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草根之官道风流 > 第24章 偏爱之情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于倩看了眼正在开车的王伟江,她没想到王伟江如此反应,完全出乎她的意料,不媚不俗,不卑不亢,该坚守的一点不让,他拥有的特质每个人原本都有,遗憾的是大多数人都被不良的社会风气吹得荡然无存或者是所剩无几了。

成大事者必须具备常人不具备的特质,坚守原则不随波逐流,守得住清贫,忍得了孤独,在坚持中蛰伏,冬去春来,待机勃发。

于倩今日不按常规出牌,要王伟江开车陪她在西岗乡转转其实她有另外一个目的,那就是她想了解王伟江是个什么样的人,人品、心智、思辩、原则等。古语说点滴之恩当涌泉相报。王伟江是她的救命恩人,从个人感情讲她无条件应该报答王伟江,当然这种报答只能以私人身份给予物质上的,现在王伟江是个公务员,若他各方面都符合干部提拨任用标准,于公又有什么理由不能提拨重用呢,若他才能出众,表现突出破格提拨也并非不可以,自古就有不拘一格降人才。

于倩想到这些又看了眼王伟江,脸的侧面轮廓分明,既英俊又刚毅,心想:小样,跟个一根筋似的还蛮可爱的。

当王伟江把车开下水泥路又跑了段土路把车停了下来,他和于倩下车后来到河边,“于书记,这条河叫引淮河,扒了有十来年了,河南岸那几个村庄就是李窑村,全村人出行就靠这条小木船摆渡过这条河,扒引淮河把李窑村扒成了孤岛。”

“怎么会这样,那当初这条河是谁决定扒的,当时为什么不给该村建座桥呢?”于倩不解地问。

“这条河叫引淮河,实际就是专门为淮河分洪而挖的泄洪河,这是国家决定的水利工程,由淮委专门负责实施,至于当初为什么没有建桥,我到李窑村蹲点时问过老支书,他说当年报的建桥项目没批下来。”

王伟江故意隐瞒了他和李乃民去淮委调查过的实情,并非他想隐瞒,而是他不知道于倩是不是一个疾恶如仇,敢碰真动硬,雷励风行的领导,若是一个和稀泥踢皮球,胆小怕事的领导你说了也没用,说还不如不说,王伟江要观察和等待时机。

于倩心想:这不应该啊!国家投资的水利工程怎么可能不顾百姓的利益而不批附属工程项目呢,此河一扒全村出行连个路都没有,此桥就是花再多的钱国家也会出资兴建的,这里边肯定有什么弯弯绕,于倩心里有数后也没当面和王伟江说出来,而是试了下王伟江如何对她,“陪我过河去村里看看。”于倩道。

“啊!于书记,你不能过去,你过去若村民知道你的身份搞不好能把你拦下不让你走,现在乡领导见李窑村人都躲着走。”

好在你小子有点良心,你疑猜我真想去啊,你若真带我过去不是二杆子就是愣头青,要么就是不怀好意让我陷入难堪之中。

“你说的有点道理,过去了他们要把我拦下答应为他们建桥还真不知道怎么说好。”

“于书记,那我们回去吧,你看这也快到饭点了。”

“回去,中午饭就在你们西岗乡吃。”

“啊!你在这边吃饭。”王伟江又感到大吃一惊。“那我通知书记乡长,让他们以最快的速度赶过来。”

“通知他们干什么,到你这你请我吃顿饭都为难,那就中午我请你,对了,那个苏委员为人怎样?你打个电话给她中午就我们三人。”

王伟江立即给苏慧拨了过去,“王伟江你在哪里?”自王伟江和于倩开车走后,苏慧一直把手机拿在手等王伟江的电话,她真的担心王伟江说错话办错事,若把于书记得罪了那他真没有什么希望了。

“姐,你赶紧去胡福家饭店烧几个菜,中午于书记在这边吃饭,就我们三人,其它你看着办。”王伟江当着于倩的面又不好多说,只好说句让苏慧自己去理解。

苏慧一听虽然感到大吃一惊,今天这到底什么情况,仿佛跟做梦似的,但是她还是开着车第一时间赶到了胡福家要了那间设施最好的房间,她自己边点菜边亲自打扫卫生,她知道王伟江说那句“其它你看着办”的意思,无非就是点几个特色菜和把卫生搞得干净利索,不要桌椅都粘乎乎的,还没吃就饱了,她要老板把今日所用碗筷必须洗干净后用开水烫后再上桌。

苏慧点了冬笋烧腊肉、油焖大草虾、清蒸桂鱼、豆角烧土鸡、青菜炒香菇、紫菜鸡蛋汤。三个人五菜一汤,足够吃的,一切安排好后苏慧来到门口专门等候于书记到来。

没多会王伟江就开着车来到胡福家饭店,“于书记辛苦,菜都点好了先进去休息一会。”苏慧上前打招呼道。

来到包间落座后,“于书记车上带杯子没有?”苏慧问。

“没带,就用这杯子喝吧,我没那么多讲究。”

“于书记,这是我刚才点的几个菜,你看合不合你的口味。”苏慧把刚才点的菜单她自己又抄了一份就准备等于倩到时饭前给她看,可见她多么用心,虽然是细节,但是细节往往决定成败,于倩扫了眼菜单,什么菜她倒没再意,反而菜单上的字吸引了她,工整娟秀,章法严瑾,用笔老道,柔中带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