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梦回关山 > 第一百零八章 聚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往后的日子忙碌起来。

店里的生意还好,一切都按部就班;现在最忙碌的事情,是一边还要照顾妙灵。

现在我是无比后悔当时夸下的海口,说要亲自照顾妙灵什么的;但另一方面说,照顾自己的老婆和宝宝不应该是天经地义的嘛……这样想来,我就释然了。

妙灵的怀孕反应比慧卿还厉害,动不动就吐。我也只好不停地跑去抓些老中医开的安胎药回来。后来我把顺喜抓过来帮我煎药,否则真得忙到吐血。反正也正好让他积累点照顾老婆的经验,到时候也用的上嘛!——我这样跟自己说。

那天终于见到传说中的“掌控者”(应该是吧)的事情造成的不安,也逐渐被焦头烂额的生活状态所淡化。

不过我也明白了那些时候“掌控者”现身的原因。

我做的一些事情,说的某些话,可能真的是“出格”了。

以后真得非常注意了——我可不想做另一个身首异处的“王莽”……

我总算明白荆少云一提到“掌控者”的时候的那副忧心忡忡的样子是怎么来的了,而我相当怀疑他其实也是见过“掌控者”的,毕竟他“来这里”已经十多年了。

不过我没有打算把这事情跟他乃至仲慧乔“分享”,他们作为“惊弓之鸟”,对他们提这些完全没有益处,反正该来的还是会来的。

将近5月,天气也渐渐热了起来。对于怀孕的妙灵来说,本身就有“孕妇体温”,双管齐下之下,她很容易就出汗。因为这样她老是嚷嚷着要喝冰镇酸梅汤什么的,被我好言劝阻了;但老婆大人这个样子也不是办法,所以我只好经常给她扇扇子。

这本来不是个长久之计,直到我后来听说京城里有卖冰的,果断让人去买了些回来跟房间里放着,总算解决了一个问题。

天气带来的另外一个影响是,店里的绸子销量暂时下降了;我想了下,然后让绣房的那些绣工们试试在丝巾、手帕上绣些吉祥图案出售。这样一来,虽然那些东西卖价并不高,不过销路却出奇地好。因为这个我的虚荣心又小小地满足了一把。

这天我刚照看完妙灵,到店面去看看顺便歇口气。

店里的顾客还挺多,不过自有伙计在招呼,我这个“大少”还落得自在,于是像头公鹅般在店里到处“巡视”。

看来这是难得的平静的一天。

不过我这种想法没过多久就被打破。

门口忽然进来一个穿西服打领带的人——我留意到他是因为觉得他的气质不同一般,一举一动之中都透露出久经训练的模样。

只见他脱下礼帽放在胸前,很礼貌地跟门口一个伙计说了几句什么,然后在伙计的示意下径直向我走来。

找我的?

“你好,请问是孙孟尝孙先生吗?”他一字一顿地说道,似乎带点儿南方口音。

“我是。”我连忙直起身子答道——从他的言谈气度上看,他不是一般人。

“孙先生您好。”他伸出手说道。

我下意识地伸出手和他握了一下。

果不其然,他手上某些位置的老茧证实了我的判断。

“有朋友托我给孙先生带一封信。”他开门见山地说道,然后从怀中掏出一封信双手递上。

我也双手接过,说道:“辛苦先生了。请问先生高姓大名?”

只见来客微微一笑说道:“在下姓梁,此行只是恰好受朋友所托。”

嗯,连姓名也不愿意留下嘛……

“那有劳先生了,”我说道,“梁先生不如留下吃顿便饭?”

“在下还有要事在身,就不叨扰了。”梁先生说完,鞠了一躬,转身走了。

好奇怪的家伙……

我回到后院,坐在院中石凳上。因为妙灵此时正在房间休息,我不想进去打扰,反正现在阳光甚好,也正好休息一下。

这是一封传统的信,用了竖版信封,上书“孙孟尝兄台启”,落款是一个“杨”字。

我好像不记得我熟悉的人里有谁是姓杨的……不过,或许这是原来的“我”也就是孙大少本尊的熟人?

我将信封倒转,小心地从封口处撕开信,拿出里面的信函——这是我的习惯。

不知为何,信三折了以后,上下还要折一小段,所以我打开信纸稍微多费了点儿功夫。

“孟尝我兄,

一别数载,一切安好否?

水路南下,殊属不易,其费亦何止千百。

滴水之恩,弟永志不忘,虽难未敢却步。

石室虽冷,余亦自为乐,心诚何虑吃穿。

穿着为次,但问心无愧,不求万世名杨。

在莒之身,然位卑未敢忘忧国也。

此处大事一了,定与兄一叙。

弟杨叩首。”

从信中内容看,似乎是写信的人曾经受过“孙大少”的恩惠,现在身在南方。写信的人古文功底不错,骈五骊六的,不过个人感觉还是废话略多;此外我倒是很想吐槽的是,“万世名扬”的“扬”字本来是提手旁,可信里却用了木字旁的“杨”,难道这人还专门写“通假字”掉书包来着?……对了,这人的落款是“杨”,莫不是跟这有关吧!真是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