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古言 > 食医希睿传 > 第33章 王知县前建言献计,回程路上丁林牵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3章 王知县前建言献计,回程路上丁林牵手

三日后,林老爷带着林明轩及丁希睿去了王知县家。王知县家的院子不大,甚至比丁希睿家还小一些,院内没有假山流水,更没有亭台楼阁,花园中种的不是花,而是蔬菜和果树。王知县年龄与林老爷相近,面容中透着一股冷峻严肃之色,令人不禁心生敬畏。

“林大夫,请进。”知县将林家众人迎进正屋。

“多谢王大人。”三人依次进屋。屋内的桌椅看起来已经许多年了,主位上的桌布边缘已经发白,桌子上没有瓷瓶陶器装饰,只是放了一盆薄荷。

两位妇女端了茶水进屋,倒完茶水后转身要离开。这时,知县开了口:

“这位是拙荆,另一位是来我家帮忙的关大嫂。”

林家众人赶忙起身,向王夫人行礼。王夫人笑着回礼,道:“林大夫慢坐,这位便是二公子吧,听说你在洛西村做了不少好事,年纪轻轻,真了不起。”

“不敢。”林明轩俯身再次行礼。

“我在后院还有些活计,你们慢慢谈,有事随时喊我。”林夫人说完,带着关大嫂出了门。她看着和林夫人年纪相仿,但脚步稳健很多。

知县家竟如此朴素,连夫人都动手做事情,林家三人顿时心生敬佩。

王知县喝了一口茶,说:“此次的义诊,多谢济世堂鼎力相助,且二公子还为孩子们做了一件大事,我本该亲自登门感谢,无奈政务繁忙,总也抽不出时间。”

“大人不吝家财,为山村父老谋福利,林云森一家及城内诸位大夫都敬佩至极,自愿为洛城县出一份力。”林老爷起身,再次行礼,林明轩与丁希睿见状,也起身。

“林大夫客气了,诸位请坐。”知县起身,示意他们坐下。

“大人,林某携小儿明轩前来,一为汇报,二为请求,请大人容小儿为您详细禀报。”林老爷道。

“那就辛苦公子了。”王知县伸出手,作了“请”的姿势。

林明轩起身,先将自己义诊现场所了解的情况挑了几条,而后详述了发现孩子营养不良,继而调查,最后得出方案,请里长协助推广诸事。最后,他顿了顿说:

“大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恕明轩斗胆直言,根本问题在于食物不够,百姓尚在温饱线上挣扎。”

王知县静静听完,起初担忧,而后喜悦,最后面露惭色。林老爷则脸上一惊。

“我为官数载,深知百姓疾苦,前几年一直着眼于洛北、洛南等地。洛西的情况相对没有那么严峻,故而被我一直放着,实在惭愧。”

“王大人,您到任后,为百姓做了无数实事,大家对您都无比感激。”林老爷赶紧上前说。

“大人,明轩有一解决之道,即刚刚家父所说的‘请求’,还请大人一听。”林明轩说。

“二公子请讲。”王知县收起哀愁,对林明轩说。

“整治河道。”林明轩说。

“河道?”王知县疑问起来。他近两年都没有回家乡,不知洛西河道模样。

“是,洛西一段,河道已经多年未治理。近些年,百姓迫于生计将部分山林破坏,开成田地。雨后,林间大量泥沙入河,鱼虾减少,水位上涨,河道问题已经相当严重。”林明轩说。

“如此说来,我当前往观察,尽早解决问题。”王知县说。

“多谢大人。”林明轩再次行礼。

几人谈话良久,丁希睿一直在旁听,当知县谈及洛南时,她想到罗叔一家,洛南近些年种植玉米,知县应当是清楚的,既然洛西的粮食问题也需要解决,那让洛西地区也种植一些玉米,应该有所帮助。想到此处,丁希睿悄声对林明轩道:

“罗叔,玉蜀黍。”

林明轩听后点点头,沉思片刻起身道:“大人,关于食物,内人有一主意,不知是否当讲。”他没有自己讲,而是为丁希睿争取了机会。

丁希睿双手开始颤抖。

“夫人请讲。”王知县示意。

丁希睿站起来,欠欠身说道:“民妇听闻,洛南有一食物,名为‘玉蜀黍’,此物可在山脚旮旯生长,极易存活,且味美,产量也颇高。不知可否将此物引入洛西?”

“没错,玉蜀黍刚刚种植两三年,本也是尝试,但此物确如夫人所言这般。我本想估量一番再做推行,没想到夫人竟也有所耳闻。”

“民妇也是机缘巧合听说了。不过,玉蜀黍虽好,但因是外邦食物,也有弊端。民妇听闻外邦人在烹饪时会加碱水,可弥补玉蜀黍的短板,更加有益身心。”丁希睿鼓足勇气继续说。

“原来还有这些学问,我倒是第一次听说,这可要立刻告诉百姓。”王知县说完,看向林老爷,接着说道:“林家不愧是医药世家,二公子和夫人皆年少有为,真了不起啊。”

“大人见笑了。”林老爷想到此前林明轩的请求,心道或许真的可以让儿媳去医馆。

“玉蜀黍需要在盛夏前播种,此时正合适,可行;不过,河道之事较大,我需要与衙门同仁共同决议,若事情顺利,也要等到冬季再开工了,现在不合适。”王知县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