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重生之平淡人生 > 第81章 医武不分家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刘一鸣在这前后快一个小时里脑瓜里不知道想过了多少事情,想振兴中医,可是自己没那个能力。虽然自己认可中医,可是并不是十分了解。国外那些文化入侵一直没有停止,信息发达后大家才能在一些视频中知道点真相。于是掌握言论就成了刘一鸣以后的一个目标,不再让人们受到蒙蔽,让真相可以公布。这事肯定会遇到很大的阻力,不过为了心中的正义和坚持再难也必须去做。

刘大江把老爷子送回家后没多久就让老太太赶的回柳乡了,她担心儿子天黑了开车不安全。走之前刘大江还专门让儿子盯着老爷子喝药,说是等暑假结束来接他上学时候再带去县城看看。

刘一鸣等老爸走后就开始帮爷爷煎药,晚饭还没吃,抓紧时间的话今天就让让老爷子享受一遍全套的中药服务。

奶奶还特意的把过年用的蜂窝煤灶拿到院子里,准备以后就专门用来煎药。刘一鸣趁奶奶还没引燃灶火,就先去拿出一份药用清水泡上,大夫说过煎药前要先用水浸泡二十分钟。

奶奶引火倒是很利索,不到三分钟就把炉火搞定了。等浸泡的时间一到刘一鸣就端着药罐放到火炉上,因为是两世以来第一次煎中药,好奇的就守着炉子不挪地方了,药罐里水都还没沸腾,盖子就被掀开了好几次。这副药得煎四十分钟,水开了以后浓浓的中药味就飘满了整个院子,再掀开盖子就看到汤汁已经变成褐色,大夫说过这副药是补气血的,煎好以后颜色会很深。

大夏天的刘一鸣和表弟两人在院子里一直守着炉子,要不是头上有树叶遮阳,早都被晒跑了。提前订好的小闹钟一响,他就赶忙拿着两块毛巾垫着把药罐子从炉子上端下来。然后跑到厨房拿了个小碗,当时大夫说过每次服用的量是四两左右,可家里没有测量的工具,刘一鸣想着一瓶可乐五六百毫升,四两的话就是两百毫升,一小碗应该是差不多了。

把药汤倒进碗里后他还偷偷的抿了一口,感觉没想象中的那么苦,端着碗送到老爷子跟前的时候说:“爷爷,快喝药,我替你尝了不苦。”

“党参当归黄芪啥的能有多苦。”爷爷接过碗后和孙子说着方子上的药材。

刘一鸣对中药材是一概不知,心说不苦就好,听到党参的时候又问爷爷:“咋不用人参呢,咱家不是还有人参,是不是党参比人参还好?”

“大夫说我现在身体太虚,得慢慢补,直接用人参怕给补过了。”老爷子用嘴对着碗口吹气,想让药凉的快点。

“还这么讲究........”刘一鸣虽说不清楚,被爷爷一点也就想明白了,毕竟过犹不及的道理还是明白的。

老爷子用嘴唇试了试汤药的温度后,觉得温度可以接受了,然后端起碗一气就把碗里的药喝光了。

喝完以后用手帕擦了擦嘴角说到:“中医可不简单,这可是老祖宗流传了几千年的东西,就是现在好的中医太少了,咱们县也就给我开药的南老一个有名的。”

“要不我去学中医咋样?”刘一鸣突发奇想的来了一句。

“你可拉倒吧,古时候要跟着师傅学医都得吃住跟着十多年才能出师。我看你还是好好上学,等考大学的时候你要是还有这想法就报去个中医大学。”爷爷对孙子的话没放心上,只当他是心血来潮的说了一句,毕竟小孩子对啥新鲜事情都好奇。

刘一鸣说学中医其实是想起了电影黄飞鸿,他功夫那么厉害还开了个医馆,这应该就是医武不分家。想要自己强大就得先了解身体构造,每个男人心里都有个武侠梦么,刘一鸣自然也想有功夫,然后好行侠仗义。至于市面上教的那些拳击和跆拳道,一对一还行,一对多的话还得是华夏功夫管用。电影都是这么演的,肯定有他的依据。

刘一鸣前世跟着视频学过八段锦,还专门在网上查是谁发明的,可是众说纷纭没有明确的答案。可五禽戏是华佗发明的,那可是华夏大名鼎鼎的神医。再就是练武修道的人多多少少都懂得医术,有好些厉害的功夫对身体有损害,只有自己会调理才能放心的去练。

接过爷爷喝完药的空碗,拿到院子里的水龙头下洗干净了放到厨房。心里琢磨了那些事后,刘一鸣心里对中医的好奇越发浓烈。都说练武要趁小,自己十二岁也不算大,最起码身体的柔韧性不错,连劈叉都做得到。刘一鸣现在想学中医,可苦于没有门路,于是决定明天开始进入锻炼计划,把身体先练好了以后练功的话才能事半功倍。

奶奶把晚饭快做好了,刘一鸣先去把爷爷饭后要喝的药给泡上,在老家这一个月首要任务就是照顾爷爷喝药。睡前还得一顿,一天三碗药光是泡药煎药就得三个多小时。从县城给爷爷看完病回来后刘一鸣就一直在来回煎药,最后等爷爷睡前那顿药煎好都已经晚上九点了。中午都没午休,折腾一天已经困得不行了,没等爷爷把药喝完他就躺下睡着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