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武侠 > 剑破诸天 > 第249章 昙鸾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二寇听到是昙鸾来了,都大惊失色。怎么昙鸾的名气如此之高呢?甚至惠嶷法师、智藏方丈都对他极为尊敬呢?原来说起他的来历,颇有神奇。

昙鸾出生在一个士族家庭,从小开始学习儒道佛的经书。他家住在五台山附近,小时候经常到五台山瞻仰佛教佛像和道教的金像,耳濡目染佛道的神奇法事,自幼便与佛法道术有缘。稍微大点,他开始与士人僧众道士习修武术气功,加上他勤学苦练,天资聪颖,很快他超出普通人。佛法和道术相比,昙鸾更对佛法感兴趣。

尤其这个时候,五台山因为汉明帝主持的一场约期焚经、以别真伪的赛法中,道教经文全部焚毁,佛教经文却烈火不烧,开始视佛教为正统开始,到现在已经佛事兴盛。佛教的人才很多,昙鸾遇到的高人也不少,因此他对佛法越来越喜欢。而五台山又是文殊菩萨的道场,所以诸佛之中昙鸾从小开始最崇敬文殊,对他的事迹极其崇拜。

其实文殊菩萨在佛法十界中,仅排在六凡四圣的四圣第二界,即菩萨果位,不算自觉觉他、觉行共满之境界,因此不是最顶级的大觉金仙。

佛法果位中,六凡指六道轮回的凡夫迷界,包括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及地狱等六界。前段时间孙云随隐士赵逸进入的地狱密境中,看到的六个门就是指这些。这些轮回的六界,是低等的法界,生灵天生可以到达,不用修炼。

四圣指佛、菩萨、缘觉、声闻四种圣者的果位。按佛教的层次,菩萨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圣者,菩萨共分五十二个阶位,只有十二个阶位是圣人,即从初地到十地,加上等觉、妙觉。妙觉菩萨就是准佛,等觉菩萨是即将成佛的大菩萨,像文殊、普贤、观音、大势至等左右胁侍。这些果位需要修行才能达到。

昙鸾之所以崇敬文殊菩萨,一方面因为菩萨是众生成佛的必经身份,众生要成佛,必须先发四大愿心,即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们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然后才觉有情,能觉悟一切众生的痛苦,同情一切众生的痛苦,进而解救一切众生的痛苦。昙鸾从小心地善良,愿意帮助别人解脱苦海,这和他幼小心灵的憧憬相一致。

另一方面,因为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文殊的佛像庄严一直普照着他,许多文殊施展异能与智慧的传说一直感染着他,另他无限向往。

相传五台山原名五峰山,冬日冰封,春日风沙,夏日酷热,秋日绝收。本地的百姓饱受折磨,不少人流离失所,远走他乡。

有一天,文殊菩萨到这里传教,看到人们遭受苦难,慈悲心起,决心要改变这里的气候。他一打听,知道离此不远东海的海底有一个歇龙石可以改变此地的气候,于是他变成一个化缘的和尚,到龙王那里去借。歇龙石重达万斤,清凉异常,是青龙歇息的地方。龙王本不愿意借,不过料想一个老和尚无法运走,才假意放心地答应。结果文殊来到歇龙石跟前,口念咒语,使巨石变成了弹丸,然后塞进袖筒,飘然而回。

菩萨把神石安放在山中间的一条山谷中,五峰山立刻变成清凉山并依此改名,这条山谷被命名为清凉谷,后又建一寺院,起名叫清凉寺。此后龙女白灵公主也来此布施甘露,使清凉山万物萌生,百畜繁衍。龙王本来窝火,但不敢奈何文殊,便迁怒公主,尽烧万物。为护性灵,白灵血液遂化作甘露抵火殒身,后被文殊点化入佛成为文殊弟子。文殊菩萨又用大圆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成所作智、法界体性智共五大法宝镇住五峰山顶,驱魔护山,形成后来的五顶平台,也就成为后来的五台山。

昙鸾在这种熏陶和浸润中,不觉一晃儿长到十四岁。这期间他不仅学了不少佛经道法,同时四书五经无所不学,尤其他对乐律很有天赋,喜欢听禅音圣歌。

这一天,天空格外晴朗,艳阳高照。他又早早的上山问佛朝圣。他和许多僧众弟子部众来到佛光寺,一起听经。主讲的是佛光寺的方丈,讲禅的内容为华严经法。昙鸾听的如醉如痴,感觉完全投入进去,进入妙不可言的境地。接着众人又跟着维那唱经,佛殿之中庄严之声环绕,天籁之音充盈,昙鸾更觉得神圣无比,仿佛置身超脱之中,不再有一切烦恼。

唱诗之中,昙鸾偶然抬头,随着禅声绕梁,赞美不绝的和声,忽觉正殿文殊法相面带微笑、圆觉相好。昙鸾不觉心动,他的思绪一下被带到虚空神圣之中,觉得只有遁入佛门普渡众生,才是自己一生的夙愿,只有皈依佛门才是自己的归宿。

不知不觉,讲禅完毕,昙鸾依然陶醉在憧憬之中。这时一个老和尚打扫地面,看见一个十几岁的孩子依然静坐冥想。便走到他身边提醒说:“小施主,讲经已经结束,快回家吧。”

昙鸾还没回过神儿,说道:“此处不就是我的家么?”

老和尚看小孩子虔诚,便继续说道:“此处佛门出家之所,你还是未成年,尚不可入空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