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从法盲到律神,我经历了什么! > 第112章 王远行的交代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是什么道理。”

“一个是因为案件在我的手里翻过来,罗生就会更感我的情。将来我找他办事也就更容易一些。另一个是这个案件确实是有好的基础,如果把这个案件翻过来,我更有一些成就感。以后我在圈子里也算是更有炫耀的资本,找我办事的人也就会越多。”

“好的基础是指什么?”

“好的基础是指具备翻案的可能。如果一个案件在证据上,法律适用上都没有明显的问题。对于这样的案件,就算是有人找上门来,我也只能推掉。明知不可为而为,这不是我的作风。我只会顺势而为,毕竟要保证安全嘛。”

“这个案件用你的话重口供轻实证,为什么还会判下来?”

“这件事我也是了解了一下。当时白土市一中发案后引发了社会关注。尤其是一中的家长纷纷到校接送孩子,每天拥堵交通。政府方面还不好管理。毕竟人死了,案件没有侦破,对公众没有交代,家长们不放心也是可以理解的。这样压力就来到了办案机关。”

“你说的意思是因为压力导致案件出现问题。”

“算是吧,这个案件明显办得太仓促。这就是我想说的案件的第二个问题,证人证言矛盾,无法形成证据链条。”

“你说哪里矛盾了,哪里不能形成正确链条?”

“证人王志利证明案发时在现场看到的是罗伟与肖平。但刘鹏说其中一个人是罗伟,另一个人他不认识。事实上肖平是刘鹏的同学,他当然是认识的。他如果说不认识,也就意味着罗伟旁边的人可能不是肖平。如果不是肖平,会是什么人呢?”

“你的意思是……?”

“两个证人在现场同时看到了罗伟与另外一个人。而这个人是谁,两个人的证言是矛盾的。一个人说是肖平,一个人说不认识。肖平是他们的同学,不存在错认的可能。那么接下来就只有两个可能,就是他们两个人的证言都不对或是他们有一个人说得不对。”

说到这里王远行看向郑平,他的目光坚定,也不回避任何东西,直视中显示出了强大自信。

“如果两个人说得都不对,那么现场出现的两个人可能既不是罗伟,也不是肖平。如果两个人其中一个人说得对,那么另一个人为什么会出现错误!两个证人证言为什么矛盾,查不出来的话,证人证言就不能采纳,或者说疑点利益归于被告人,以对被告人有利的角度来理解证据,即两个人证人的证言均存在问题,均不能作为定案依据。”

啪!啪!啪!郑平鼓起掌来。

“王法官的专业能力果然是强。一番论述下来,我都被你说服了。只是你现在的意思是说,这个案件本来裁判就存在问题,你实际上是在纠正罗伟案件曾经存在的错误。”

“你可以这么说,也可以这么理解。对于我来说,案件本身的瑕疵非常重要。一个完美的案件会让我产生一种美感,从而以欣赏的眼光来看待这个案件。一个有问题的案件,则会让我产生纠正的冲动。不过,我也不是当年的热血青年,工作不能只凭一腔热血去推动。很多案件,我也只能看看而已。罗伟的案件不一样,既有瑕疵,又有私人因素,我怎么可能会不动心。”

“那你怎么去操作的?”

“我不想案件脱离控制,就只能从法院系统外去想办法。这个时候,我想到了岳百川。岳百川跟我是校友。我们也算是老相识了。虽然我现在是在信访室工作,但之前我也是省院刑庭的办案法官。律师就是这样,喜欢结交法官。岳百川在那个时候,托人找门路结交我。我呢,对这个知名律师也是来者不拒。法官不是活在真空里,我有麻烦也是需要律师参与解决的。”

“岳百川可是全国十大律师,这样的律师也要结交法官?”

“十大律师也是律师,法官的权力是律师羡慕的,律师的收入是法官羡慕的。生活就是这样,没有完美的事情,只有互相渴望而已。”

“王法官感慨还是不少。”

“那是自然的。法律职业干了这么多年,有些感受也是正常的。我找岳百川,是希望他出面办这个案件。要知道,这种大案的翻案,还是需要一个老练的律师来办的。我对岳百川是绝对信任的。岳百川当然也愿意办这个案件。毕竟律师也是希望自己名望越大越好。岳百川虽然是全国十大律师,但相对于其他的十大,他并不具备特殊的优势。十大以外,还有不少律师想挤进来成为新的十大。新人上来,老人就要倒位置。岳百川不想成为那个被挤走的人,就要拿出新的成绩来。罗伟的案件正是这样的一个案件。”

“王法官对岳百川的心理,还是很了解呀。”

“算是吧。都是搞专业的,大家心里想的东西都差不多。有机会,显示一下自己的实力,那是谁也不愿意放弃的机会。平时,我们都要保持低调,不就是为了这一刻的灿烂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