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太祖实录 > 第60章 安定赵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赵国京师晋丹城被齐军占领。赵国全境被李雍派出的其他军队全部略定。

但是,安定赵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李雍也因为要安定赵国,无法在灭掉赵国后,就班师回朝。

目前,要安定赵国国,确保局势稳定,还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齐军对赵国现在实施军事管制,控制要害地区和重要设施,防止残余赵军或反叛势力发动袭击。

同时,李雍下令,要尽快恢复秩序,保护赵国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避免发生反抗齐国的暴乱。

李雍开始大力提拔愿意效忠于齐国的赵国官员。又下令高晃,立即派遣预备官员进入赵国,接手赵国的政务。

还处在赵国的齐国大军,开始进行恢复赵国的基础建设的工事。齐军在李雍的命令下,协助赵国百姓进行战后恢复。

李雍继续招募一些赵国人加入齐军,然后任用他们去协助齐军对赵国的军事控制。一切都要慢慢来,万事急不得。

“燕国有什么动向吗?”李雍问王成,他在攻陷晋丹城后,就派王成去燕赵边境。李雍怕燕国趁火打劫。

“燕国早被赵国打的元气大伤,又和契胡人交恶。根本没有时间来管赵国的事。”王成回复说。

“看来上次燕国是偷鸡不成蚀把米。”李雍想到燕军联合契胡人入侵赵国的事。

“确实,现在燕国人不足为惧。”王成说。

“元炳、万林、司马奉、江文、白广,他们的家属安顿好了吗?”李雍问王成。作为赵国殉国的名臣,李雍必须要安顿好他们的家属,用以博得赵国人对李雍统治的好感。

王成回复李雍说:“回禀丞相,都已经安顿好了。绝对没有任何人敢去骚扰他们,给他们各家的关照也都到位了。”

“很好!不能让那些赵人认为我们想欺压他们,要让他们明白,我们只是要统一,而不是压迫。”

为了看看齐军对晋丹城的管理,李雍决定亲自去晋丹城各个地方看一下,防止有齐军敢对他敷衍了事。

赖伟强和郭奉领了几十个精锐亲军跟随李雍。并不是李雍怕死,而是他的死活,牵扯太多了。他一死,整个天下的局势都要发生巨变。

东民居。

齐国丞相来了!

住在东民居的赵国人,争先恐后的来看这位灭了赵国的人长什么样。

负责布防东民居的齐军,怕这些人里有居心不良的人,于是就禁止这些人靠近李雍的车队。

李雍站在马车上,对那些百姓说:“我不是什么三头六臂的怪物,诸位不必围观我,都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吧!不用在乎我。”

百姓听了李雍的话,仍旧意犹未尽,都站在那里不走。

齐军见他们不听李雍的命令,就准备强制执行。

李雍制止了齐军的行为,而是继续对那些居民讲:“既然诸位不愿离去,那就让开一条路,让我进去看看。”

那些百姓们听了李雍的话,就都纷纷让开了一条路。李雍的车马顺着那条路往前走。

李雍看着那些站在路两旁的百姓,蓬头垢面,衣衫褴褛。这是李雍立马能想到的两个成语。

他们那浑浊的眼睛,好奇的看着李雍的车队。他们明白,就是这队人马,让他们从赵国人变成了齐国人。

其实他们并不恨齐军,毕竟在七八年前,他们还是宋朝人。其实改朝换代,对他们百姓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变化。穷人依旧是穷人,命苦还是命苦。

如果新的统治者并不残暴,他们就愿意被其统治。也许有那么些人会反抗,可作为生存准则。大部分人都会选择顺从,只要新统治者不要欺压和干扰他们。让他们安稳体面的活着,也就算盛世了。

看,远处那些残破的小屋,就是那些残破的百姓的家。李雍想起他小时候的家,不也是那样吗?

也许这些百姓不知道,我李雍当年也是他们当中的一员。他们或许会认为李雍天生富贵,是豪门子弟。

不过无所谓了,我李雍的儿子和孙子会是龙子龙孙,会是令人敬仰的皇族子弟,他们天生就比平民高一等。

李雍看完这些破烂民居。就明白,赵国百姓已经乐于被李雍统治了。李雍给了他们活的资格,他们自然不会反抗。

就算有反抗分子,也是极少数的豪门或权贵。平头老百姓忙着享受李雍赐予的和平与生活,哪有什么闲心思反抗。

李雍又去了军营,去看看那些新招募的赵国人。

李雍特地下令,必须招募平民当兵。只有平民,才会乐于接受齐军的指挥。但凡有点知识的人,都会高喊着不为亡国奴或为赵帝报仇,成为不安分因素。

这些平民,加入到齐军后,李雍赋予了他们比一般人多一点的权力和金钱,就足以令他们对齐军死心塌地。

这些,可是在赵国,他们无法获得的。等时间一久,他们就是纯正的齐国人。这里,有关赵国的一切,都会成为历史。

那些赵国人,在军营里流着汗,喊着“愿为大齐赴汤蹈火。”他们已经不是赵国人了,而是我大齐英勇的士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