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草根之官道风流 > 第135章 北京之行(3)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王伟江和江雪梅掏出手机不停地为外公外婆拍照,把美好的瞬间记录下来,外公也为他俩拍下一张张有纪念意义的照片。参观完天安门广场,他们又经过地下通道走进我国保存最好的古代皇家宫殿——故宫。

故宫,世界历史文化遗产,旧称紫禁城,为我国明清两个朝代皇家宫殿,位于北京中轴线中心,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左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70多座,房屋9000余间。

建于明成祖永乐4年(1406年),以南京故宫为样本营建,到永乐18年(1420年)建成,成为明清两朝24位皇帝的皇宫,民国14年国庆节(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开幕。故宫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4面围有高10米的城墙,城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故宫有4个城门,南面为午门,北面为神武门,东面为东华门,西面为西华门,城墙的4角,各有一座风姿绰约的角楼。

故宫分为外朝和内庭两部分,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三大殿左右两翼辅以文华殿、武英殿两组建筑。内庭中心是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3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其后为御花园,后三宫两侧排列着东、西六宫,是后妃们居住休息的地方。

北京故宫是世界上保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群之一,是国家5A级景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前来参观的人群真如潮水一般,尤其是各个旅游团的导游都手里拿根细杆,上面绑着形态各异,颜色不同类似旗子的识别物,高高举起在空中飘来晃去,目的是本团旅游者以本团旗子为标识物,以免掉队走丢。

“外公,故宫这么大个院子为什么没栽一棵树呢?”江雪梅问。

“是啊,这么大一个院子一棵树都没有,确实有点令人费解。”外婆也疑问道。

“关于不种树有多种说法,有的说是为了安全,皇帝乃九五之尊,安全当然比什么都重要,是想如果这么大院子种参天大树,若有刺客藏于其中是不是很难发现;有的说法是为了防火,因为这里建筑都是木结构,木结构本就容易着火,若院内栽那么多树也易引起火灾;还有就是我们传统建筑中最讲究的就是方方正正,如果囗里放根木是困字,等于把皇帝困住了,岂能栽;还有就是说5个方位正好代表五行,金木水火土。东为木,西为金,南为火,北为水,中为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若在土中栽树,木土相克,有危皇权。当然,这些都是传说,并没有经过科学考证,听听而已,不必当真。”外公一口气说完。

“外公,我太崇拜您了,没想到您这个老头肚子里还真有学问。”江雪梅挽着外公的胳膊边走边夸道。

当他们终于来到了那座宏伟壮丽、气势磅礴的太和殿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敬畏之情。这座宫殿作为明清两代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承载着无数历史的厚重与辉煌。

远远望去,太和殿屋顶上铺着金黄色的琉璃瓦,在阳光下闪耀着耀眼的光芒;重檐庑殿顶的设计更显其尊贵地位;斗拱和彩绘交相辉映,将古代建筑艺术展现得淋漓尽致。走近一些,可以看到汉白玉栏杆环绕四周,上面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皇家的威严与奢华。

站在太和殿前广场中央,人们仿佛能够感受到当年帝王在此临朝理政时的场景:群臣朝拜、仪仗威严、钟鼓齐鸣……那种庄严肃穆的气氛让人肃然起敬。而如今,虽然时光已经流转,但这座宫殿依然屹立不倒,见证着中华民族的兴衰荣辱。它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段历史的记忆,一个时代的象征。

“其实这就是老百姓口中常说的金銮殿,是明清两朝最高权力决策中心,一道道密奏从全国各地都飞马送到此殿,又有一道道密旨从此殿飞马送到各省和边关。”外公感慨道。

“外公,您想想看,他们当年的生活是多么艰难啊!遇到急事的时候,也只能依靠那所谓的 500 里加急、600 里加急和 800 里加急来传递信息。这些加急方式虽然能快速传递消息,但毕竟速度有限,而且途中还可能会遇到各种意外情况,导致信息延误或丢失。相比之下,我们现在拥有如此先进的通讯技术,真是太幸福了!无论是电话、短信还是互联网,都让我们能够随时随地与他人保持联系,及时了解到所需的信息。所以说,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我们应该好好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同时也要不断努力创新,让未来变得更加美好。”王伟江为自己生在好时代而感到自豪。

参观完前朝,又来到后庭,后庭的风格则与前朝迥然不同,最明显的就是后庭有好多参天古树,少则几百年,多则近千年。它们见证了明清两朝的兴盛衰败,目睹了后宫女人们悲欢离合,它们既是见证者又是亲历者。细细想来,人的生命真是短暂,当年的帝王们种下的树仍翠绿如荫,顽强地生长着,而当年那些种树的帝王们早已驾鹤西去,化为泥土,真是人不如树。

“外公,这儿为什么又栽树了呢,难道这又不怕三大殿存在诸多隐患了嘛。”江雪梅又问。

“外公又不是百科全书,哪能知道那么多呀,但是我想这里是后花园,是供皇帝和皇后、妃子们游玩散心的地方,那怎不能像前殿那样光秃秃的,岂不是一点情调也没有。是花园,自然就要栽些树种点花,修个假山水池和亭子,生命的气息才更浓烈。”外公根据自己的推断说。

“那这就不怕有刺客了?”江雪梅又问。

“观花赏景都是大白天的事,再加上宫中戒备森严,刺客哪有机会下得了手。”外公继续解释说。

“好像还蛮有道理的,至于正不正确还有待考证。”外婆在旁边打趣道。

“听说这院子里古树棵棵都是备案在册有户口的,谁也没有权利动它。”王伟江道。

“你说怪不怪,明明就是一棵树,要是在路旁河边看到它就如看见野草一样,仅仅是看见而已,在脑海中一不会留下印象,二不会留下记忆,可在这里看到它的树龄时就会从内心产生一种敬畏,因为它们所经历的生命年轮远远超过我们。”外公感叹道。

“外公的感怀上升到哲学范畴了。”江雪梅夸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