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古言 > 全家穿乱世,别人逃荒我们开荒 > 第95章 不知道咋嘚瑟好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与此同时,大瑞家窝棚里,大瑞也在和自家娘说这个事儿。

听了大瑞说了沈玉英说的那些话,大瑞娘道。

“啥事儿咱们都不能只听别人说,那些人也未必有好心,还得自己用眼睛去看…!”

大瑞娘说的自然是谭家人和张家人。

“不管咋样,现在能用草药换钱这个事儿是真的,你明天一早去跟许老爷子说一声…,咱们这沟里有多少人,有了这一串铜板就能活命!”

大瑞点头,一口喝了碗里的野菜糊糊,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道。

“娘,我想请里正娘子给你看看病…!”

大瑞说的犹豫,大瑞娘听了更犹豫,沉默了好一会儿才道。

“大瑞啊,听娘一句话,咱们不折腾了,自从我有了这个病,拖垮了这个家,拖没了你爹…!”

说到这里大瑞娘哽咽了一下继续道。

“娘已经够对不起你们爷俩的了,这破身子骨,不能再给你爹生个一儿半女,不能给你留个兄弟姐妹…!”

“娘要走了,你在这世上就一个亲人都没有了,娘现在不想治病,也没有别的念想,只盼着你赶紧娶上一房媳妇,生两个孩儿,娘走了之后,你在这世上也能有亲人为伴,我也就放心了…!”

大瑞抿唇,想要开口再劝劝他娘,但是他知道,自己劝也没用,还会惹娘生气。

这事儿还是他自己偷偷留意着的好。

看大瑞虽然不愿意,但也没劝自己,大瑞娘居然露出一个轻松的笑容。

她是真的不想看病了,她这身子骨太拖累人了,孩子爹被自己拖累走了,她说啥也不能再拖累孩子了。

娘俩说完话,各怀心思睡觉。

一夜无话,第二天太阳像往天一样升起,河东村的男人女人继续每天的忙碌。

表面上看和往天并没有什么不同,但是细心的人都会发现,有很多人的布口袋里不止有橡子,树皮,还有很多之前没人采过的东西。

第三天很多人脸上都多了神采,上山找吃的走路都带风。

这些人人每天忙忙碌碌,有的人家恨不得一家人一天都待在山上。

村里的人这样,湾里的人也在忙忙碌碌,女人孩子和外面那些人一样,每天忙的团团转,脸上却都带着喜气,仿佛身上有使不完的力气。

汉子们也忙,忙着上山,还忙着注意陆家有什么活忙不过来,也能第一时间过来帮忙。

他们心里清楚,陆家这个制药作坊有钱赚,他们就有钱赚,大河水满小河流,有肉就有汤。

这不一大早李二大爷和程老头知道,陆常山和陆大伯要垒灶,又带着几个汉子过来帮忙。

这种灶可不是烧柴火做饭的大灶,而是烧炭熬药的小灶。

灶上坐的是沈玉英前两天刚从镇上买回来的大陶瓮。

沈玉英最开始还为熬药汁的器具犯愁,这个朝代铁器肯定不好买,家里必需用的铁锅菜刀这些铁制品,都得凭户籍到衙门备案以后才能定制。

而且熬草药也不能用铁制品,后世都是用砂锅,医院和药店都是玻璃熬药器。

直到她看到樊大娘用陶罐烧水,才想起来,自己的又被前世的思维局限住了。

怎么就忘了那古代熬药的罐子,都是用陶土烧制的。

可以烧水的陶罐最早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后来陶罐,陶瓮的用途就更广泛了。

腌菜,腌肉, 装水,装米,甚至可以装尸体当棺材。

沈玉英去镇上的时候还想着能不能买到用途正好大小的,如果没有合适的,她们能不能定制一批。

可是她没想到,她去了之后,跟杂货铺老板说了要求,老板把她领到后院,让她在一溜成品里自己挑选。

沈玉英当时很没见识的愣了一会儿,才学着小时候自己老妈老爸挑水缸的样子,这里摸摸,那里敲敲。

杂货铺老板根本没看出来她是个蒙事儿的外行,还在旁边耐心的给她介绍。

什么样的声音最好,适合烧水炖肉,什么样的适合装水,什么样的适合装米。

沈玉英最后选了八个上大下小的陶瓮,听说是大户人家炖羊肉用的,一个能装三四十斤水,旁边还有搬抬的把手,简直不要太好用。

沈玉英又选了几个装水的,装成药的,还有家里用的,大大小小买了二十几个。

这样的大主顾,掌柜的不但管送货,还管运损,坏了包赔,服务那叫一个到位。

沈玉英心里熨帖,消费者到哪里都是上帝。

她又买了不少东西,高高兴兴的跟着送货车一起回来。

她是高兴了,有人看到她拉着一车东西又不高兴了。

路过河西村的时候,送货的牛车正好和,捡橡子烧柴回来的刘二妞还有朱氏,走了一个顶头碰。

两个人开始还好奇是谁这么大手笔,买了这么多家当,当看到穿的齐齐整整,披着半截棉斗篷坐在牛车上的沈玉英,两个人差点没把自己酸死。

牛车过去了,狠狠的瞪了沈玉英后背一眼。

刘二妞捅咕朱氏,撇嘴道。

“你看给她扬巴的,顶头碰上了,像没看到咱俩似的…!”

朱氏也撇嘴,嘴里咒骂了一句。

“那个黑心烂肺的,我家烧水的陶罐掉了一块碴,一回只能烧一瓢水,一家人喝糊糊都得熬两回…!”

“她买回来那么多也不知道问问咱们缺不缺?!”

“男人儿子得势了,可把她嘚瑟的不行了,有两个遭钱儿不知道咋得瑟好了…!”

朱氏气的都不知道骂啥好了。

刘二妞也是,他们之前算计着,领着孩子到陆老大和那个老不死的跟前,多转悠转悠。

那都是陆家子孙,她们就不信他们能眼瞅着。

可是那山湾入口时刻有人守着,陆老大和那个老不死的又不出来,她们根本没有那个机会。

她们陆家男人挣得银子,现在就可着那个沈玉英一个人花,她们半夜想起来都睡不着觉。

刘二妞想起来什么,突然又转头问朱氏。

“沈玉英嘚瑟成这样,那边怎么没有一点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