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现言 > 误入盛夏 > 第19章 小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抬脚向厨房走去。

“姥姥,打糍粑的叔叔来了,糯米蒸好了吗?”

“我看看。”

黎姥姥起身掀开盖子,戳了戳米,笑道,“好了好了。”

待上面的热气散散过后,几人将装糯米的木桶抬起往外走。

“你应该没见过打糍粑吧。”周言刚说完又补充道,“糍粑就是年糕。”

徐嘉淮从小在北安长大,自是没见过这些东西,但看周言的样子,似乎对这些都很有感兴趣,他诚实的摇了摇头。

“你想不想去看看?”

见徐嘉淮点头,周言扬起笑容,“走。”

几人将糯米倒入特制的石槽里,分散站开,手中的长棒槌交错锤击着糯米,丝丝清香飘出。

周言很喜欢吃这种刚刚打好的糍粑,软糯可口,包着芝麻白糖,最是好吃的。

石槽里的糯米被反反复复捶打翻转,又快、又狠、又稳,糯米渐渐有了糊形,也开始渐渐粘性,缠住棒槌不肯松手。

黎姥姥及时的向里面撒了水,糯米沾水后缓缓减轻粘性。

徐嘉淮站在一旁,看得有些入迷,这是他第一次这么直观的面对这一活动。

以前在网上听过这些过年习俗,但没有亲眼见过。

旁边的周言有些兴奋,徐嘉淮微微侧过眉目,瞥了眼周言,她笑的正开心,眉眼上扬。

打好的糍粑圆乎乎成一团,略微有些费劲的将棒槌扯出来,黎姥姥已经提前将放糍粑的竹筛洗干净拿出来,上面铺好一层面粉。

刚出炉的糍粑还冒着热气,黎姥姥拿起干净的湿毛巾揪出一团,包好芝麻白糖递给忙碌半天的男人们。

忙活半天的男人也有些累,坐在椅子上就吃起来。

周言在一旁默默不出声,包好一个后,转身递给徐嘉淮。

徐嘉淮有些愣住,糍粑还有些温度,周言皱了皱眉眼,“好烫好烫。”

徐嘉淮听完赶紧接过手,手心的温热告诉他,不烫。

周言眸眼微转,得意的笑了笑,“吃吧。”

周言转身,接过姥姥给她包好的,糖粒落入口中,瞬间融化,甜滋滋入味,伴着芝麻的香味,是她记忆中的味道。

打糍粑的人还要去下一家帮忙,匆匆谢过黎姥姥的糍粑后就离开了,徐嘉淮也要回去了,周言塞给他几个,让他带回去给夏奶奶。

趁着糍粑还没冷却,周言帮姥姥一起将它揪成一个一个圆球,然后摁瘪,等起冷却后,这样一个年糕就完成了。

虽然现状大小不规则,但也是自己亲手完成的,周言很有成就感。

打糍粑耗费了一上午的时间,中午吃完饭后,周言懒散的坐在门口,啃着甘蔗和周述视频。

“你不在家,老爸天天对我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周述随意的躺在沙发上啃着苹果。

“公司的事情也忙完了,他现在天天在家看着我,我真的感觉他想把我抛弃留在北安,一个人回临椿。”

周言闻言只是笑了笑,咬下一块甘蔗后,缓缓说道,“那你课还有多少天啊。”

“还有两天的课,老爸买了22号的票,晚上能到。”周述郁闷的有一下没一下的啃着苹果。

周言扯了扯嘴角,吐槽着,“你可真行,24号就过年了。”

黎姥姥泡好一壶茶,倒了两杯茶也出来坐在周言旁边。

下午就是一些祷告祈福和烧篝火之类的事情,没有多忙,周言接过姥姥的茶后,将手机递给她。

周述的脸随之出现在眼前,黎姥姥勾起嘴角笑了起来,周述也乖巧的喊人,“姥姥。”

“小述呀,你和你爸啥时候回来呀,姥姥都想你了。”

黎姥姥满眼慈爱,将鼻梁上的老花镜向上推了推,眼睛闪过几丝精明。

周言和周述不由自觉都想起了江望中推眼镜,有些莫名凉意,周述生怕姥姥提起学习这类的话题,急忙转移话题。

“22号的票,姥姥,今年多包点面鱼。”

周述和周言都很喜欢吃姥姥包的面鱼,放在锅里煎至两面金黄,可香可好吃了。

光是想想,周述就忍不住咽口水了。

“好好好,姥姥今年一定多包点,两个小馋猫吃个够。”

“闻晓啊,闻晓。”徐嘉淮扶着夏奶奶站在门口,他们约好一起明天去宗堂寺庙上香,下午先去寺庙祭拜许愿。

周述听着这声音很是熟悉,却又想不起来在哪里听过,还没说话,只听周言的声音从手机传出来。

“我陪姥姥去寺庙许愿了,先挂了。”说完就挂掉了视频。

“小言,把门锁上。”周言闻言站起身将杯子放回去,锁好门。

“你们两个小娃一会也和许愿树许许心愿。”

黎姥姥和夏奶奶走在前面,周言和徐嘉淮跟在后面,听见夏奶奶的话,两人应下。

刚过午后,寺庙的人也不多,临椿没有必须上午清晨才能来的习俗,黎姥姥教书也不是很信这一说法,她一直觉得,心诚就可以来。

再加上临椿有俗话,如果都在上午来祭拜,神灵忙不过来这么多愿望,有些人的愿望就不能成真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