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非洲创业实录 > 第三十八章 城镇化率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用农业专家的话说:“东北黑土,一攥就出油,但由于光、水条件,一年只能一熟,这是先天不足。不管用什么技术,一季水稻亩产就是一吨多,玉米也是一吨多。这只能是单产冠军、一季冠军,耕地质量等别是建立在周年产量上的,一年三熟的南方更具优势。”

如果按照这个前世远东标准,东非大部分耕地都属于中等偏上水准,大湖区则是优等,所以东非注定是个农业大国。

虽然,移民们为了干饭,起床的积极性被调动,但是向来重视秩序和卫生的移民署可要给他们加大点难度。

“把被褥都整理好了!东西不要乱堆乱放,一会有人来检查,要是有谁敢邋遢,别怪我没提醒你们,后果自负!”

“你们041寝室怎么搞的,地上灰尘这么多,赶快把这里搞干净,不然晚饭就别吃了。”

“这是谁的衣服,编号8856,这才新发几天!你闻闻这味,像话么?赶快去洗干净!”

……

卫生检查的热闹很快就引起了援助团成员的注意,只听到移民居住区一阵嘶吼声,还有移民们洗漱时的嘈杂声。

安德:“世严兄!东边这么吵!而且好像有人在训斥,鸟语(德语)和汉语都用上了,这东非不会是在虐待移民吧!”

李格:“厚度老弟,待我去问一问就知道了!”

于是李格向着东非移民署给他们安排的向导居住的房子走去。

“咚咚咚……”

“谁啊!起这么早?”

“……”李格有些懵,因为对方说的是德语。

一会,房门被打开,看到站在门外的李格,向导才想起来,这些人不会说德语。

向导:“李格先生!伱有什么事么?”

李格:“哦,是这样的,为什么东边居住区那边早上那么嘈杂?”

“你就问这个?实际上和你们没有太大关系,那些都是新来的移民,他们自然要接受一下东非的教育,不然很难适应东非的居住环境,如果没有其他事,你们就接着睡吧!不用管他们。”

李格:“这倒不至于,我们只是好奇,请问我们可以去那边看一看么?”

“啊!那边有什么好看的?都是两个眼睛,一个鼻子的人罢了,不过你们要真是好奇,可以去看看,不过要快点回来,别到时候忘了吃饭。”

李格:“没有问题,真是不好意思,打扰您了。”

“哪里哪里!我本来就是为你们提供咨询服务的,啊……”向导打了个哈欠道:“我先去洗漱了,你们有什么事就先自己拿主意吧!只要别出移民过渡点范围就行。”说罢,向导就转生回屋去翻找毛巾和牙刷了。

李格带着消息回来:“厚度老弟,走,我们去看看那边,什么情况!”

安德:“世严兄,这被允许么?”

李格:“没有问题,我已经问过了,只要不出移民过渡点,我们是可以自由活动的。”

安德:“那同去!”

于是两人向着移民居住的地方过去,这还是两人第一次见到东非移民,热乎的,像达累斯萨拉姆市那种在东非定居多年的移民没什么好看的。

移民居住的地方集中在东边,这里人来人往,很是热闹,现在大家忙着洗漱和打扫卫生。

许多人脖子上挂着毛巾,拿着牙刷到公共浴室洗漱,还有正在叠被子的,扫地的。

李格和安德注意道这里十分拥挤,但是井然有序,小小的宿舍里住着八个人,却也不脏乱,也可能是移民没有什么行李的原因。

李格:“厚度!我感觉这里不是什么移民点,而是军营!”

安德:“确实如此,他们这统一的衣服样式,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和东非的军警制服一样,只是在颜色等细节上有些许差别!”

李格:“还有,你注意到了么,这里移民和达市居民的形象也大不相同,普遍有些消瘦。”

这是必然的,远东移民尤为严重,如果李格等人见识到刚刚下船的移民,那几乎就和剩下半口气了差不多,而移民过渡点里大多数移民都修养了一段时间,能有现在的精神状态就不错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