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续汉志 > 第292章 改革开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金秋十月,辛苦一年的农作物终于成熟了,各地农民的全家老小一起下田,将地里的粮食尽快收拢回来。

不过,还没有等到他们享受一口丰收的成果,凶狠的胥吏就冲了进来,将他们的口粮尽数抢去,一粒都没有剩下。

随后,在青徐两地,就爆发了大范围的黄巾起义……

东莱黄县,府衙之中,郡内的官吏世族齐聚一堂,人头攒动。

此时,几乎所有人都猜到了聚在这里的目的,毕竟,经过几个月的传播,大家都听说了府君的税制改革方法。

因此,这里的人们,大多愁眉苦脸,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很快,伴随着一阵脚步声,刘备身穿戎装,带着一队护卫,走了进来。

看到他的样子,众人立刻就安静了下来,虽然对于他的改革计划很是不满,但却没有人胆敢表现出来。

刘备站在高台上,对着众人环视一圈,朗声说道:“诸位,本府刚刚得到消息,就在不久前,青徐两州爆发了大规模的民变,虽然我们东莱情况稍好,但也不容乐观!”

这个消息,他们也都得到了,不过,毕竟还没有发生在自己身边,不会有什么深切的感受,仅仅只是咒骂了几句。

看到众人沉默无语,刘备就伸出一根手指,大声问道:“现在是什么时候?”不等到他们回答,他就自己说道:“十月!正是丰收的时刻!恰恰就在这个时候,爆发了大范围的民乱!”

“为何会如此?为何会在粮食丰收的时候爆发?原因很简单,官逼民反!”刘备对着众人,大声喝道。

下方众人全都低下头,屏气凝神,默默不语。

过了一会儿,刘备深呼吸一口气,继续说道:“虽然咱们东莱还没有爆发,但也情况不妙,而且,用不了多久,其他州郡的叛军就有可能进入本郡——”

“因此,本府决定,立刻实施税制改革!”

他的话音刚落,下方众人立刻就嗡嗡嗡的讨论不停,虽然他们也早就已经知道了新式税法的内容,但却没想到,会在这个时候实施改革。

站在那里等了一会儿,刘备就咳嗦一声,让他们安静下来,大声说道:“具体改革措施,我想大家都已经知道了,我在这里再讲一遍,那就是摊丁入亩,纳税当官!”

“也就是说,以后只对各地田产征收租税,其他的所有赋税,都不再征收,而且,只要能按时缴纳一定的税收,就能当上议员之职!”

大家对于这份改革,早有耳闻,此时听到,也没有任何反应,仅仅只是沉默不语,作为反对。

“现在,我就发布第一个命令——”刘备环视一圈,大声说道:“从此刻开始,就要立刻暂停征收赋税!无论是谁,都不能再从百姓手中征收一粒粮食!”

“而且,我会向广大百姓宣传,要是有谁再向他们征收赋税,那就杀之无罪!”

可以想象的是,如果实施税法改革,全郡各县的胥吏就会在最后时刻疯狂一把,更加凶残的向普通百姓敲骨吸髓,并把黑锅推到新式税法的头上。

而那些百姓不知道事实真相,只会怨恨刘备多事,给他们造成了更加沉重的负担,甚至极有可能酿成民变。

到时候,那些世族和胥吏就会推波助澜,形成一股巨大的风潮,迫使刘备放弃新式税法。

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并不鲜见!

因此,刘备首先要做的就是,暂时停止征收赋税,把自己的政策和善意传达下去,让广大的贫苦百姓明白自己的心意,以免在有心人的鼓动下,发生民变。

而且,此时正是丰收的时刻,要是能够暂停收税,就相当于给他们释放了不小的利好消息,也更容易得到广大百姓的支持与爱戴。

更何况,要想把税制改革推行下去,实在的太过繁杂,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要是在秋收的同时,推行改革,就极有可能造成漏洞,让那些胥吏同时施行两种税制,给广大百姓造成更大的负担。

因此,刘备决定暂时停止所有税收活动,等到他们将各地的关系捋顺之后,再开始实施。

而且,由于土地兼并,此时大部分的田产都在世族豪强手中,也根本不用担心过了这个时候,他们就可能拿不出足够的赋税。

到时候,只要派遣大军,前往征收,还会害怕他们收不到税款吗?

刘备的话音刚落,下面就传出一阵阵的喧哗,很快,就有人越众而出,拱手说道:“府君,此时刚刚秋收,百姓手中也有了粮食,正是征收赋税的大好时机!若是错过了这段时间,他们的粮食就极有可能拿去还债,那就再也收不到了呀!”

“是啊……府君!若是收不到赋税,各县的官府应该如何运作呀!”

“府君,要不就一边征收,一边改革,这样才不会耽误大事!”

……

众人七嘴八舌,议论纷纷,要么在哭穷,要么就给他出主意。

“好了——”刘备大喝一声,伸出手臂,指着他们,冷笑一声,道:“别以为本府不知道你们的小心思!哼哼……不过是想趁着最后的时机,捞上一把大的!”

“本府告诉你们,不要痴心妄想!从现在开始,就要全部停止征收,无论是谁,只要被人发现,就立即处死!”

刘备的斥责,立刻就让众人安静下来,几乎所有的胥吏都低下了头,有的面露惭愧,有的则愤懑不平。

就连几个县令都一脸诧异的看着他,在他们的印象中,刘备只不过是一个织席贩履之徒,也不是官宦世家,怎么会知道这些龌龊之事呀?

不过,还是有些胥吏心生恨意,眼睛一转,就想出了不少恶毒计策,此时,他们大都掌握着各县的真实形势,比如,谁家的田产有多少?从哪里可以收到足够的税收?等等……

这是他们年复一年积累下来的工作经验,代表着各地的真实情况,甚至还记录成册,世代流传,形成一个个的胥吏家族。

若是没有这份名册,新来的官员别说是做事,恐怕连朝廷税收都无法完成,正因为如此,才让那些胥吏日益做大,盘根错节,甚至都能欺凌上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