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不待陈宇回话,便听见一上朝就犹如透明人的赵佶出言说道:“此事蔡卿就莫要再管了,这笔钱,朕和武王另有用处。”

“另外,今日大朝会后拟旨,陈节度调回京城,任尚书省右仆射,加官太傅,进封武王爵位,统领百官。”

陈宇可是答应过他的,等这些钱财收上来后,募集民众在汴京建一个巨大的武运馆来进行比赛。

里面除了安排蹴鞠、击剑、摔跤、射击、赛马、游泳等场地,还有什么篮球、排球、乒乓球、旱冰等一些没有听说过的运动。

他本就喜欢蹴鞠,对此自然大感兴趣。

蔡京见赵佶开口说话,应了一声,就退了回去。

其实进士及第出身的蔡京,除了贪婪、权术高明之外,政治手段并不差,能力也是有的。

蔡京四次被罢免退位,又四次复职,主政了二十多年。

期间推行社会救助制度,推行的居养院、安济坊和漏泽园制度,这类似于红十字会的制度,无疑是北宋救济制度发展的高峰的好事。

但其贪腐无度,又对徽宗提出丰、亨、豫、大之说,视官爵财物如粪土,将前代积累的财富挥霍一空。其次就是滥用徭役,致使民不聊生,端是罪无可赦。

“鲁国公还是不要多操心这些事情为好,锦衣卫的人马上就会从西北调遣过来,缇骑临门,你还是多多传书下去,让你那些在朝堂之外做知州、知府的徒子徒孙们好好配合我施政才是。”

“若不然,到时候被锦衣卫发现有阳奉阴违怠慢政务之事,就不要说本王不给国公面子了。”

陈宇出言提醒。

“武王所言极是,我自会知会到位。”

蔡京也是精明,见陈宇圣眷极隆,自知无法抵挡,便顺从的应了下来。

见蔡京应下,陈宇也就不再理会,不管他是真心还是假意,都阻拦不了自己以后独霸朝纲的大势。

接下来便是革新政事,首先便是军政,陈宇面如寒霜,扫视群臣,良久才言:

“大宋沉珂疲重,禁军和各路厢军在册的数量也是连年增加,从哲宗朝到现在的十来年间,军队的数量从不足六十万增加到了一百二十多万。”

“但是兵多无良将,军中军纪散漫不说,吃空饷的更是比比皆是。这样的军队,莫说是一百万,就算是一千万,也不过是两脚猪猡,抵不过一支数万人的百战精锐。”

“我知各位家中子嗣有许多都在军中任职的,我给各位半个月时间,半月之后,本王便开始着手整顿军务,进行裁撤、操练。”

“若是觉得自家子侄受不了苦楚,尽早辞了差事回家,不然若是在军中犯了事,少不了要让锦衣卫请去喝茶了。”

有宋一朝从太祖起便开始实行高薪养廉,一位二品大员的年薪换算成天朝币,大概也有一千万元了。

就连一个七品县令,年薪也是20万元起步,这还不算过年过节朝廷的体己福利。

再加上北宋以文御武。

这就造成了许多官吏为了拿更多俸禄,把自己亲朋故友全部塞到了军方的体制内拿银拿饷。

更有甚者,一营人马只招募半数便充做一营,将另外半营的饷银私吞,这样的军队又有什么战斗力?

禁军如此,各地的厢军更是过分。

然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就连最强的禁军都成了朝廷文官提款机,如此说来,靖康之变被区区五万金兵所灭的北宋朝廷,也算输得不冤。

陈宇执政,首要做的便是强军,效仿西北,军政分离,精兵简政。

将一百二十万军队裁撤至五十万人以内,首先是裁撤的就是原来拥兵四十万的各州府的厢兵。

这样一来,大宋十五路,每两路为一军区,驻一厢兵马,十五路共驻扎八厢兵马,共计二十万人。

厢兵指挥使实行轮岗制度,每一厢兵马的指挥使任期四年,满四年后调回入京或者平调到其他厢兵任指挥使。

原八十万野战禁军,裁撤半数以上,分设十二厢,三十万人,驻守汴京周围,守卫京都。

如此再加上西北四厢,共计二十四厢兵马,六十万人。

……

崇政殿今日的议政有些奇怪,往日里侃侃而谈的众公卿大臣,集体哑火,朝政也成了陈宇的一言堂。

赵佶对这些政事听的烦闷,便让梁师成和童贯扶着自己先行退朝而去,而陈宇则是从辰时一直讲到了午时。

从军政说到民生,从民生说到教育,又从教育说到了经济。

对于大宋朝廷来说,并没有重农抑商的说法,相反宋朝的商业十分发达,为此,大宋还专门为此设置了市舶司衙门管理海贸。

宋朝巅峰时期的商业税收,占总税收比例的20%以上。

甚至在南宋末期还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可惜的是没多久便被元朝所灭,对此商业的流通,陈宇也是鼓励的,商人逐利,虽然有这样那样的弊端,但总是不能因噎废食的。

总论了这些施政方针,若是真的贯彻落实下去,至少还要三到五年才能收到效果,这还是在各地官员积极配合的前提下才能做到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