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诸葛融摇头笑道:“主要倚仗兄长,小弟无德无才不堪大任。兄长未到而立之年已经身任护军高官,深得陛下信任,假以时日必将成为二叔父这般的擎天重臣。”

诸葛恪道:“贤弟过奖了,不过为兄确实志在于此,贤弟也不要妄自菲薄,为兄希望你能成才辅助为兄干一番事业。”

诸葛融道:“小弟一定努力为之。”

诸葛恪点头道:“这就是了,这次出征正是我二人建功立业的机会,待成功之后为兄要向陛下保奏贤弟升迁。你现在仅仅担任镇军中郎将,官职太低了些。”

诸葛融道:“一切拜托兄长了。”

行军三日,到达公安县。一到公安,诸葛恪立即向守将潘濬询问战况。

说起来这潘濬原先是刘备的属下,是大汉当今丞相蒋琬的表弟。刘备进入益州前任命他为荆州治中从事,辅佐留守荆州的大将关羽。也许是由于性格因素,潘濬和关羽关系不好(问题应出在关羽身上,和关羽关系好的同僚屈指可数,能被关圣人看的上的人也寥寥无几)。后来东吴袭取了荆州,很多刘备手下的官员都投降孙权,唯独潘濬不投降。直到孙权亲自出马劝说,潘濬这才投降,先被任命为辅军中郎将,后来又升迁为奋威将军、少府、太常。

太常是九卿之一,已经是高官了。此外,潘濬还被封为侯爵的第一等,县侯。

潘濬这个人除了精于政务之外还会领兵打仗,曾经和将军吕岱一起在外用了三年时间平定蛮夷的叛乱。

孙权后期最信任的一个特务校尉吕壹甚至敢纠察丞相,但唯独害怕潘濬,差点死在潘濬手下,可见潘濬是个有才能又刚直的大臣。所以,在关键时刻,孙权抽调潘濬前来守卫公安辅助大都督陆抗。

当下潘濬对诸葛恪道:“昨日探马报来,荆南四郡中的武陵、桂阳二郡先后被刘禅和霍弋攻破。现下刘禅亲自领兵去攻打长沙郡,霍弋所部先期前往攻打零陵郡。”

诸葛恪叹道:“果不出所料,时局如此太常大人以为我们接下去该当如何?”

潘濬也叹道:“如今看来荆州是守不住了,我们应该将江陵的人马全部撤出固守长江天堑阻挡汉军。”

诸葛恪起身拱手道:“谢太常大人坦诚相告,其实在下也是如此想的,陛下亦然。”

潘濬道:“那么此次将军来的目的是?”

诸葛恪道:“劝说死守江陵的陆抗将军突围,不要白白牺牲,为此陛下还亲笔写了书信给陆将军。”

潘濬道:“按照陆抗的性情,也只有陛下能劝的了他。据报,汉军围攻江陵的人马中有万余人马被抽调到汉津防御,这应该是将军的计策吧?”

诸葛恪笑道:“晚辈只是略施小计罢了。”

潘濬笑道:“将军足智多谋令人敬佩,难怪陛下信任将军。”

诸葛恪谢道:“多谢前辈夸奖。”

潘濬又问道:“将军准备如何行军?”

诸葛恪道:“我手下有一神箭手名叫吕着,我想在后日深夜率领轻骑五千奔袭江陵,将陛下的亲笔信射入城中让陆将军知晓。然后我率领大军在公安和江陵的中道等候陆将军。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我和陆将军返回公安后,再和太常大人合兵一处返回武昌,太常大人以为如何?”

潘濬听后想了想道:“将军谋划极佳,重点在于快和秘两字,请将军注意。”

诸葛恪深以为然,二人又聊了会这才分别。

两日后傍晚,诸葛恪和诸葛融点了五千轻骑兵赶往江陵,两个时辰后来到江陵东城外两里地,看到汉军密密麻麻驻扎着许多营寨。

看着汉军的军营,诸葛恪难免感叹一番,如果陆抗不及时突围而出早晚江陵会被攻破。他招来了吕着吩咐道:“我们此行的主要目的全在于你是否能将陛下的书信射入江陵城中,为此我将亲自将你送入射程之内,届时你一定要将书信射进城内,成功了我将向陛下为你请功,若是失败了只能将你斩首治罪了。”

吕着拱手道:“将军放心,只要进入射程,末将一定能成功。”

诸葛恪点了点头,看了看天色,然后马鞭指向江陵城喝道:“将士们,冲锋!”吴军五千轻骑冲向汉军营寨。

汉军负责围困东门的乃是汉将句扶,未等防守营门的士卒来报,听到动静的句扶已经挥舞着宣花斧走出大营。看到是吴军来袭,连忙上马出营冲锋。

他麾下的士兵们反应也十分敏捷,看到主将出发,也纷纷跟上,立即投入战斗。

只见句扶迎面撞上吴军骑兵,一斧就将骑兵砍落马下,然后又去战第二个目标。吴军骑兵在诸葛恪的指挥下却不恋战,留下部分骑兵抵挡句扶,自己率领大多数骑兵只是拼命朝城门攻去。

江陵城上的陆抗听到城外的动静,登上城楼查看,看到有吴军杀来以为是援兵,忙命令守城将士朝城外对着汉军射箭以此掩护援兵。

经过拼命的厮杀,诸葛恪掩护着吕着总算进入了弓箭的射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