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武侠 > 一剑吞鸿 > 第64章 忧思落地,日向人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4章 忧思落地,日向人开

信仰喜好和工作职责是两码事儿,比起始终局这单单纯纯的工作,墨家外门更多的吸纳了热爱发明创造、信仰兼爱非攻的江湖儿女,仅从机关工巧一途来讲,墨家始终稳稳压过始终局与其他江湖帮派一头,不,是好几头!

在听闻东方春生讲述的关于墨家的奇闻异事后,东方羽便打算去瞧瞧这锯子大人鬼斧神工的奇妙手段,但碍于性别情面,东方羽灵机一动,便顺路拉上了游手好闲的公孙浩瑾。

往后的两个月,两人在寒李身边叽叽喳喳,与这位名声在外、性格温良的锯子熟识后,便开始问东问西,寒李答得好时称赞其为世上真雄,答得不好则变成了虚名可愧,经常搞的寒李手足无措,对这两个天真无邪、机灵古怪的少男少女,无可奈何的同时,也是喜爱非凡。

三个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因为东方羽的一个顺路之举,寒李与公孙浩瑾结成了忘年交,这段良缘,直接改变了若干年后的墨家格局和天下大势。

所有人都在各自奔忙,互不相扰!

......

众所周知,彰武郡彰武县不仅有樊氏,还有一个公孙氏。

从295年公孙修战死至今,公孙家族已经四十六年没有出过振羽展仪、风华气厉的风流人物了,公孙浩瑾的父亲张达若纵欲身死,更是让公孙家族出现严重断档,出现了青黄不接的局面,如果不是当年从龙有功,天子恩厚,外强中干的公孙家族,恐怕早就被势头正盛的樊家给吞并了。

小儿寡母,公孙修的次女,现任公孙家族族长的公孙乔木,虽神仙体态、温婉淑良、亲族拥戴、洞察学问,但毕竟女子柔弱,人已过中寿,经营起家族来颇为吃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孙修在世时积攒的人脉逐渐凋零,加之汉王朝近几年对世族的打压政策和樊氏的迅猛发展,公孙氏官道、商道、侠道皆出现不同程度的栖迟。

如今的公孙家族,已如公孙乔木的年龄一样,日薄西山了。

根据公孙浩瑾无心之言,公孙府已经三年没有翻新住宅,两年没有更换家具。去年,连孩子们的压岁钱,都少了一半儿,用日薄西山来形容,可一点也不为过。

良田百顷,不在一亩。失意归失意,瘦死的骆驼终究是比马大,况且从以治丧之名封城、同樊氏共同抗瘟、抢先盛情招待远方客人等举动来看,公孙家族底蕴仍然深厚,公孙一族的族人更是极为热情奔放、爱慕虚荣,也夹杂了些情面难却。想要坐看公孙家族倒台的人,恐怕还要静候‘佳’音!

......

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刘懿并没有因为独自一人而懈怠或困倦,反而在藏经阁学的津津有味儿。

二月中旬,一名女子出现在这三层小楼中,正午日盛,正在引经据典的刘懿初见此女子,一时间惊为天人,这女子眉分八彩、朱唇桃瓣,眸含春水、碧发凤钗,罗衣璀璨、瑰姿艳逸,行走间芳香飘散、举止幽兰,两人四目相对,一句‘盛世美颜’被刘懿脱口而出,换来那女子一句“浪浪...荡荡,子”。

人无完人,如此完美无瑕的女子,竟有口吃之症。

当晚,刘懿寻到公孙浩瑾盘问,原来,这口吃女子,是公孙浩瑾的大姐,公孙玲,公孙玲年芳一十有六,因其口吃,导致其生性淡漠、不喜言谈,平日除了闺中,即是独处在藏经阁,若论学问,恐怕他这大姐才算得上彰武第一人。

当晚,夜星闪闪,诸天浩瀚,刘懿在阁内喃喃自语,“爹曾说我娘是天下第七美人,那该是怎样的美颜绝俗呐!”

从第二天起,刘懿和公孙玲便成为了书中挚友,常以文载道,褒贬时事。刘懿将其父张达若《诡辩》三章视为机辩妙学,公孙玲亦将刘权生年轻时所做孤本《书甲十七论》奉为当世奇书。短短半个月,二人虽谈不上爱情,然书友知己之情甚重,刘懿情窦初开,却更喜爱东方羽那般活泼炽热性子的女子,对公孙玲以姐姐相称,可谓志趣相投。

然而,在公孙玲不经意的一瞥中,刘懿时常可以看见许多落寞和不甘。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刘懿也不好深究。

二月末,就在刘懿一行准备继续北上时,一骑令兵从凌源奔赴而来。

一封以黄蜡封口的密信,被摆到了樊听南的案牍上;另一封黄纸信,被送到了刘懿手中,那是应成百般拜托其父应知,才以官道送来的一封小友私信。

打开后,刘懿读的感慨不已,信中内容为,“吾兄刘懿,兄走后,李二牛寻到大先生,求了好久。终是带着大先生的推荐信,去华兴武备将军邓延帐下,做了伙夫!李二牛辞别父母出发前,皇甫录、王三宝及我说:等做了校尉,小爷定要带兵烧了青禾居,为大哥以牙还牙。

王三宝涨了二十石秩俸,成为兼任学经师的大先生手下辅官,最近这小子有些不务正业,净研究些奇门遁甲、易容刺杀一类的偏门儿,更有些奇怪举动,总是对着青禾居写写画画,恐怕是着了魔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