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宁颂 > 第二百八十八章 为自己活一回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百八十八章 为自己活一回

而后数月宫中的血腥味都无法完全散掉。

这也让一直都感叹命运不公的周公公也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做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而后当圣武帝登基之后他便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特别是在对待草原部族这方面,更是一改以往被动防守的策略采用铁血手段以积极主动的进攻取代被动的防守。

正因此草原部族在大虞皇朝的兵锋之下不断被削弱,直至最后无力再在边塞发动进攻。

国内方面由于圣武帝的铁血手腕以前嚣张无比的宦官集团,文官集团,武勋集团自己藩镇集团通通都偃旗息鼓。

可以说当时的大虞皇朝是自太祖开国以来政治最清明,国力最鼎盛,武力最充沛的时代。

当时的周公公虽然只是恒王府邸的一名管事太监,但是他却对整个大虞皇朝有些极为强烈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可以说在周公公看来圣武帝时期乃是大虞皇朝最辉煌的时期。

如果圣武帝能够再多活些年头,恐怕整个大虞皇朝将成为自炎黄立族以来最强盛的国家。

而一直困扰中原王朝数千年的草原部族也将会彻底成为历史故纸堆里的只言片语。

但是天不遂人愿亦或者说是天妒英才,圣武帝这位雄才大略的帝王竟然会英年早逝。

这也让当时的周公公扼腕叹息。

不过虽然圣武帝英年早逝导致大虞皇朝的中兴局面一下卡住了,但是这却让原本是局外人的恒王一下子成为了天下共主。

而作为恒王府上管事太监的周公公也一下子鸡犬升天。

几年前入宫成为皇帝心腹太监的愿望也一下子就成为了现实。

这不得不说是造化弄人。

而自从恒王登基成为圣恒帝之后周公公的身份也是水涨船高,他的手中的权利也是越来越大,最终成为陈伯泽陈公公的得力干将。

可当周公公拥有权利之后他却干了一件让他从此再难获得皇帝和陈公公重用的事情。

这件事情便是为自己的母亲和父亲复仇。

当时他的那个仇人也已经从地方官员一路升迁到了大虞朝堂之中,彼时他的官职也已经做到了刑部主事一职。

这个职位虽然只是个正六品,但是在朝中也算是入了流了。

而更加关键的是当时的刑部尚书可是力推圣恒帝登基的从龙功臣之一,周公公对刑部主事动手这与直接打刑部尚书的脸无异。

因此当周公公在调查清楚了那刑部主事的不法之事后立刻就将其公布于众。

而由于这名刑部主事这些年来也算是坏事做尽,因此除了周公公之外也得罪了不少其他的官员。

于是这些人变顺水推舟将此事闹大。

如此一来作为刑部尚书顿感面上无光,毕竟自己刑部之人竟然罪行累累这种知法犯法之事实在让人唾弃。

于是刑部尚书无奈之下也只能将这名刑部主事严惩法办了。

就在这名刑部主事被斩首的当日周公公不顾别人的劝阻,亲自前往刑场跪祭父母以告慰他们的在天之灵。

此举让刑场观刑的百姓和官员们无不动容,同时也让大家对这名刑部主事深恶痛绝。

但同时也有不少人对于刑部的公正性产生了质疑,以至于不少御史上书要求刑部核查这些年来处理的案件是否存在冤假错案。

对于这些御史们的上书原本圣恒帝是不想理会的。

但是耐不住此事被闹得实在太大,就连百姓都要求严查以前的案件卷宗。

而刑部尚书的政敌们也借此机会联名上书要求彻查刑部的卷宗平反冤假错案。

并且这些大臣们还以新君需以新气象为由要求皇帝亲自下诏来博取民意。

于是不得已圣恒帝只能下诏严查刑部卷宗。

可这不查不要紧,一查之下却发现刑部这些年间办理的案件简直就是一团糟。

这些案件中存在着大量的冤假错案,甚至有案件根本就是糊弄人的。

对此刑部尚书很是无奈,因为当初很多案件都是不得已而为之的。

而这些冤假错案的幕后黑手到底是谁刑部尚书却是死也不敢说。

最终刑部尚书和圣恒帝进行了一次长达四个时辰的密谈,而最终的结果就是刑部尚书就此致仕。

而对于刑部的那些冤假错案就此封存,以后择机进行重审。

对于这个结果虽然百姓们很是不满,但是朝中的官员们却都没有任何的怨言。

而除了刑部尚书致仕之外,当初带头上书的御史没过多久就病逝于府邸之中。

同时原本刑部尚书的几名政敌没过多久就因为各种原因被罢官免职,更有甚者直接被流放三千里。

而作为始作俑者的周公公虽然因为被天下百姓称为孝子而没有遭受太过严厉的处罚,但是他最终还是被圣恒帝贬去了边塞成为了彭州军的监军太监。

当初他在出发的时候陈伯泽曾找他单独谈过,当时的陈公公曾评价他。

“鲁莽冲动,不知人心,淳朴至性,甚为可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