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太祖实录 > 第102章 梦碎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那后面呢?李雍现在对后面的故事,十分的感兴趣。

高晃的脸色微微一变。

“后面,匪乱更大了,其中以秦节最为厉害。他的匪军,很快就进攻到我的家乡,山东府。

宋朝的官员和守军都极其的无能,山东府很快就被攻破了。

那些匪军入城后,就开始烧杀抢掠。我父亲早就明白宋军守不住,但当时已经被匪军围了,我们来不及逃出城,幸好父亲准备了后路。

他带好金银细软,将我们一起打扮成难民,打算趁乱逃出城去。计划躲避到我大伯家里,在哪里避避难。

为了分散目标,父亲带着母亲。我带着赵诗,分开逃走。

我带着装扮成难民的赵诗,经过我老师的私塾时。那些匪兵正在向我老师家里冲,老师性子硬,知道抵挡不了匪兵,就放了一把火,把自己全家给烧了。

那场熊熊烈火,我至今难忘。

在混乱出城的路上,许多我认识的,不认识的人,都被匪兵用暴行对待。

走到城门口,有三四个匪兵向我和赵诗走来。他们似乎想搜我和赵诗的身,想看看我们有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

由于赵诗伪装的很好,他们没有发现。但我明白,一但让他们搜身,就一定会发现赵诗的身份。

于是我拉着赵诗赶紧向城外跑去,匪兵也赶忙追我和赵诗。为了甩开他们,我就将我爹给我的金银直接往远处丢。

匪兵为了捡金银,也就让我和赵诗逃走了。

出了城,我依旧认为不安全,我还是决定快点到我大伯家和我父母相见。

当我走到我大伯的村子口,我看到几百颗人头就随意的丢在路边。村子里无比的安静,我从人头中间走进了村子。

凭着记忆,我来到我大伯的宅子门口。门口有几具无头尸体,看样子应该是我大伯仆人的尸体。

赵诗紧紧抓住我的衣服,她被这副惨景给吓到了。我不停的安慰她,也在安慰自己。

从门口走进去,在客厅。我认出了我父母、大伯、大伯母、以及我那些堂兄弟姐妹的无头尸体。

我当时呆住了,我就坐在地上嚎啕大哭,赵诗也陪着我哭。我也不知道我俩哭了多久。

等我们缓过来,我就放了把火。我没有移动任何尸体,我只是将那个村子能点着的,通通点着。就如同我老师举家自焚一样,熊熊烈火燃烧起来。

这下我不知道该去哪里,该怎么办了。

我和赵诗向着东方走去,我也不知道该去哪。只想着,我不该留在这里了。

不知走了多久,我病了。

赵诗就在我身边一直照顾我,我们买不起也买不到药。我只能硬撑着,一点一点的让我好起来。

还记得,赵诗为了安慰我,就不停的讲,等日子好了起来,她要和我过幸福的日子。我们会有一个温馨的家,我会当父亲,她会当母亲。

我们会有可爱的孩子,孩子们会长大,会给我们生孙子孙女。我会和她白头偕老,幸福一辈子。

我的病慢慢好了,可她却病倒了。

当时的我很天真,以为像她照顾我一样,努力照顾她,她就会好起来。我也学她的方法去安慰她。

可老天爷给我开了个毒辣的玩笑,赵诗的病越发严重,我和她都能感觉到,赵诗命不久矣。

我不愿意相信这个残酷的事实,但她却一定要和我多说话,她说怕以后没机会。”

讲到这里,高晃开始嚎啕大哭,他挥舞着拳头,敲着桌子。

“我全家死绝了,我就剩下她了。这个狗屁世道,我最后孑然一身。我的心快死了,我爹娘遇害,我还强撑着,那是因为我还有她!”

望着情绪失控的高晃,李雍本想安慰一下。但高晃收起哭声,继续叙说他的惨烈人生。

“她那张苍白的脸,没了往日的红润。她再也没有那俏皮的神气,只剩病殃殃的一副模样。

她流着泪对我说,晃哥,你要努力活着。为了我,为了爹娘,一定要好好活着。晃哥,我好舍不得你。

我为什么不能和你在一起,我不甘心,我真的好爱你。

望着赵诗无助的脸,我的心,好像被人用手撕成一块又一块,痛的我几乎说不出话来。

我就那样守着她,我已经没办法了,我除了看着她慢慢死去,我再也没办法了。

她把我母亲给她的镯子取了下来,放到我的手里。她希望我忘了她,去重新爱一个人,去组建一个幸福的家庭。

我第一次愤怒的对她说,我除了她,再也不会去爱任何人了。我宁愿断子绝孙,也不要娶一个不是她的人!

她骂我傻子,我直接向她发誓,我这辈子再也不会爱一个不是她的人。

她从我的眼睛里看出了决心,于是她建议我和她现在就成亲。

我同意了。

我们堆了两捧土,就当做是我的父母。我和她就在破庙里成亲了。

我亲手为她戴上了我母亲给她的镯子,我叫了她娘子,她叫我夫君。

从那时起,我的心里,就只有她了。

老天让我和赵诗当了三天夫妻,赵诗就死了。

我给她挖了一个深坑,用破瓦割下了我一截头发,和她埋在一起。我没有笔,只能用石头在她尸体边,摆了亡妻赵诗,夫君高晃,永世续缘。这十二个字。

我没有给她堆坟包,我就将她埋在大地之神的怀里,我不希望有人打扰她。

后来我流浪了许久,当我得知陛下灭了秦节,就特地捯饬了一身书生的衣服。回到我的家乡,山东府。

我就在城门口,一眼就看到了陛下,我就明白你就是我该辅佐的人。

陛下,这就是我的经历,也是我为什么不娶妻,不在乎家庭的原因。”

讲完这一切的高晃,一脸平静,好像那个故事的男主角不是他一样。

李雍明白,他的心早就因为父母和妻子,死了。

这个儒雅的男人,这个温和的男人,这个勤劳于政事的男人。他的经历,是如此的无情,如此的悲哀。

“需要我给你的父母和妻子追封一下吗?”

想来想去,李雍也只想出了这个安慰高晃的办法。

“不必了,陛下,就让这些事,随风一样飘散吧!”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缅怀逝者,勿忘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