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重生激荡年代,寻宝起家! > 第7章 宝贝您得妥善保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交谈间,灵芝母女的到来,除了承诺的种子,还有两瓶咸菜。

牛大嫂见状,索性留下加入闲聊,而江言明白灵芝母女急于试穿衣物,遂适时引荐入屋。

"哎呀,这件服饰多亮丽啊。”

牛大嫂的惊叹声犹如晨曦中的鸟鸣,唤起了路红的好奇,张清芳正欲迈入自己的房间,脚步微微一顿,最终还是选择了留下。

江言听见那扇门轻轻合上,伴着牛大嫂若有若无的赞叹声,嘴角勾起一抹微笑,这个时代的娇纵女孩,确实别有一番韵味。

"姑娘,这衣物真的能借给我们吗。”

灵芝的母亲激动地摩挲着手掌,小心翼翼地触碰着大衣的质地,黝黑的脸庞泛起了红晕。

江言的心弦被触动,忆起幼时丢失红领巾的往事,母亲毫不犹豫地剪下新年新衣,为她缝制。

此刻,她温和地回应:“是真的,这衣服我只穿过一次,很新,给灵芝带来个好兆头。”

牛大嫂在一旁连连点头,附和着鼓励的话语,母女俩的情绪逐渐平复,准备让灵芝试穿。

她们欢声笑语,簇拥着灵芝,后者羞涩而期待,面对如此精致的嫁衣,哪个女子能抵挡得住诱惑,特别是对于一个满心憧憬的新娘。

"瞧瞧,灵芝,你穿上简直如画中仙子。”

尽管不及江言和张清芳的艳丽,但灵芝的水灵大眼和乌黑长辫在村中也足以独占鳌头。

她的碎花上衣仿佛是那个年代《小芳》的生动再现,勾起了江言的记忆。

想起书中记载的小芳故事源于那段特殊时期,江言心中五味杂陈。

看着灵芝的幸福和路红的羡慕,以及牛大嫂和灵芝娘的赞美,她明白生活虽有艰难,但已比之末世的人吃人要好许多。

她满足于现状。

"好了,婚礼在即,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我们各自回去吧。”

牛大嫂家中还有嗷嗷待哺的孩子需要她,众人在欢笑声中散去。

江言和路红跟随着人群,刚至门口,张清芳突然出现,面无表情地扫视一圈,然后别扭地递出一个礼物,冷硬地送上祝福,随即低头不语,这一举动令众人愣住,直到看到灵芝手中的红绸带,才释然地笑了。

"嘿,张清芳,你真是个有趣的存在呢。”

路红大笑着,气氛瞬间活跃起来。

尽管张清芳有时显得小气,但内心纯良,江言轻拍她的肩,希望他们的相处能和谐,至少不要像某些小说里的纠葛,让她疲于应付。

人生嘛,恬静就好,不必过于波澜壮阔,否则还没被生活的重压压得喘不过气,就得先被琐碎的人际纷争搅得心烦意乱。

“哎,姑娘们,真的感谢你们,后天我家有个宴席,你们一定要早些来啊。”

灵芝娘的喜悦溢于言表,那红绫虽价廉物美,却是镇上难得一见的珍品,她高兴地邀请着,又客气了几句才告别。

倒是牛大嫂在离去时,含蓄地提醒张清芳,她的慷慨可能会引来不必要的目光。

张清芳感激牛大嫂,表面上道谢,私下却嘟囔着,眼神里带着一丝委屈,看向江言。

江言无奈地叹气,朝路红使了个眼神,转身忙碌于准备午餐,他们这群新来的城市青年,还未完全适应农村的一日两餐,中午总得填饱肚子。

“你这个傻丫头,牛大嫂那是为你着想,江言只是借衣服,总要归还的。

你开口就说送,不说明天的婚礼礼金,就说别的事,如果别的女孩结婚向你请求一条彩带,你会不会给?不给伤人心,给又无止境。”

路红轻拍张清芳的额头,语重心长。

张清芳并非不明白,只是心中有些不甘,路红的焦急神情让她想起家乡父母的教诲,她嘴角上扬,无声地回应路红的责备,然后继续聆听她的提醒。

午后的阳光洒落,张清芳邀请了三位朋友,他们围坐打牌,眉眼间传递着友情的信号。

每一轮下来,他们的关系便仿佛回到了大学时代的纯真,那些复杂的人际纠葛暂时被遗忘,只愿这一刻能永恒。

第五章,突如其来的馈赠

一本陈旧的羊皮封面书籍,其内页的线绳装订微微翻开,露出其中一块红艳的方形印记,江言的目光被那印着“邮政纪念日有票展览1948”的字样深深吸引。

若非他性格沉稳,恐怕早已抑制不住内心的狂喜,这简直是一本珍贵的历史典籍,不论经济价值还是文化意义,它都是一个不可多得的里程碑!

“老先生,这份宝贝您得妥善保管。”

尽管心动,江言还是理智地提醒,小心翼翼地将书册整理好,交回老人手中。

书册保存得极为细心,内层油纸包裹,外加防水布保护,足见主人的珍视。

也许,这将成为他老人家的传家之宝,承载着一段独特的记忆。

君子从不强取他人珍视之物,纵然是女性,江言自认为仍恪守着道德准则,故而并未提及要询问或购买,只是轻声提示,一是提醒这位长者,时移世易,保存旧时代的遗物实属危险,二是暗示这些物品未来可能具有非凡价值。

至于对方能否领悟,江言并不强求。

然而,意外发生了,老人不仅未接下她的物件,反而转身疾奔。

江言愕然地看着老人消失在视线之外,稍作迟疑后,她毅然决定追赶。

起脚间,心中纠结了片刻,但最终坚毅地迈开步伐,却在转角处失去了老人的踪影。

江言无奈地环顾四周,看着手表,心中暗自懊恼,随后在路边的柳树下坐下,小心翼翼地展开那层油纸包裹,里面藏着两本泛黄的古籍。

每翻过一页,江言都忍不住惊叹,尽管自己并非集邮爱好者,但对于邮票界的一些传奇邮票,如"山河一片红"和"蓝军邮",她也略有所知。

但眼前的邮票,其丰富程度远超她的认知,仅清朝的便有十几张,更别说民国时期了,那个年代还未掀起后来的集邮热潮,伪造之事想必稀少。

这神秘老人究竟何许人也?

等待中,江言脑中编织了七八个猜测,促使她最终决定离去的,是一位漫步走过的军人。他戴着军帽,唤起了江言对即将到来风暴的记忆。

她紧握拳头,决然地走向收购站,途中巧妙地用新购的红色教育书籍替换掉那两本珍贵的集邮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