为孙三桂后,以降军夺取了西安及陕西多数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