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开局明初我只能当海商 > 第6章 麦香扑鼻 太子忧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冯寡妇母女去时市坊。简植来到后院,用高岭土,炭渣,捣碎的废铁渣掺到一起,堆出来一个小型高温炉。在驴车拉来的箱子里,拿出来一节一节的陶管。陶管是请人定制的,来回往复的接到一起,装到一个耐热的,可以加火炭的槽子里。一头接高温炉,另一头接一个风箱。一个简单的,给高温炉供热风的系统就完成了。

这一世没有实验室设备,简植只能自己准备。最基本的两样:一个是高温,一个是提纯,都得准备好。

简植又用高温炉的剩余材料,做了几个大小不同的坩埚。把坩埚放在支起的架子上,盖上草席竹叶。等待坩埚阴干、烧透,就可以用了。

第二天,简植教冯寡妇在面包里加入蜜饯果脯,制作果脯面包。在三个店铺的后院儿,砌了三个小烤炉。现烤现卖果脯面包,每个定价三十文。又安排马胜寻找羊奶卖家订购鲜奶,自己和曹十二去购买石磨、木桶,准备卖豆浆。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十天后,一切终于理顺安排妥当,生意也渐渐红火起来。二十天过去,又增加了一个石磨、一个大烤箱、两个多层竹屉大蒸锅。简植把馒头加入了售卖行列。面包卖的贵,可是销量少。蓬松柔软的馒头卖的便宜,可是馒头是可以作为普通人家主食的,销售量惊人。

冯寡妇调整了作息时间。所有人丑时起床工作,未时休息。一共三辆驴车,沿三个方向,把沿街叫卖的人员送到远程集市销售。

饮食业是小道,但是这个小道自古有之,流传千年。因为饮食业受众面广、市场规模大、成本低、利润高,一直是穷人翻身的首选行业。

满一个月后,这些乡邻看着手里原定的二百文工钱变成了四百文,乐的眉眼飞扬。

晚饭,全员改善伙食。

简植的屋子里,马胜、曹一二、曹十二、冯寡妇、小玉围坐桌前。桌上的菜比外面丰盛一些,有肉有酒。

简植在箱子里拿出五个一两的银锭,给每人一个。说:“刚才的工钱大家都领了。这个是额外的奖励,也是你们应得的。只要生意好,到年底,每人奖励十两大银!”

曹一二一手端着酒杯,一手攥着银子,笑得见牙不见嘴。简植笑着说:“看看你那没见世面的样子,还不如冯婶婶和小玉呢。信不信早晚有一天,咱们真的能日进斗金?”

“真的?”小玉惊呼开口,眼睛睁的大大的,小嘴儿张的圆圆的。看到简植看她,腾地红了脸低下头。

“真的,来大家举杯!我发誓,只要你管好账本儿,我肯定让你看到一斗一斗的金子进腰包。”简植说。

小玉低声说:“腰包,装不下一斗金子呀!”

满屋轰然大笑,冯寡妇也笑得捂住了肚子。小玉脸更红了,连忙端了碗,跑去找小姐妹一起吃饭。

桌上,简植和冯寡妇说了包子的事儿。包子,才是早餐的王道。冯寡妇说早就有人卖包子了,她也会做。也知道用碱面做出来的包子,肯定比别人做出来的酸面儿包子强。可是人手不够用了。现在面包和馒头就勉强支持供应了,加上包子,肯定做不出来的。

简植琢磨了一下说:“大家来到应天府一个月了。下个月安排大家轮休回家看看,算是休假探亲。每次不超过五人,休假不超过两天。早起晚回的,也就在家住一夜。村里还是有人愿意来的,愿意来的,就让回家探亲的人领着来。住的地方,找木匠把现在的地方改成二层铺,再加二十个人应该够用了。”

冯寡妇说:“人手不用担心。这城里,就有妇人打听咱这儿招不招工。我娘家村子里,也有人问能不能来做工。只是这事儿得你定,我没敢做主。”

简植:“这里一开始,就是要交给你打理的。除非是你拿不定主意的事儿,其余事情你做主就行。人员你管理,所以权力给你。”

指了一下马胜他们,简植继续说:“他们现在在这里帮忙。一步一步的,他们都要撤出来。我有更重要的事情要他们做。再说,你也应该脱产管理了,多带带稳妥的亲信,以后具体的事儿交给她们做。碱面儿,才是以后挣钱的大头儿。一点一点儿的挑出信任的人来,转去生产碱面儿。碱面儿的做法不复杂,能保密一天,就能多挣一天钱。”

冯寡妇点头称是。

面包生意上了轨道,简植就再也不管了。没事儿就在后院鼓捣那些物件,累了就上街闲逛,顺便在商铺、药店寻找长石、方解石、硫镪水、硝镪水等东西。

硫镪水和硝镪水,就是另一世的硫酸、硝酸。这东西早在东汉年间就有了,都是炼丹术士发现的。只是质量不高,浓度不一。过了一百多年后,才经由阿拉伯商人传到了欧洲,在欧洲被发扬光大。所以说中国的炼丹术士,才是现代化学的开山鼻祖。

这一天无事,简植来到了竺桥面包坊。昨天小玉跟简植说,竺桥面包卖的特别好,简植就来看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