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非洲创业实录 > 第一百二十六章 钢铁和人口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二十六章 钢铁和人口

改变奥匈帝国全境人口结构,恩斯特是办不到,如果仅仅是改变奥地利以及奥地利周边还是可以办到的。

有两个地方,恩斯特认为对奥地利的作用最大,一个就是捷克地区,还有一个就是斯洛文尼亚,捷克意味着工业,而斯洛文尼亚代表着港口。

这次招募移民的主要对象就是这两地的非德意志人,至于东非这次从哪里吸收德意志人,除了德国是重点外,最大来源国是美国。

恩斯特在奥匈帝国的移民招募策略,放在以前,恩斯特肯定不会这么干,但是彼一时,此一时。

以前东非是急缺德语人口,在奥地利是饥不择食,现在东非则不缺了,通过近十年的努力,德语基本上成为了东非的统一语言。

这两年东非人口数据没有统计,不过恩斯特预计当前东非人口应该在八百万到九百万左右,德语人群至少在七百万以上。

至于不会说德语的新移民,放在东非这个大染缸里,不出一年基本都能通过语言环境变成德意志人的样子,实在太笨那就没办法了。

统一了语言,那文化认同上的事基本上就是细枝末节了,现在东非可以从全世界挑选自己心怡的“优质”移民。

不过经济危机中没有必要这么做,欧美各地都是失业人口,仅美国历史上记载失业人口就超过三百万,这只是预估数字,真实数字肯定不止这些。

德国和奥匈帝国失业人口肯定少不了,恩斯特可以肯定德国失业人口数量比美国还多,因为德国当前人口是在美国之上的。

即便没有经济危机,德国的外流人口也是世界第一,这也说明平时德国失业率就高,经济危机爆发后肯定更多。单从两国国土来说,德国巴掌大的地方就不可能比美国应对危机的手段多。

历史上德国人口外流逆转都要等到十九世纪末期了,也就是1893年以后,所以德国的潜力还很大。

当前东非从德国吸纳移民的重心已经从德国西南地区转移到德国东北地区,除了西南工业发展(主要是洛林和阿尔萨斯带动了钢铁和纺织业发展),消化了大量人口外,还有就是这里被东非吸了十年,西南基本已经不存在人口过剩,反而是东普鲁士地区因为工业发展水平落后,以农业为主,人口过剩严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