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明末之定都上海 > 第五十四集兄弟重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十月初二,邓记客栈

第二天上午,周福生就带了个中年人过来,介绍说是瑞王府的李管事。

李管事四五十岁,不到一米六的个子,穿着丝绸长衫,头戴小帽,一双眼睛大而无神,颌下是稀疏的花白胡子。

进了跨院的门,李管事就拖着长腔对周福生道:

“老周啊,快去把你的宝物亮出来,也让李某开开眼,

是不是真有你说得那么稀罕。”

蓝采和见这个人长得猥琐,就不愿意搭理,躲得远远的。

只派王启年一个人出面接洽生意。

王启年也不废话,直接带他们到了堂屋门口,打开门请李管事进去。

李管事似乎眼神不太好。

他一直走到西洋镜跟前,才猛然收住脚步,然后就那样近距离死死盯着西洋镜足足看了五分钟,然后叹道:

“没想到啊没想到,你老周也有实诚的时候。

这次你说的没错,这西洋镜委实是件宝贝。”

周福生笑道:

“李管事您说的是哪里话,我老周从来都是实诚人,

做人做事表里如一,绝不弄虚作假。”

李管事道:

“好吧,这件事你办得漂亮。

我回去就向胡公公报告,请他老人家定夺。”

周福生连忙拱手陪笑:“一切都要仰仗李管事周旋。”

之后大家就开始喝茶闲聊。足足半个时辰,这李管事也不走。

周福生频繁地给王启年递眼色。

王启年开始装作没看见,最后实在没办法,才去包了个二十两银子的红包,让周福生悄悄递给李管事。

李管事收了钱,就不再喝茶,由周福生陪着,匆匆告辞而去。

王启年心里老大不痛快。

他觉得给李管事的这二十两银子应该是由周福生来出,毕竟周福生在这宗交易里面是有提成的,而这个李管事是他负责联系的。

结果周福生耍滑头,今天坐在那里只管喝茶硬挺着,就是不出钱,把王启年气得够呛。最后还是熬不过他,只好自己拿银子,把李管事打发了。

蓝采和笑道:

“大哥何必生气。

咱们这么大金额的交易,中间有些小费用也是少不了的。”

王启年仍然气哼哼的

:“道理我自然是明白的,只是这个周福生实在是无耻小人。

四弟你是不知道啊,他周福生乃是汉中城里数一数二的大财东,

每年都有几千上万两银子的进项,

却每每与别人斗心眼,算计这些小钱。”

蓝采和笑道:

“哈哈大哥何必跟他斗气,

他哪能知道,咱现在是什么格局,什么层次!“

晚上,蓝采和应约去张京生家吃饭。

张京生自从得了几百两银子,就立马买了两个精致的小丫鬟,饮食起居已经上了档次。

崔元方和蓝采和相继赶到时,他已经在家里准备了一桌像模像样的酒席。

几个月没见,三兄弟再次相聚,少不了一番亲热。

吃喝打闹一阵儿之后,张京生先说了自己遇到的麻烦事。

自从他离京以后,家里的媳妇和老娘无所依靠,时常受些欺负,过得不太好。如今他在汉中这边也算是安定下来了,所以就想着是否干脆把全家都搬过来。

崔元方自是没有意见,蓝采和也表示大力支持,还邀请张京生家人来了以后,直接住到铁矿山新盖的住宅区里去。

当张京生听说那边的铁矿山如今已经有三四千人,接下来还会持续招聘,明年准备突破万人的时候,很是惊讶和意动。

蓝采和详细介绍了矿山上的生活情况,但是没提谢若林上报的铜钱坝大捷内情。

那哥俩听说蓝采和已经建造了新型高炉,日产精钢上万斤,每个月都会有上万两银子的进项,立时艳羡不已。

又听说蓝采和这次要卖给瑞王府一面西洋镜,作价一万八千两银子,更是差点惊掉了下巴,哈喇子流的满桌都是。

崔元方也通报了他带来的几个消息。

一是李自成进入四川以后,所向披靡,不但一炮轰死了四川总兵侯良柱,还连克三十几座州县。皇上闻讯大怒,已经将四川巡抚革职下狱。

二是由于汉中剿贼大战的失利,三边总督洪承畴被朝廷连降三级,原职留用,并且已经率领大军,赶赴四川作战去了。

三是由于汉中城里衙门众多,他哥崔元林觉得在此地颇为束手束脚,所以准备很快就移驻沔县。

四是听说谢若林的升官一事确定了。不但官升三级,而且还以指挥同知的身份,署理宁羌卫指挥使的职司。谢若林应该已经接到通知,这两天就会赶来汉中,然后再到西安府的都司衙门去述职。

这真是个天大的喜讯。

它意味着今后的宁羌,略阳和沔县一带,都是谢若林的防区。

等谢若林过来汉中时,弟兄们再相约一起为他庆祝。

蓝采和提出要把他们三兄弟与铜钱坝新结拜的四兄弟,两个组合合并一下,重排座次,崔元方听了有些犹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