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都重生了,又当消防兵了? > 第一百三十二章 我的极限力量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三十二章 我的极限力量呢?

刘指导暗骂关系户,郝成斌趁机断他路。

方淮说提干靠比武,老兵们吐槽兜不住。

单双杠前论强化树,手臂腿腰依次进步。

闻敬松装逼有气场,韩老总高低随二两。

书接上回,且说这闻敬松大喊一声:

“上杠!”

说时迟,那时快,那一中队杀出一迷彩小将,黄衣黄甲黄旗靠,始一上杠,山河摇动,实乃勇将…

(算了,皮一下,别骂。)

……

“杨高兵,15个!上次…13个是吧?这两天有进步!不过底子也太弱了!”

杨高兵奋力拉到15个,下杠时,内心是有些欣喜的,毕竟比起第一次上杠,已经进步了4个。

这都是他每次训练时都用尽最后一份力的结果。

但闻班长一句轻描淡写的“底子太弱”,让他有些心灰意冷。

也许只有第一次测试就达到20个以上的杨立冰,才值得入眼。

方淮本就是细心敏感的人,深知短时间一次进步两个,需要多大的努力,

看到同年兵的表情有些落寞,有心说两句,但也不好直接反驳闻敬松,只得主动鼓掌,道:

“加油!”

二中队的三个新兵也开始鼓掌。

杨高兵看过来,发现是方淮开口,眼神动了动,重新有了些振奋。

闻敬松眼里闪过一丝厌恶,看了看杨高兵的表情,没说什么,但心里默默把他划出了“亲信”行列。

以后奖励新兵,闻敬松是不会带上他的。

至于刚才答应的进步有海鲜…你等着二中队的请你吃牛肉好了。

方淮…吹吧,看你达不到40个,拿不拿得出这么多钱请客。

一中队的新兵,除了杨立冰24个,其他都在11到18之间,没什么特别变态的。

其实当初分兵,新兵团照例照顾了一下省城支队,然后支队负责按成绩分兵的参谋把单杠成绩最高的杨立冰和宋林都划拉到了特勤大队。

其他分到特勤的,也都是中上之姿。

到了大队,除了宋林和杨立冰俩中队一边一个,其他则是随便分到了两个中队。

至于方淮,是个特例,他单杠的结训成绩是硬拉的,并不高,没有计入“最强新兵”分配名额。

韩勇也是特例。

关系兵不是没有,还挺多,但大多都往机关走,要么去了关系所在的支队,大队,像曹鹏,就去了六盘水。

省城特勤,那不是一般的关系能调的,有这种大关系,还主动要求调进省城特勤吃大苦的,这一届只有韩勇。

所以特勤二中队,只有肖海山一个是随机分进来的。

特勤分完,有时候市大队还要挑。

所以县中队分到的新兵大多是特勤,市大队两轮挑剩下的,这会的很多县中队,还在解决一些新兵单杠破零的问题。

像彭英琪睿,孙连海,陆涛这些人,每天的训练项目,大多是俯卧撑,上杠憋20秒,憋死了也拉不上去,然后被班长大骂,罚撑半小时。

方淮很清楚。

不用问为什么清楚。

一中队的每个新兵拉完,闻敬松背着手点评,最后一名的乔鑫仅拉了11个,比下队成绩只高了一个,被他骂成了上不了席面之徒。

闻敬松骂人,没什么脏字,但语气中的鄙视却是拉满了,说完就不再正眼看人,走的是冷暴力路线。

骂完,闻敬松活动了一下手脚,上杠,足足拉了48个。

拉完落地,睥睨着在场的人。

张洋终于开口笑了一声,声音不大不小:

“下队40个,第二年48个,第一年这么苦,就这点进步,全在吃老本,有什么好傲的呢?”

闻敬松很不想鸟他,但发现一帮新兵都在看张洋,嗤笑了一声:

“呵呵,有些人,这辈子都没拉上过35个吧?自然不懂什么叫极限力量,总以为进步这么容易!垃圾!”

“伱他妈骂谁呢?”

张洋被骂得立马红眼,有了些要干仗的架势,指着闻敬松就要上前。

方淮赶紧拉住了他,对着闻敬松笑问道:

“班长,请教一下,啥叫极限力量?我进新兵团硬拉11个,结训考核的时候23个,下队28个,前两天,31个。

我想问问,我的极限,应该在哪?”

嚯。

一中队的都有点听傻了。

包括那俩二年兵。

11个到31个?夸张了吧?

这帮新兵,不说新兵团没怎么训练吗?

闻敬松则是根本不信,只觉得他就是一直藏拙,进步博眼球而已,眼皮也不抬道:

“31个?我新兵考核的时候,40个,等你到了40,就知道什么叫极限力量了。”

方淮一听,握了握手,感觉到一股充沛的力量,仿佛手臂的每个细胞都在呼唤他装逼。

如果这一次强化有上次的效果,那他的手臂力量,就已经远远超过身体体重的界限了。

他的力量大幅增长,体重却一点没涨。

理想化来说,他此刻再拉单杠,应该100公斤级的力量征服70公斤级的体重一般简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