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 > 第419章 又出幺蛾子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当然了,要是晋国君臣不想再继续争霸,自然不用去管列国君臣会有什么看法或想法。

恰恰就是晋国要继续争霸,有些事情是绝对不能去做的,包括俘虏一国储君和夫人,捣毁他国的宗庙。

那么,联军在等什么?

不止一次提到过秦国有首都圈,他们全国近半的人口就是栖息在首都圈以内。人可以跑却能追,人跑了带不走所有物资。

联军正在大肆追捕逃亡的秦人,劫掠秦人逃跑时遗留下来的物资。

有在进行关注的人会发现一点,每一天都有大批的队伍在向东,他们押解着大批被抓捕的秦人,随行车辆上装载什么东西都有。

“至少两代人,秦国才能恢复元气。”智罃一点都不同情秦国,很是舒了口气的表情说道:“他们没有继续捣乱的能力,楚国只能靠自己了。”

在“邲之战”后,秦国跟晋国打了两次大型战役,第一次是“辅氏之战”,第二次便是“麻遂之战”了。

那一次“辅氏之主”不谈经过或损失,摆明就是晋国不败而败,后面还导致,楚国、齐国、宋国、秦国、郑国、鲁国、卫国、曹国、邾国、薛国、鄫国、陈国、许国在蜀地(今山东省泰安市西)举行了盛大的会盟。

当时,晋国君臣简直如丧考妣,一度失去继续争霸天下的信心。

幸亏一国之君是晋景公,顶住了巨大压力,搞出不少事情让国内贵族分心,等一众人回过神来才发现晋国并未丧失多少实力,重拾争霸天下的信心。

两个月后,也就是时间逼近临近夏收的时间段。

“这一次便宜秦国了!”晋君寿曼用不忿的表情做出指示:“撤军!”

包括晋国在内的所有人,没有人吭声。

没有人去进行统计,也是没有那个时间来统计,不靠谱地进行估测,联军该是捕获了二十万左右的秦人,其余各种各类的物资更是不计其数。

撤军之前,联军已经在转运抓捕到的秦人以及劫掠而来的物资,运了将近两个多月还没有完毕,撤军路上的队伍之中还有四万余秦人以及几千车物资。

他们撤退途中又在泾水耽误了一个多月。

“赶不上夏收了。”郤至说这话的时候,一脸的笑意。

难道是郤至等着看谁倒霉?并不是的。

都说战争耗费极多,然而这一次他们却是血赚。

哪怕是耽误了今年的夏收,不用等到了辅氏将俘虏和物资一分,他们仅仅是自己进行估算,能算出战利品起码能够顶得上两次夏收,个别人则是获得更多。

楼令刚才在观看渡河的队伍,目光转到郤至身上,说道:“虽然征召了不少‘羡’入伍,各个家族进行夏收的劳动力不至于缺失吧?”

郤至随口说道:“反正我家不缺人。”

这种大规模的征召对中小家族影响最大,大家族确实不缺万人以内的劳动力。

“怎么,楼氏影响很大?”郤至是不信的。

楼令就实说道:“因为调配合理的关系,不会影响到夏收。”

“你这次赚大了。”郤至说道。

由于楼令刻意掩盖的关系,知晓楼氏“贡献”之后还能留下三万以上俘虏的人并不多,郤至肯定是知晓内情的其中一人。

如果仅有楼氏取得那么大的收获,再是家大业大的人都该嫉妒,后期加入大肆收获的郤氏、旬氏、栾氏、韩氏、邯郸氏也各有收获,肯定比其余家族获得更多。尽管这几个家族仍旧对楼氏取得的收获侧目,嫉妒到眼红或许并不至于,感到羡慕则是肯定的事情了。

“多了那么多人口,粮食会紧张吗?”郤至问道。

这是郤至想借粮或卖粮食给楼氏吗?

楼令也就提出想向郤氏购买粮食的请求。

“可以卖一些,数量不会超过万石。”郤至在郤氏当然能做这个主意。

别忘记郤至在几年前已经获得‘温’作为封地,而“温”地是晋国两大产粮地之一。

所以了,楼令想要向郤氏求购粮食,数量不大的话,仅仅是“温”地就有余力提供。

楼令当然要进行感谢,又说道:“我也会向旬氏、范氏求购粮食,国外向齐国和宋国求购。”

郤至只是笑了笑。

旬氏和范氏不会拒绝楼令的购粮请求,只是出售的数量上想来不会太多。

楼氏负责与齐国的邦交,楼令亲自找国氏或高氏也就可以了。

宋国的邦交不由楼氏在负责,楼氏想向宋国求购粮食,涉及的量一旦大了,可不能绕过与之邦交的家族。

“往后能够囤粮就尽最大努力囤粮吧。”郤至不是在暗示什么。

他们同样是晋国的高层,怎么可能不知道晋国未来几年要做什么。

晋国解决了来自秦国的威胁,接下来会全力与楚国进行争霸,谁都不知道要打多少年才可以分出胜负,肯定是要进行相关的准备。

那可是要进行旷日持久的战争,备下足够的粮食只是其中的一项基础,战车、甲胄、兵器也要不断打造。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