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科幻 > 当人类灭绝后,我非常的想念他们 > 第110章 “星光带”和“渊下宫”!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0章 “星光带”和“渊下宫”!

所谓“星光带”,是我所发现的这个世界最为奇特的一种现象。大约在每年的固定月份,“星光带”就会经过我所处在的位置,并持续3~4个星期。

它就像太阳光一般耀眼,像激光一样飞射,给黑暗寒冷的海水,带来了大量的光照与温暖。

但它并不是实体,而是由大量的光子,恐怖数量级的光子所组成!即使相隔遥远的距离,也能将原本黑如深渊般的四周,照射得仿若白昼。

通过我那没有认知界面的视角去观察,我发现“星光带”具有一定的曲率,这说明它并不是按照一条直线航行的,而是围绕着什么东西,在做着公转运动。

如果每年经过的“星光带”,都是同一个的话。那么按照光速不变定律,便能粗浅的计算出,这个世界的正曲面大小。

什么是光速不变定律?

它的意思是,在任何惯性参照系中,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都是一个恒定的值,约为每秒公里。

但换作是在水中传播的话,那么就要基于水的折光率为1.来计算得出,约为22.5万千米每秒。

也就是说,这个未知世界的正曲面大小,至少在一光年左右的范围。

虽然因为视野距离的原因,我无法判断这个世界的空间,是否全都由水组成。

可如果真是全都由水组成的话,那就非常的可怕了!

想想看,一颗至少在一光年大小的巨大水球,屹立于宇宙之中,并覆盖掉了周围所有的空间与星辰天体,那将是何等的奇景?

但是,如果这个结论成立的话,又显得极为不合理。

因为,水在常温常压的环境下是液体,当温度降低至零度时,会结冰。当温度升高至100度时,会沸腾。可一旦换作到太空那低温低压的真空环境下,那么液态水的状态就难以保持了。

在太空的真空环境下,水首先会沸腾。因为沸腾不仅与温度有关,它还与压强(大气压)有关,只要压强足够小,即使温度很低水也能沸腾。

而沸腾的本质,是水分子开始向空气中逃逸的一种形式。加热能使更多的水分子具备可以逃逸的能量,这也是煮水沸腾的原理。

而大气压对水分子的逃逸起到了阻止效果,因为空气也是有重量的,它会加压于水分子,让它不容易逃逸。

所以减小气压,水分子的逃逸就会变得容易很多。同时,需要施加于水分子的能量也会变小。

而在太空中,这种压强近乎为零!那么水分子,应当全都沸腾掉了才对,而不是像我眼前这样,依旧维持着液态。

除了低压沸腾以外,太空中的环境还非常的寒冷,温度可低至零下270多度,距离绝对零度的负273.15度,只有几度之遥。

要知道,绝对零度是物理意义上的分子静止,是不会存在任何的分子运动,以及热量的产生。在这种近乎绝对零度的环境下,水分子应当在沸腾开始没多久后,就会因为承受不住这么寒冷的温度而瞬间结成冰晶。

所以,在太空环境中,一直维持着液态水而不变,怎么看都觉得超脱了物理的性质。这明显与我所了解的科学不符。于是最后,我还是坚定的认为,这个未知的世界并不是悬浮在太空中的巨大水球。

至于真相到底是什么?我也很想知道,但对于这种奇观,我根本不敢随意去妄加揣测。只求以后我能恢复行动,同时观测到更多的数据,才能解析出这份答案的吧?

“星光带”的发现,不仅点亮了我的思路,同时也开拓了我的视野。在知晓了它存在一个微弱的曲率后,我便开始思考到底是什么东西,在拖拽着“星光带”做着公转运动,而那个东西又在哪里?

虽然现在的情报很有限,但我猜测那个东西肯定质量非常巨大,并且携带引力,就连光子都无法逃逸。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凭借光学反射,是无法看到那个东西的,因为光子都被其扭曲捕获了!

一旦自己选择靠近,可能会被瞬间撕裂!

一想到那恐怖的引力,我就立马联想到了如今无处不在的微重力。这股影响飞船的微重力,是不是就是那个东西引起的?

抱着这样好奇的目的,我派遣了一台潜航探测器,去往了微重力传来的方向查探。

果不其然,越是往那个方向走,所受到的重力也就越大。

终于在到达了一个极限距离后,那台潜航探测器便不受控制的坠落了下去。

而它最后发回来了一组图像,是一个不断产生气泡的巨大漩涡。

那个巨大漩涡散发着蓝色的光芒,并且越靠近中心的位置,其光芒也就越盛,颜色也从边缘的深蓝色,变成了中段位置的淡蓝色,最后化为了中心位置的白炽色。

由于距离太远和图像受到干扰失帧的缘故,我无法分辨那到底是什么。但根据我对其的大小和光亮的强度判断,我觉得它应该不是拖拽“星光带”的那个东西。

但它确实很美丽,就如同海底深处,一颗能够散发着光芒的璀璨龙宫。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