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重回过去,我做曹贼那些年 > 第609章 沸腾的烟火气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浙江人卖裤子衣服鞋袜钮扣,河北人弹棉花,四川人收废铁,河南人卖早点,安徽人打家具,江西人卖眼镜。

还有收钱币的,淘邮票的,卖钢笔的,卖糖稀糖画的。从七九年八零年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

十年以后,东北这边基本没怎么变化,广大的南方朋友已经富起来了,生意越做越大。

乐也工业,哀也工业。被限制的太狠了。

大清早的沈阳火车站已经是一副沸腾的样子,车水马龙川流不息,密集的人群和各种车辆把整个站前广场和两侧的通道挤得水泄不通。

车站的报时喇叭,饭店的喊客喇叭,录像厅的通宵喇叭,站前派出所防偷防盗警示喇叭,出租车的喇叭,客车的喇叭……

夜晚挤在坦克纪念碑下面睡觉的人已经醒了,一个一个睡眼朦胧呆愣愣的样子坐在那打着哈欠。

出站口最热闹,接人的拉客的不知道干什么的里三层外三层,全都扯着嗓子在喊,根本就听不清,就是乱哄哄的吵的脑瓜子疼。

张铁军没等走到出站口就后悔了,操,就应该让车开进来,开到站台上,这特么是真受不了。

李树生蒋卫红带着四个安保员把张铁军一大家子围在中间,听着沸反盈天蜩螗沸羹一样的噪音在耳边一刻不停的炸着。

好在是人多,外面接站来了七台车。

十几个人高马大一身黑制服的大汉那是相当有压迫感的,往出站口一站,立码身边的声音就小了好几十个分贝。

等看到人,外面的人把出站口堵着的那些黑车司机小旅馆拉客什么的往边上推了推,让开出口,护着一大家子人扶老抱幼的出来上了车。

澎澎澎澎一溜儿关车门的声音,所有人下意识的就给让开了道路,远远的看着。

边上国营的私人的铁路的车站的大大小小的饭馆餐厅都开始卖早餐,喇叭里放着各种吆喝的声音,空气里漂浮着各种食物的香味儿。

馅饼糖饼馄饨面条包子饺子筋饼豆腐脑鸡蛋汤油条豆浆韭菜盒子火勺烧饼自助盒饭面包蛋糕烧鸡板鸭馒头花卷发糕春卷猪头肉茶叶蛋……

大酒店小旅社旅馆宾馆招待所也在跟着凑热闹,彼此起伏的拉着客,轿车货车客车摩托车三轮车自行车挤成一团。

放眼看过去周边上全是人,男男女女高矮胖瘦老老少少,背着抱着扛着拉着,有人左顾右盼,有人行色匆匆。

七台大越野开出人群从广场出来直接驶入中华路,可算是清净了。

“真基巴牛逼。”出站口不知道多少人异口同声的说出来这五个字,再一齐咽下一口口水。

从此以后就又多了一个关于黑道大哥的传说,传了几个月以后,车站站长都已经被安排出来鞠躬接送了。

主要是车站站长已经最大,要不然肯定还能再往上抬一抬。是条件限制了人们的想象空间。

九十年代到处都是这种形式的传说,主要是又没什么娱乐闲着也没事儿,我给你讲个消息,你给他传个事儿。

这也算是一种乐趣了,还能彰显博文好学。

一颗芝麻传到后来就成了一个大西瓜。

这样的人有没有?有,而且确实不少,全国各地都能说得出来几个有名有姓的。

但事实上还真没有传说的那么邪乎,都是在一角一地称王称霸,和大多数老百姓没发生过一分一毛的关系,都是道听途说,当一乐儿。

毕竟大环境不同,八九十年代相对来说还是很有些无序的,拳头不大声音不响还真不行,当然了,也少不了上下勾连欺欺男霸霸女的人。

不过话说回来,这种人什么年代没有呢?

回到动物园这边,张铁军把杨雪沈洪兴李树生和蒋卫红都打发回家去了,随行的安保员去基地交任务。

本来让黄大姐和王姐也回去,两个人没走,说回都回来了也不急着这一会儿,晚上下班一起回。

现在两个孩子都戒了奶,晚上不需要像原来那么起夜了,已经不用她们在这值班,四个人自己就能带。

现在两个人主要就是白天过来做做饭,收拾收拾卫生,帮着抱抱孩子,照顾一下老太太。主要是陪老太太说话消磨时间。

一走半个月,家里到是没有什么变化,服务中心有派人过来打扫,到处都干干净净的。

不过毕竟走了十几天,一进来就能闻到屋子里隐隐约约的一股子奶腥味儿。

张凤皱了皱鼻子:“原来咱家里就都是这么个味儿?以前怎么没闻出来?”

“习惯了呗,现在戒奶了,孩子身上味也在变。”小柳看了看屋子里面,扭头看张铁军:“还像原来那么住啊?”

“收拾一下吧,”张铁军放下箱子:“要不咱们都上二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