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大明第一贡生 > 第四百三十章 忠心、能干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徐俌等人却听明白了一些,反正张周不太想说接任者是谁,但意外表达出,秦民悦这个吏部尚书大概不会按照规则调为南京兵部尚书并参赞军务。

施瓒问道:“那不知南京守备的位子,未来是由何人?”

徐俌急忙道:“怀柔伯,你这话问得不合时宜。”

问南京兵部尚书就算了,居然连守备勋臣也都想问,而你问的这个差事,现在还在我徐某人身上呢,你就是想问,有没有人来把我给顶替是吧?

张周笑道:“这个我可以回答,成国公不已经在南京的路上了?”

“啊?”

张周回答的直接,让徐俌也有点招架不住。

完了。

南京守备的差事,就这么没了,还是张秉宽这小子当着我下属的面直接说的,大概就有种我很不得皇帝和他张秉宽的欣赏,连更换我的时候都这么果决的意思。

“陛下对魏国公,则是另有重用。”张周补充道,“大明未来要完成造船靖海之事,将会由魏国公以掌左军都督府事,提督军务,协同朝廷来办理。”

徐俌本来腰都有些塌了,闻言突然腰板又稍微支棱起来。

南京守备勋臣的规则,是掌南京中军都督府,而改为左军都督府,虽然降了一级,但到底还留在南京,也就是说不必调回京城叙用,仍旧是封疆大吏。

施瓒则听得云里雾里,不解道:“靖海?”

在施瓒听来,这八竿子打得着吗?靖海是大明的要务?

如果只是为了保留徐俌“封疆大吏”的身份,就让他去靖海,有点糊弄人的意思,你给他个提督两广军务,好像也比去负责靖海好得多,或者还不如调回京师叙用呢。

张周问道:“唐寅这两日可有在城中?”

杨鹏道:“唐中丞最近于南京各处走动很频繁,还去了一趟苏州府,已经筹措了不下二十万两白银的造船用度,另外还有大批的人力物力,已经开始往浙江沿海调度了。”

“二十万两,不少。”施瓒感慨了一句。

张周想说,这二十万两,很多人是看在他张周的面子上才捐助的,而且还属于投资,在造船成功远洋出海之后,所获得的东西,还有部分要分给他们。

张周道:“南京左军都督府,下辖各沿海卫所,也会征调步卒一万七千人,于江浙沿海负责造船之事,北方渤海一线,船厂其实已经开启。朝廷筹措的钱粮也会陆续到位,这是陛下未来一段时间,最看重的事情。”

施瓒问道:“陛下如此看重,不知……平谁?”

这也是徐俌关心的话题。

总说让我去负责靖海,可问题是大明到弘治年间,东南沿海的海盗、倭寇等问题,压根就不叫问题,那是嘉靖年间才逐渐形成的社会大问题,你现在就让我去,我完全不知道能干嘛。

张周道:“陛下要的是平谁靖谁的问题吗?你们就未曾想过,陛下为何让我来统筹此事?你们可知道我南下南京,还有个重要的差事,就是以方士的身份寻找灵丹妙药?”

“咳咳咳……”

徐俌一个气息不顺,剧烈咳嗽起来。

大喘气莫过于此。

张秉宽啊张秉宽,你在我们眼中,可是大明能臣的典范,可你怎么非要把自己往佞臣那边归呢?你不说,我们都忘了你是以方术测算天机起家的。

杨鹏则带着一脸惊喜道:“如此说来,莱国公您是知晓何处有此等物品了?”

“也不尽然,但总是要找寻的,不然我南下作何?”张周笑着回答。

施瓒道:“若是以虚无缥缈的成仙得道的仙草,而要大费周章修船派兵出海的话,会不会……”

话没说完,意思是,你莱国公不怕招致天下人的骂名?

张周心想,还真以为有什么仙草呢?我就是找个幌子,为出海找寻新大陆,带回新大陆的矿产、初级工业品,还有粮食作物,以及征服新大陆做准备。

徐俌笑道:“既是陛下心中所愿,老朽还是愿意为此奋力担当的。”

到这会,徐俌一解之前的不悦,当即笑容满面,好像又找到了人生奋斗的目标。

这就只能说,徐俌对自己未来差事的期望值,其实本来是并不高的。

南京守备这职位,皇帝迟早要还给成国公家,历史上徐俌在弘治十三年主动请辞卸任南京守备时,所请的是去守孝陵,可见其也知道作为封疆大吏的好处,而一旦勋臣回到京城,就跟雄鹰被拔去爪牙一样,根本就没处蹦跶了。

现在张周都说了,留在南京,为帮皇帝寻找仙草这件事奋力而为,可就比喜守灵陵有意义多了。

若是别人告诉他,让他去找什么仙草,他必然会觉得是在扯淡。

但若是张周说的……以张周之前在旁门左道上的造诣,说不定是真的呢?重点是,皇帝相信这是真的,一般人能取得皇帝的信任,负责这种重要的差事?

谁还敢说他徐俌是被皇帝冷落了呢?

……

……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